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企業違反勞動法的情況多,而員工起訴企業違法的情況少,這是為什麼?

用戶369256073079


現在這個社會,有錢就是大爺,種種事實表明,就算員工集體抗議起訴,最後也被整的乖乖就範,個人鬥不過企業,最後會身心疲憊,錢和工作兩空。

現在的單位已經變成家族化,關係化,個人爭取一般沒有什麼結果的。勞動法擺在那裡,只是個擺設而已,有哪家企業會真正做到?

不過政策日漸完善,現在勞動者可以通過多渠道來起訴公司的違法行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員工要團結,擰成一股繩,維護自己的利益,向我們這種底層的勞動人員,除了掙錢,什麼法律意識,安全意識都不會去特別的關注,只要按時給我們發工資,不克扣不拖欠,就心滿意足了,主要還是法律意識淡薄。

希望出於什麼職位的勞動者,一定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收集在企業的所有證明資料,有法律意識,不要任企業隨意宰割!


關注【共享人才APP】,更多精彩有趣的內容與您分享!~~比❤


共享人才


企業違反勞動法,維權很簡單,員工不維權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法律意識差,其二是自我保護意識差。

舉一個我們公司的冤枉官司,十幾年前,我們公司大門口設置一個門衛室,找了四個保安做一休一,十二小時一班,完全按照勞動法規定,工作主要是白天訪客登記,晚上鎖門值班睡覺。當時上海的最低工資是600元,我們是按最低工資結算的。

過了幾個月,其中一位保安因身體原因辭職,原來準備再找一位保安,不料其餘三名保安提出,由於工作也比較輕鬆,由三名保安來幹,增加工資。公司覺得可行,於是保安工作時間變為做二休一,十二小時一班,同時工資變為800元。

這樣維持了幾年,保安的工資都比最低工資高三分之一(通常門衛保安的工資都是最低工資)。

幾年以後,公司感覺其中一位保安工作欠佳,於是辭退。不料該保安一封舉報信寄到勞動監察,索要幾年的加班費,同時提供工作期間的保安排班表(因為是做二休一輪換,所以每個月會有排班表)。

最終勞動監察並不認可公司增加工資延長工作時間的行為,為此公司補償了該保安幾萬元才了結。


atalent


第一,起訴了沒用,第二起訴要花錢,員工手裡沒錢,第三害怕丟掉工作,第四害怕單位報復!(我以前的單位就是讓你加班,不給你加班費,不讓你休息,你敢休息就扣你工資,曠工處理,一天工作13到21個小時,去勞動監察大隊告,沒用,人家單位有人,花錢了事,最後還把你開除了,威脅你隨便去告,特別囂張,工資不給你發,告到北京聯合國都沒用,最後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層層告,電話打了無數個,從縣級,到州級,再到市級,最後路費,食宿費,電話費,各種費用下來,比工資都高,一個字,難



大新疆古麗


一是不懂法,二是維權成本高,三是一些企業請律師做法律顧問耍花招,拿我來說,我在廠裡計件制,工作六年,沒社保,年前有想辭職,但廠長說讓我年後換崗工作,不是很累,到上班是老總一句暫時不用這崗位了,我就離開了,當時廠長說了不用些崗我走了也沒辦離職,另外,他每月在工資裡面註明一筆社保費用,總額是我們記件工資的總額,這讓我們舉步為難啊。


愛了生死相伴


今年我的國慶假期安排:

30號上班。

1號上班。

2號上班。

3號上班。

4號上班。

5號上班。

6號上班。

7號上班。

我們是農村的,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國家有難,我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我們有難誰來解救我們?


用戶2361584600765


起訴作用不大,我朋友,還是在號稱深圳速度的深圳上班,公司不交社保,和拖欠8名員工數月工資,後門藉故國慶放假,長時間休假,最後員工無法生存大都重新找工作。後來走法律程序,開庭到強制執行整整花了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急,公司任然還在繼續運行,可是財產,房產,車等早就轉移了。最後,無法強制執行,所有拖欠工資無法到賬,可笑的是公司還在運作。


