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老母的弟子都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為何最後都成了寡婦?

囿山綠城


黎山老母又稱“驪山老母”,相傳她是居於陝西驪山的女仙。

【驪山女亦為天子,遂以為女仙,尊曰老母】。

又有種說法她是武當派道教的玉清聖祖紫元君,據說許多道觀都供奉著她的聖像。

“驪山老母”是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女仙,每年六月十三,驪山都要舉行老母廟會,歷時五天,各地香客和民眾紛紛上山朝拜。

不過北方人對她很陌生,我沒聽說有供奉黎山老母的說法,估計陝西人對老母比較熟悉,不知我的看法是否正確?

相傳黎山老母是商代戎胥軒的妻子。

戎胥軒,贏姓,秦始皇嬴政的先祖,秦國的開山之祖,這也是為何秦國的王陵都建在驪山上的原因,有落葉歸根的意思。

梨山老母在人們印象中反差很大,有的認為她是一位慈祥可親的老奶奶,有的認為她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巾幗女英雄。

在我的腦海中,黎山老母是個會武功風韻猶存的女人,因為她收了許多漂亮的女徒弟。

比如戰國時代齊的鐘無豔,唐代的樊梨花,宋代的劉金定,楊門女將穆桂英等都是“老母”的高徒。

不知你發現了沒有?黎山老母這些女徒弟雖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但最後都成了寡婦。

比如齊宣王的妻子鍾無豔,據說鍾無豔得師傅真傳,武功特好,就是長得有點寒磣。

有一年強敵入侵齊國,鍾無豔憑藉高強的武藝,臨危請命帶軍禦敵,最後擊退了敵人。

齊國躲過一劫,齊宣王出於感恩把鍾無豔封為了皇后。

由於鍾無豔長得實在讓人想吐,雖有皇后之名卻不受齊宣王寵幸。

齊宣王喜歡妃子夏迎春,每逢邊境有戰事才會想起鍾無豔。於是民間流傳著“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之說。

換言之,只有戰事齊宣王才會寵幸鍾無豔,沒事時靠邊站,鍾無豔和寡婦真沒啥區別。

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妻子,人長得很漂亮,薛丁山很喜歡。但薛家後來被武則天滿門抄斬,樊梨花年紀輕輕就當了寡婦。

劉金定是高君保的妻子,高君寶是高懷德之子,北宋名將,後來在和遼國作戰時被敵人射死,劉金定成了寡婦。

穆桂英大家都熟悉,她是楊宗保的妻子。楊宗保24歲時,在率軍徵西夏戰鬥中被敵人射死,穆桂英成了楊門“十二寡婦”之一。

這就讓人納悶了,黎山老母的女徒弟,為何最後都成了寡婦?

原來這都是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古代女人以笑不露齒,行不露足為美,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標準,以在家相夫教子為典範。

而黎山老母教出的女徒弟都是舞槍弄棒的女漢子,這在古代是不允許的,至少不提倡。

“雞司晨、狗看門,男主外,女主內”是當時社會的主流,穆桂英之流是反傳統的存在。

編寫故事的男人們,必定杜撰一個不完美的結局,讓這些女英雄有缺憾。

目的就是為了取悅一些男人幸災樂禍的心態,畢竟古代是男權至上的社會,男人們不能看到女人們的自立自強。

另外一方面是情節的需要,比如鍾無豔是醜是美一直沒定論,歷史上根本沒有樊梨花和穆桂英這兩個人。

歷史上根本沒有楊宗保這個人,何來的穆桂英?穆桂英是不是寡婦全憑情節的需要,作者塑造寡婦形象更凸顯這些女英雄的了不起,離開男人照樣有一番作為。

總而言之,黎山老母的這些女徒弟基本都是虛構的人物,就連黎山老母都是傳說中人物,女徒弟是不是寡婦全憑作者編排,不必當真。


秉燭讀春秋


關於黎山老母,她在漢族神話體系中可是大名鼎鼎的老神仙,也被稱作"驪山老母"、"無極老母"。傳說黎山老母具有極為強大的法力,並教出許多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如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楊宗保的妻子穆桂英、許仙的妻子白娘子等,她們都是黎山老母的門下弟子,也是民間人氣高、知名度大的女中豪傑。


不過有個奇怪的現象,這幾位"黎山系"弟子雖然個個貌美如花,神通廣大,卻都是"女追男"的女漢子,她們遇上英俊帥氣的男主之後,不約而同被對方所吸引,然後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哪怕千難萬險,最終也要將老公追到手。可是到後來,這幾位女英雄的命又都不太好,全部都當了寡婦。


比如樊梨花,自幼隨黎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不僅具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更配有誅仙劍、打神鞭、混天棋盤、分身雲符及乾坤圈等各種寶物。她看中英俊小生薛丁山後,費盡心思嫁給了他,小夫妻徵西成功,樊梨花被封為威寧侯,可後來武則天執政,薛丁山被殺,樊梨花也就成了寡婦。


