老年養生要做到慢、淡、善

我們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負擔持續增加。政府不斷地加大力度扶持養老產業,還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社區養老機構,解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問題。作為老年人,如何實施自我的健康管理,從而為社會減負呢?筆者整理了幾條養生建議,希望對老年朋友們有所幫助。


老年養生要做到慢、淡、善

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趨於衰退,有些老年人會有頭暈眼花、肢體運動不協調的現象出現。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特別注意,改變體位時切記不要太快,行走坐臥要穩守一個”慢“字。

進食要慢。人到老年,消化系統功能下降,伴隨食物消化的胃液、胰液和膽汁等消化液相對減少,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的症狀。這就要求在吃飯的過程中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每天吃一點山楂、香蕉、酸奶等有助於消化的食品。


老年養生要做到慢、淡、善

排便要慢。便秘是老年常見的病症,由於中氣的不足,胃腸道動力減弱而造成每日都在為排便問題而煩惱。這就要求老年人在膳食結構方面要合理搭配,儘量多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還可多食用小米,補足中氣,利於排便。許多老年人都是因為便秘過度用力導致了腦溢血而危及生命。

老年養生要做到慢、淡、善


淡:

老年人退休後,由於環境的不同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非常容易產生焦慮、自卑、以及留戀過去的現象,這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只有慢慢放下過去,才能把心騰出來,迎接更好的明天,淡化所有以往的事和物,進入一種”恬淡虛無“(指生活淡泊質樸,心境平和寧靜,外不受物慾之誘惑,內不存情慮之激擾,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生活。

正道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老年養生要做到慢、淡、善

善:

在日常生活中把“與人為善,予己為善”奉為座右銘,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善念、善言和善行,妥善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關係融洽的氛圍會使人心情愉悅,身體健康。反之,造成關係緊張,便會給身心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創造一個友善的生活環境,也是長壽秘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