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養土雞?能賺錢嗎?

甘谷乾龍駕校楊鑫


答案是肯定的。

土雞雖然飼養週期比較長,但是售價高,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平時注意定期消毒。可以選擇果園,林蔭下,或者荒坡等有自然資源比較好的地方進行養殖。這樣養殖,飼料成本可以降低 ,土雞生病少,提高經濟效益。





陳慶亮


給你算算養土雞賺不賺錢

以飼500只雞為例,以衡陽當地的市場價格和養殖水平為基準,詳細給廣大養雞戶計算一下飼養土雞的效益。 7 m: X P/ i b4 r5 a

從飼養成本上看,飼養土雞的成本主要包括雞苗成本、飼料成本及防疫成本。按一隻雌雞苗3元計算,500只雞苗的成本是1500元。一隻雞養四個月大約需耗飼料飼養成本在12-14元,分別為穀物6斤,1斤/1元,即6元,黃粉蟲3斤,一斤成本1.5元,即4.5元,蠅蛆3斤,一斤0.5元,即1.5元,青菜5斤可揀可種。500只即耗飼料成本7000元,再加上雞苗1500元,總投資8500元。飼養四個月即可出欄,一隻雞最低可達2.5斤到3斤之間,每隻以2.5斤計算,成活率最低按90%計算,即500只×0.9/成活率×2.5斤/只×15元(批發價)/斤=16875元,除去雞苗和飼料的投資8500元,純利:8375元。如此算來,養殖一隻土雞最低可以賺15元左右。

如果採用荒山、果園、林木放養,雞群春、夏、秋三季以在田野、山林中覓食昆蟲、草籽為主,飼養戶只需在晚上飼餵少量精料,又可節約2/3以上的飼料,大大降低了飼養成本,利潤更高。


農家小豐哥


首先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今年養殖是可以,不過開年養殖行業不是太好,主要受新型肺炎的影響。等於養殖需要注意那些,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因為今年開年養殖雞的農戶有禽流感出現。

斷糧+高負荷運轉,加大感染風險,

據專家分析,本次禽流感的爆發看似偶然其實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在每年特定的季節下流感時常發生,而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國物流受到影響,飼料原料運輸不暢,各地養殖企業陸續斷糧,雞鴨等禽類採食量不足會促進疫病的發生。

其次,2019年蛋種雞的高負荷運轉也使得後代蛋雞抵抗力整體有所下降。因此,可以說禽流感是在各類因素影響下出現的。

養殖戶該如何預防?

對於養殖戶來說,但凡遇到禽流感病毒,養殖場將受到毀滅性打擊,存欄雞可能因此全軍覆沒,影響極大。那麼,肉雞蛋雞養殖戶該如何有效應對禽流感?

1.做好雞群的免疫接種

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給所有的雞都進行免疫接種。不論是肉雞還是蛋雞,都有風險,肉雞會相對大一些,因為輪轉週期很短,只有40天。蛋雞可能在500天左右,風險暴露較小,但是每損失一隻影響就很大。

2.運輸有保障

建議整個運輸過程一定要確保防疫消毒措施的完備,對運進雞苗和屠宰的上下游供應,要有穩定的渠道。

3.消毒必須徹底,打掃不留死角

對雞場內的用具和設施進行消毒,如撿蛋用的托盤、手推車等流動性大的用具,還包括用於與母雞直接接觸的免疫用品。

定期對雞場附近的地面進行清掃,並噴灑消毒藥水。清掃和消毒時,嚴格做到不留死角,保證全覆蓋。

禁止包括家人在內的外人隨便進入雞場,每次進入雞場前,要嚴格做到洗澡和消毒。

此外,對蛋雞飲水、飼料進行定期抽樣檢測或消毒處理,並對運輸雞蛋產品和生產資料的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或儘量確保不駛入生產區域。