用戶1172820276913


成都鐵路局內六線上的看守工承包給了德行勞服公司,每個看守點雙崗二十四值班,每小時線路巡查一次,遠的來回二公里,迎接來往車輛,車輛通過時間記錄,每月工作480小時,二級點每人每月2000元,一級點每人每月2000多點,,考核一次不合格扣50元200元1000元由公司說了算,,最氣人的記錄要用筆,都叫看守工自己買,無任何福,利只買了意外險現在每個看守點連續上四天四夜,有的點是上兩天兩夜的這就是人生的寫照,如果你局和段要來,巡視你們就悄悄地去査,否則沒結果,不說原因你們都懂。


郭老大169083310


很多企業老闆習慣了開放初期高高在上的態勢,想扣錢就扣,而比較多的打工者不懂勞動法,或者損失比較少怕麻煩,不去爭取自己工錢,是很可惜的,因為,目前的勞動法是明顯的偏向工人的,基本上一告就勝的結局,我2012年一一2014年在廣州市從化區打工,去勞動局投訴,仲裁了四家企業,都拿到了賠償,工資,有一次仲裁長還對我說,你是不是專業掙這種錢的,我說,工資都拿不到,不來這裡去那,其中一個叫米拉XX公司,拖欠工可能較多,或許被趕到隔壁鎮去了,當地有關部門誰都不想在自家地盤出事,要你滾蛋的理由,一兩個就夠了,消防,環保,反正呢,老闆在工人面前很牛逼,去到勞動局就熊,企業不怕工人,最怕勞動局制裁,被制裁過的企業很難在政府採購計劃中拿到訂單,總之,企業也好,工人也好,你別為難我,我也難得理你。


快樂奮鬥25


我覺得主要是員工法律意識淡薄,人云亦云,自己從沒經歷過卻想當然的認為老闆有關係一切都能擺平。

我之前工作的公司,進公司的時候說好6個月試用期不交五險一金,這個是說好的,自己也認,結果6個月過了卻不轉正,還要給你整一些考核指標,同時公司又辭退了一些人,有的甚至幹了一年了都沒交五險一金,這個典型的試用期用完就開除啊。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有誤區了,認為試用期轉正考核是正常的,實際上試用期到要麼開除要麼留下來轉正。

然後我就申請離職了,而且是提前申請,公司不同意離職要留我,我到了時間就直接走了。主管不太懂勞動法,申請的時候就和他談,這些聊天記錄後期就成為我仲裁的證據了。

同時聯繫了一個之前的同事,首先去勞動稽查大隊,勞動稽查大隊管的是社保,填一份申請提交工作證明,我提交的是工資流水和聊天記錄。然後半個月左右就出結果了,勞動關係事實存在,公司補繳社保,拖欠的工資因為有爭議,所以勞動稽查大隊管不了。

接著去勞動仲裁院,同樣的填申請,提交證據,這個證據越多越好,還要能夠支持你的訴求,接著就開庭,然後出裁決書。

開庭時雙方提交證據,然後根據每一條證據和訴求來辯護。

公司提出我的離職造成損失,要求賠償,同時各種違法公司規定這些東西。我直接就說的我按照勞動法規定提前申請離職了,離職後公司的一切問題與我無關。關於違法規定的事,公司沒有公示或組織過學習。對方辯解說公示和學習過,但是他拿不出證據來。還有一部份文件在入職時是簽過字的,但這些條款基本都是霸王條款,直接以違反勞動法不予認可。

整個過程就是以公司不交五險為理由,為自己要工資。

有具體的證據能夠證明自己工資數量。同時又以公司條款違反勞動法為由,反駁公司一切罰款違約的反訴。

但是同事就有點懵了,畢竟是剛畢業的學生,被人家騙了快一年了,而且一直髮的是1600的工資,前幾個月才發1200。提轉正的時候被辭退,早上去找老闆回來就開除的那種。如果我不找他,他也就傻傻的走了。

在開庭前我就告訴過他該說哪些話,多的話不要說,結果開庭的時候他被對方套話,承認了一些根本沒法證明的事,6000多的賠償最後只裁決2000多。

庭審最後,仲裁員讓我們讓步和解,為了省的走下一步,我們同意和解,對方看我們這麼爽快,卻不想給錢,不同意和解。最後等了一週多裁決書就出來了,我的是我要求的金額,同事就因為自己承認的一些事只拿到2000多。

