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的疫情,是又一次危機還是又一次機會?


《易經》道:“變則通,通則久”。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情,天地間的一切事情,隨時變,隨地變。時下看似是最糟糕的時刻,卻又是充滿希望的時刻,若不信,請看每天的疫情數據變化,正一天比一天好起來,若不信,請看看奮鬥在抗新第一線的那些最可愛的人,他們正用滿腔的熱血譜寫生命的讚歌。

今天,上海的企業終於開工了,原先有一種莫名的擔心和恐懼,但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反倒覺得如釋重負,現實雖然沒有多好,但是也絕對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疫情擋道,社會還要運轉。哪怕是待在家裡,想盡一切辦法開工。足不出戶是為了讓病毒“悶死”在家,而在努力工作是為了讓生活、經濟更快的走出困局,說到底,戰勝病魔、讓社會盡快恢復正軌的源泉,是來自於工作所創造的社會財富。

2020年開局,一個大寫的“難”字,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毫無準備的“難”字。大家都在為活下去而尋找“轉變”的出路,也有毫無招架之力繳械投降的:先是西貝餐飲董事長說賬上的現金撐不過3個月,有倒閉的風險,而後北京K歌之王、兄弟連北京校區員工全部遣散宣佈倒閉,看的人心惶惶。

抱怨天災,埋怨人禍,但事實已經發生,已無法改變,因此發揮人主觀能動性的時刻到了!

想起聯想創始人柳傳志一句名言,如果這個問題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就再不是問題。回憶2003年非典,宛如今日之恐怖,誰又想到日後卻成就了一批偉大的公司,成就了阿里巴巴,成就了騰訊、成就了京東,成就了新東方,成就了攜程……阿里,一人得病全公司人隔離,試問如今哪家公司比他慘?但是也就是在隔離的那段日子,阿里產生了打敗易趣的武器--淘寶;當年新東方百分之七十的學員要求退費,俞敏洪借債700多萬度日;京東線下業務走不通無奈轉而去線上社區發帖嘗試售賣產品。這些大佬曾說,非典,真的差點讓自己的公司死掉,但是堅持和轉變讓他們走出陰霾。如今,彷彿歷史再一次重現,你能確定這不是一次鳳凰逆磐浴火重生的機會嗎?

“堅持,堅持,堅持”,蘇寧張近東說。雖然“堅持”這個詞對於每個企業意義不同,但是目標都是一直的,記意味著對企業責任的堅守。

“團結一心”,蒙牛集團總裁盧敏說。團結就是力量,再困難面前,大家齊心協力,保障物資的成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優秀的企業家要有預見性,憑市場的經驗和敏銳性,調整戰略和資源的佈局,快速調整”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說。只要有信心,產品過硬、銷售網絡健全,消費潮會到來這次疫情,將進一步促進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九牧王林聰穎說……

沒錯,我們要有信心,我們要學會堅持和轉變:一邊西貝已經行動起來,與盒馬擦出了火花,除了讓待業員工支援盒馬工作,還在餐品上開展合作。而盒馬生鮮也表示願意與餐企合作,既能補充盒馬激增的人力需求,也能緩解停業餐企的成本壓力,線上線下抱團,可謂強強聯合。

另一邊,京東生鮮發起“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並通過京東全渠道拓展銷售,實現“供應鏈轉型”。目前,已經有包括海底撈、小南國、西貝莜麵村、廣州酒家在內的百餘家餐飲企業加入。

企業積極尋求變化,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政策,從金融、保險、稅收、租賃等方面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西貝賈國龍說 “貸款發工資撐不過3個月”一週後,西貝餐飲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的授信,其中上述提到的1.2億元已於2月7日到賬,而由於和盒馬、京東的合作,外賣訂單正在穩步上升。

我們不會忘記歷史,因為今天也會成為歷史,回溯歷史,我們驚奇的發現,每一次危機都是“危中有機”,一個真正有魄力的企業,在危急時刻,永遠都是靠不服輸的精神以及積極應對的樂觀態度,以此贏得新的生機。如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作為企業、企業家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如何從這些偉大公司身上汲取力量,成功應對身邊的“危機”,面對危機,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文|楊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