4.冬春季注意通風保暖

母雞冬天受寒冷刺激,易引起應激反應,免疫力下降的情況,要加強對母雞的飼養管理,提高雞體抗病能力。

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好雞舍內的通風保溫。既要防止賊風入侵,採取保暖措施,又要確保通風透氣,並定期對通風口和雞舍內空氣消毒,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以及雞舍內細菌、病毒的數量。

平時還要做好疫情監測,對病死的母雞,一律要採取如深埋的方式及時處理,以減少疾病發生或蔓延。

萬事開頭難,但請別太難!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湖南爆發禽流感的消息也才剛過一週,四川又中槍!希望各位養殖戶要重視起來,做好防疫工作。同時,全國養殖戶們向政府建議:

一是各級政府在制訂新冠肺炎防控疫情措施時,儘量不要把家禽與野味扯在一起,對檢驗檢疫合格的活禽,應該允許上巿。

二是通過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宰殺後收儲。

三是在防範新型肺炎疫情的同時,高度重視禽流感疫情防控。

四是強化政策扶持。除了政府對家禽養殖戶給予稅費減免、財政補貼外,對運輸家禽、禽肉的車輛,給予暫時免除路橋費的優待,銀行、保險部門也應出臺特殊政策,大力支持家禽發展。





仁哥小農


每次從城市回到農村,都會發現村裡到處都是散養的雞,東一隻西一隻的在農田、竹林或是小院子裡自由自在的散步。在農村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養家禽的習慣。有的家庭養鴨子,有的家庭養鵝,但是大多數家庭都會選擇養雞。

農村人一直都有養雞的習慣,以前他們養雞大多是為了自給自足,把雞養大了到逢節日再殺掉食用。但是現在的新農人養雞除了給自己吃以外,還會利用養雞的賺錢。由於是副業,所有他們養雞的種類無非就兩種,土母雞和土公雞。至於說到養土雞到底賺不賺錢這個問題,我就要給大家好好的算上一筆賬了。

土公雞,土公雞從雛雞到成雞出欄至少要花費半年以上的時間,土公雞長肉是有比例可算的,大約消耗5斤左右的飼料就會長一斤肉。那麼一個成長階段下來,就要耗費飼主20斤左右的飼料。現在市場上的雞飼料價格大約在1.5元一斤左右。購買土雞雞苗一隻大約花費2-3元。土雞在雞苗時期需要特別呵護,所以會消耗飼主的電費、疫苗費等等。而自由覓食的土雞,的確會減少了一定的飼料成本,但是卻會延遲生長週期,同樣是一種消耗。

飼養土母雞的成本也不低,因為一般飼養母雞的農戶都會依靠母雞生雞蛋來增加收入。但是母雞一般要養5個月以上才會開始下蛋,等養到10個月大以後,產蛋的頻率就會減少,這個時候農戶才會把土母雞拿去賣。

我們來計算一下養土母雞成本,土雞蛋目前大約1元一個,飼養土母雞到10月大賣掉,再加上生的雞蛋一齊賣掉,再扣除飼養成本,其實一隻土母雞純利潤才賺到30元左右。如果你養3000只土母雞,就會有30000純利,只是你所消耗的成本就會更高,因為更難管理了,需要的場地大了,所產生的問題也會增多。

所以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的問題,土雞因為活動自由,吃的食物也天然,所以價格總會比一般的雞貴些。但是總體價格不會差的太離譜。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的新農人都把飼養土雞當作是一種副業,卻很少人把飼養土雞當作正式工作來做的原因。但是有個做生意的道理叫做積少成多,所以我想如果你用心去發展土雞飼養事業,說不定你會成為飼養領域的李嘉誠。






嬌嬌和小七


為什麼農民養殖土雞不賺錢呢

【1】糧食成本原因

一般來說肉雞的飼料轉化率是非常高的,根據養殖的經驗,肉雞的料肉比試1.9:1,而土雜雞的料肉比在2.5:1左右。因此來說,去除飼料成本和其他成本,肉雞賣到6元一斤是非常賺錢的。