然後公司就打電話要和解,想少給錢。沒同意。之後就是常見的拖時間,就不給錢。要錢不給後就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接著就是等了,一個月左右後才拿到錢。這是公司沒上訴,如果上訴的話又要拖很久,不過當時已經想好了,官司穩贏,如果對方上訴,那我直接就委託律師不和他們耗了。

整個過程就是填申請提交證據,然後等通知,除了等通知的時間過長外,其他的很簡單。後面有個同事看到我們要到錢了,也去要社保,直接打了一份申請和工資流水後,送過去後沒多久就補了10個月社保。

實際感受就是小城市法律意識淡薄,稽查大隊和仲裁院申請的人少的可憐,一年都沒多少人去。


一隻大鴿子


針對題主的這個問題,它其實是多種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我們應該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它!

綜合起來看,主要有這樣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企業的原因。

任何企業都是以逐利為目的,因此,很多企業為了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就會有意去踩法律的紅線。

本來企業追求自我的經濟利潤,是無可厚非的,關鍵是通過企業設施設備的改進,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以此來實現提升企業的利潤!

可現實中卻是很多企業並不具備這種實力條件,無法通過技改途徑來實現企業的增效目的。於是,很多企業便通過增加工作時長,不給加班費等等一些違法方式,以此來獲得經濟利益。

還有些企業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減少合同工的使用,甚至還有企業將合同工轉為派遣工,根本無視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企業的逐利目的和自身的經濟實力不足,都是當前縱多企業違法的客觀原因。

二、法律的原因

客觀的講,當前企業違法之所以如此之多,這與勞動法的執行力度、處罰力度有著極大的關係!

1、有關職能部門對勞動法執行力度不足,這是客觀事實。

當前有關的職能部門,對企業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在執行力度上是遠遠不足的。當然這裡既有職能部門人力、物力的不足,也與當前有關執法制度的限制有關。

很多時候並不是執法機關主動去執法,而是要由企業勞動者舉報之後,方能有執法機關介入調查處理。所以,執法機關很多時候,只能是被動的執法。

2、對企業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足,無法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

當企業違法的成本支出超過了企業的收益,那沒有哪個企業還敢像現在這樣任意妄為。可現實卻是企業違法成本太低,這無形之中,也助長了企業的違法行為。

因此,只有加大違反勞動法的處罰力度,才能真正解決當前企業違法行為,也才能有效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三、勞動者的原因。

這裡既有勞動者自身文化素質因素,也有思維認知上的偏差,才導致勞動者拿起法律的行為較少。

1、勞動者本身文化素質不高,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無法為自己維權。

很多勞動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並不高,缺乏相關的法律知識,不懂得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很多勞動者只是聽說過勞動法,有這樣的一部法律。但是對相關的內容,卻一無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

還有不少勞動者瞭解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但是卻不知道以什麼方式和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對整個維權的流程一無所知。

2、勞動者總是懷疑職能部門,不相信會為勞動者主持公道。

很多勞動者,只要提到有關的職能部門總是懷疑它們,覺得這些職能部門,不可能會為老百姓主持公道。

這裡也有可能一些職能部門,並沒有秉公執法,真正擔負起維護老百姓的利益,從而給老百姓留下了一個很不好的印象。

當然更多的是老百姓對自己的不自信。他們總認為自己沒有錢沒有權,憑什麼這些職能部門會幫自己說話,會為自己主持公道?這不能不說,還是一些過去“官官相衛”傳統思想,對人們的禁錮與影響。

許多勞動者正是受到這種錯誤的思想影響,才導致他們不敢去起訴違法企業。

3、勞動者害怕失去眼前的工作,影響家人的生活。

很多的勞動者,都是家庭的頂梁支柱,他們是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一旦他們失去了工作,整個家庭都將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保持一份穩定的工作,對他們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都知道,如果勞動者一旦起訴企業違法,他們必將失去自己的這份工作,因此這是許多勞動者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也是他們所無法承受的後果。

因此很多勞動者,為了保住自己的這份工作,只有忍辱負重的承受著企業的違法行為,敢怒而不敢言,這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所以,造成題主所講的這個現狀,主要是因為企業本身缺乏擔當精神,法律的執行與處罰不足,勞動者自身素質與思維等,綜合導致的結果!

不過,隨著國民素質的提升,執法力度的加強,題主所講的這個問題,終將會得到徹底的解決!

你對此問題又有什麼新的看法呢?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