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小孩子喜歡畫畫塗鴉,對於一些家長來說是非常頭疼的,因為孩子的創造力強,所以常常不拘著紙筆,哪裡都可以成為“紙”。

靈感總是源源不斷,孩子最難得的也是創造力,限制孩子發揮創造力總有種扼殺生命的感覺。

我們家小賢媽媽有個硬性要求,就是牆上不許亂畫,不許釘釘子。

第一個是針對小賢,第二個是針對我的……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小賢愛畫畫,從開始拿筆就在作畫了,但是礙於賢媽的威嚴,我們都不敢冒犯。

知道有一天,賢媽宣佈家裡準備裝修,於是小賢跑到他媽面前:“媽媽!媽媽!那我現在是不是可以在牆上畫畫了!”

原來小賢一直惦記著他媽媽的雪白牆呢。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孫儷說:“每次我阻止,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孫儷之前發過一條微博:我們家的牆就是他們的畫板,從前我試圖想要阻止他們的時候,鄧先生會阻止我,說別影響他們的創作,牆紙可以換,可是靈感被抹殺掉就沒有了,想想也對,所以……我們家現在多了很多限量款塗鴉傢俱。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現在的家庭都裝修得非常精美,都是家長自己盡心篩選佈置的,要真讓孩子隨便在塗鴉確實會心疼。

但是教育之父福綠貝爾說:“遊戲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動手製作和繪畫等‘造型遊戲’是孩子最好的遊戲。”

確實創作對於還沒有被社會生活各種認知侷限所束縛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它具有大膽性、隨意性、流暢性和跳躍性等等。

畫畫對於培養孩子的右腦發育、創造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名“畫”鑑賞

兩幅相同畫派的畫

從大致上看,兩幅畫都是用一支筆,在紙上無聊的畫著圈圈,看不出想要表達的意境,但是第一幅看起來更具架構,第二幅要較顯隨性。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但事實是,第一幅畫出自美國當代抽象藝術大師,塞·湯伯利的作品《黑板》,這幅作品在2015年11月11日被拍出4.5億人民幣

很多非業內人士看到這個價格,是不是都要爆粗口了:“我去!一堆破圈圈就這麼值錢?我也會畫啊!”

但這幅作品的價值在於其當時創作的時間背景,簡單來說塞·湯伯利和杜尚等現代主義藝術正漸漸走向末路,一批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漸漸成為當時的主流,兩個畫派相互質疑批判。

具塞·湯伯利本人說這幅畫是坐在朋友的肩膀上,任由對方隨意晃動,他自己順著起伏隨意在黑板上畫出了著六行線條。

這也是塞·湯伯利畫派的“塗鴉”“玩性”“原始”風格是對另一畫派的極端反叛。

而這第二幅畫其實是一位2歲半幼兒所畫,是不是與塞·湯伯利的《黑板》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不過確實創作風格與塞·湯伯利崇尚的“塗鴉”“玩性”“原始”相符合,曲線虛虛實實,時而鋒利時而溫和

是不是想不到,孩子的隨手塗鴉居然可以和大師級畫作相媲美,甚至更具抽象性和難懂?

一幅被大師青睞的“兒童畫”

下面這幅畫著合適一幅出自英國2歲男孩弗萊·迪林斯基的作品《情愛的大象》。

孫儷:“我每次阻止孩子做這件事時,鄧先生都會阻止我”

這幅畫是小迪林斯基用顏料和番茄醬隨手“繪製”,被其母親拍下後放在網上展出,這幅畫被髮掘,引起了英國藝術界的轟動。

一些藝術評論家將這幅畫與大師相提並論,甚至受到了

柏林一家畫廊的個人畫展邀請

(你看出來大象了嗎?)

小孩子的塗鴉就只這樣,具有簡單性、重複性,喜歡畫圓,喜歡凌亂的筆觸

也許我們看不懂寶寶的塗鴉,但是請不要將孩子的塗鴉行為當做搗蛋,嘗試著去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告訴你自己畫的是什麼。

孩子的創造力和大膽的想象就是他們的財富,曬一曬您家的寶貝瑰寶,也許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呢。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