但是農民們養殖的土雞就不同了,由於土雞沒有良好的“長肉基因”,因此土雞就沒有很好的飼料轉化率。我們這裡有在大棚裡面養殖純土雞的,一般棚養的土雞6個月出欄,土雞漲到3.5斤左右,而料肉比在3.8:1以上。因此來說這樣的糧食成本,棚養土雞至少要賣到10元以上才有一定的利潤,更何況農村散養的土雞了。因此來說,由於養殖土雞的成本過高,農民們是不賺錢的。

【2】養殖技術原因

農民們由於散養土雞,沒有受到良好的學習,因此一般的養殖技術是跟不上的。比如養殖土雞怎樣育雛、什麼時候防疫、土雞病了用什麼藥等,這都是一般的養雞人員要具備的。

而農民們沒有條件和精力養殖土雞,因此造成了在餵養土雞的過程中,土雞出現疾病給農民造成很大的損失。就連土雞的育成率都很低下的情況下,農民們養殖土雞就更不賺錢了。所以說,養雞土雞的技術原因也是導致農民養土雞不賺錢的因素。

那麼為什麼消費者買不到真正的土雞蛋呢?

【1】真正的土雞蛋稀少

在農村裡真正的土雞蛋還是有的,除了一些專業養殖土雞的農民外,其餘都留給自己吃了。在以前由於農民們經濟條件不好,一些農民們捨不得吃自己的土雞蛋,只好到集市上換回一些糧食和日用品來。但是現在農民的條件好了,而土雞下蛋也並不容易,在土雞蛋很少的情況下,很多農村裡的農民們也不願意賣土雞蛋了,他們就留著給小孩們吃,而不是拿去到市場上去賣。

【2】消費者們對土雞蛋真假難辨

經常吃雞蛋的人對一般的雞蛋和土雞蛋的會有一定的辨識度的。一般來說土雞蛋的外表更更光滑,而打開雞蛋后里面蛋黃的顏色呈深黃狀。而一些假的土雞蛋外表粗糙,蛋黃的顏色要淺一些。因此消費者們在購買土雞蛋的時候因為識別不夠,而買到了一些洋雞蛋偽裝的土雞蛋。

總上來說

由於養殖土雞成本的原因、技術因素和土雞品種原因導致,一些農民在養殖土雞的時候不仔細,不懂養殖技術而造成的不賺錢。而消費者們則是對土雞蛋不瞭解,還有真正的土雞蛋在農村等原因,而造成了消費們買不到真正的土雞蛋。所以說,消費者們購買土雞蛋的時候一定要去農村購買,而不能在一些商販的手中買。




沂蒙老區公俊傑


總有一顆靠養殖發家致富的心,但現實總是啪啪打臉!為什麼?

最近看到一個網友的養雞故事,很是震驚,那樣養土雞簡直就是在自找麻煩,為了避免更多這樣的養雞人出現,小編就用第一人稱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好,我叫張三,2016年就開始養雞了,最開始買了小型孵化器和種蛋自己孵化,結果很悲劇,沒孵出幾隻活的。【農家營建議:小型孵化器故障很多,溫溼度也難控制,養殖戶最好購買口碑好的大型孵化場孵化的出殼苗,買雞苗的錢可別省,要不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農村超哥oychao


(原創)日理萬雞,本人養殖進入養殖土雞行業十多年總結的經驗!

(河北本地雞,華北柴雞)一隻散養雞的成本與收益!

一隻散養柴雞成本在20-25之間,(不包括場地建設)成本: 跟喂得什麼有關(比如剩飯剩菜,純糧食,玉米,飼料等),還有場地的大小,養殖環境,比如山區,樹林,田地,果樹林,成本是不一樣的!

春季是養殖高峰,到六七八月份,雞出欄的時候,都趕一起賣,價格能高到哪裡去?