黎山老母另一個徒弟穆桂英的經歷與樊梨花大致相同,也是女強人一枚,"女追男"成了楊宗保媳婦後,她還帶身孕掛帥大破天門陣,成為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後來丈夫楊宗保征討西夏時陣亡,她也就成了楊門十二寡婦中的一員。


黎山老母還有一位特殊的徒弟白素貞,乃白蛇成精,看上了藥鋪夥計許仙,千萬百計嫁給他。可小兩口的婚姻被愛管閒事的和尚法海破壞了,忍無可忍的白娘子與法海鬥法,不幸失敗被鎮壓到雷鋒塔下。而她的丈夫許仙的命運有不同版本,有說死了也有說還活著,但不管怎樣?許仙是個人類,遲早都要死,白素貞這個寡婦也是當定了。


至於黎山老母其他弟子鍾無豔、陳金定、祝英臺等,最後也都成了寡婦,這裡不再贅述。而關鍵問題是,為何這些優秀的女性一定要當寡婦,黎山老母神通廣大,為何不幫忙,難道給她們設了什麼魔咒?

在神魔小說西遊記裡,黎山老母有兩次出場,或許我們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第一次出場是在四聖試禪心的時候:“走出一個半老不老的婦人來,嬌聲問道:“是甚麼人,擅入我寡婦之門?”

第二次出場是在孫悟空大戰蜈蚣精的時候:“但見一個婦人,身穿重孝,左手託一盞涼漿水飯,右手執幾張燒紙黃錢,從那廂一步一聲,哭著走來。” 我們不難看出,黎山老母兩次都是以寡婦的形象出現。

這裡面難道有什麼玄機? 其實原因很簡單,黎山老母自己本來就是個寡婦。

首先,根據"老母"的尊號,她必定是一位母親,傳說黎山老母生有九子,乃九皇之母,但沒有聽說她的丈夫是誰,也就是說,黎山老母始終是以寡母的形象示人。

其次,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戎胥軒乃秦人先祖,秦國曆代君王皆是他和黎山老母之子中潏的後代,由於戎胥軒早逝,黎山老母也以寡母之身養育後代。


而作為黎山老母的女弟子,首先就應該是位修行者,樊梨花、穆桂英、白素貞等在人間的遭遇,正是黎山老母考驗她們修道成果的試金石。喪夫之痛,這對女性來說是最大的災難,黎山老母自己就是過來人,她非常明白,只有走過情關,歷經劫難,看破紅塵,方能大徹大悟,最終修成正果。 這才是黎山老母的良苦用心!


囿山綠城


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問問金庸老先生,為什麼神鵰俠侶郭襄最後成了峨嵋派創始人,為什麼洪七公也是單身一輩子,因為他是乞丐嗎,歐陽鋒的最後侄子變成了兒子這又是沒什麼,還有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女扮男裝,最後還是得不到令狐沖的青睞呢,這一切的一切其實也不是他們所想要的,只是很多人無法抵抗世俗的眼光,和上天的安排罷了,就像神鵰俠侶黃藥師和自己的徒弟梅超風,可能是新版改寫,但是如果有那麼一層關係,最後梅超風也不會走上死路,其實世間沒人可以抵抗七情六慾,愛恨情仇,就算大英雄真豪傑,也有最落寞,最柔弱的一面,也需要溫暖,為什麼最後孤單一人,無非也是命運安排,上天的無情罷了,天若有情天亦老。


星空疏雲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實中有許多女人都好強,發展成女強人、女漢子。最後身邊多數是無能的男人,或者人到中年後都成了寡婦。這就是命運使然,有因必有果,女人把所有男人乾的事業都幹完了,要男人幹什麼,所以上帝早早的把他們收走了。所以在小說和戲劇中也要塑造這樣人物,創造悲情的情節,引起觀眾們同情,昇華故事的作用。


Liaokong了空


黎山老母有一個徒弟樊梨花好像沒做過寡婦,而是和薛丁山一塊被武則天砍了的。也有說被老母救了,不過那已經不是人間了。評書藝人們的思想裡封建思想嚴重,他們不能容忍女人壓在丈夫頭上,又需要女強人來吸引聽客。沒辦法只好把她們的丈夫都說死。


老崔65347117


有家室對修行未必是好事

白蛇傳原著也不是現代影視劇的意思

給你說個書名吧

女仙外史

有時間去讀讀看

修仙的人對很多事都有另一套說辭

和百姓普遍認識不同


軒轅凌霄


哈哈!你真可愛單純,小說的人物,怎能用真實來評論,作者可以盡情隨便的自由發揮去寫,這樣的問題,金庸,梁羽生等等恐怕都難回答,因為這不是他們寫的,小說的人物,我們只是哈哈一笑而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