冬季不好養,成活率低,養的人少(跟小雞育雛溫度有關,溫度不好掌握,不建議新手養殖)養殖成本高,但是到出欄的時候,價格不一定,比開春開始養的時候低!低能低到哪裡去?【成年雞最佳銷售時間,僅供參考:春節前後,五月端午,八月十五,國慶節,元旦】 【養殖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柴公雞】,養殖週期必須在150天以上,肉質緊!口感才好!(散養公雞出欄快,飼養週期短,風險低)【風險和利潤成正比】

公雞批發:純利潤大概在15元左右(批發價,雞販子收),利潤根據市場行情,還有養殖出來的雞的外觀影響價格(場地大小,品種,養出來毛羽好賴影響價格),體重的大小(跟前期小雞的管理,飼養,品種有關)

公雞零售:養出來的雞愛長啥樣,不看外觀,毛羽!純利潤在100-200元左右(零售主要做品牌推廣)說白了就是忽悠,柴雞無價!(你可以說我家的雞是吃豬肉長大的😂)

【養殖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柴母雞】,150天左右初產,年產蛋200枚左右,雞蛋的質量品質,跟喂的什麼有關係!比如:純玉米,豆粕,黃粉蟲,螞蚱,青菜…喂出來的雞下的蛋營養價值絕對高,但價格也要相對高一些,因為沒吃飼料,產蛋率低,成本要高!(雞蛋價格在1.5-3元每枚比較合理)反之就是飼料雞(雞蛋價格在1元左右每枚)飼料雞產蛋率高,蛋品質要差些,價格低!(純糧蛋和飼料蛋對比區別挺大的)(散養母雞,飼養週期長,風險高)【風險和利潤成正比】(養母雞,要在雞蛋有銷路的前提下)

(老母雞)體重2.5-3斤左右,雞蛋平均11-13枚每斤!

雞蛋和雞零售:養出來的雞愛長啥樣,不看外觀,毛羽!純利潤在100-200元左右(養母雞看雞蛋價格賣的高低)(零售主要做品牌推廣)說白了就是忽悠,柴雞無價!(你可以說我家的雞是吃豬肉長大的,也可說我家的蛋都是公雞下的😂)

【養殖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曰理萬雞


你好!這個問題不能給你太絕對的回答

在這 樣的情況下你肯定賺錢:養得好(出欄率高,有重量)賣得好(在六個月左右能賣完而且價格好)肯定賺錢,但是現實操作中沒有這樣理想化的狀態,如果養六十天的肉雞賣六元一斤能賺錢,養六個月的土雞要賣十八元左右才賺錢,如果是那種三斤左右的土雞,賣18元一斤,估計你要養上萬只,才能有打工的收入哦!四個月以後雞幾乎只吃不長肉了,[呲牙]長肥膘,每天千分之一的損耗是正常的,,放養的難免老鷹黃鼠狼偶爾叼幾隻也是有的!回到前面的話,你養得好賣得完賣得掉,肯定賺錢!具體價格看你實際價格而定,假如你二萬元租一塊地一年養二千隻雞,地租就要十元一隻,如果花三萬搭一個雞棚,五年好用,一年雞舍成本就要6000,土雞一般是零賣,送貨成本又是一大筆錢!

雞是自已養價格掂量著定,賺不賺錢看你自己

養土雞七年了,關注一下我,相互交流一下沒什麼壞處



老粟的養殖生活


現在做任何項目,首先要考慮市場銷路問題,然後才是養殖模式和養殖技術,今年不要說養土雞,就是飼養肉雞也賺錢。為什麼?因為疫情和禽流感的影響,全國市場都關閉活禽市場,造成現在肉雞銷路不暢,使不少養殖戶虧損而倒閉。疫情解除以後,市場上的活雞稀缺就會象豬肉一樣瘋漲。



福壽桃花源


可以賺錢,但是這裡有前提,第一首先你要保證你的雞的成活率和出欄率,想盡辦法提高雞群出欄率首先要提高雞的免疫力。第二提高雞群的生長速度,提高生長速度就等於你抓住了剩餘價值量,第三養到好雞必須要找到穩定的銷路,銷路穩定自然不用愁。第四看運氣,考慮如果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因素行情不好的話賺錢就自然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