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前幾天,有一個媽媽和我聊天,她說到自己即將要進入可怕兩歲的孩子,非常執拗。

我會心一笑,告訴她,後面還有恐怖的三歲呢,顯然這種過來人的說法嚇到她了。

事實上,我自己也正在被三歲孩子的語言殺傷力感到驚訝,就是在cici進入幼兒園後,有一次不滿我的決定時,說出了“媽媽,我討厭你!”

還沒等我緩過神來,這句話已經變成她對我不滿的口頭禪了,雖然我知道她只是針對我行為的一句話,只是在告訴我她的意願。

但與此同時,一個普通媽媽依然頂不住這樣的“傷害”,我忍不住問她,你真的討厭我嗎?她非常肯定,但她說,我是討厭你,但我還是很愛你的,聽到這句話,我似乎一下又開心起來。

這樣的心理活動著實有點嚇到我自己,不懂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如此依賴cici了?審視之後,發現我確實很久沒有關注過自己了。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01 迷失自我的媽媽

明則是無私付出型,實際上卻是用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失去自理獨立的能力

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

1、孩子想要自己收拾玩具,媽媽卻嫌孩子動作慢,於是就自己包攬了,孩子就這樣一次次失去鍛鍊機會,也許這個孩子20歲的時候依然不會打掃“戰場”。

2、孩子想要吃西瓜,媽媽心驚膽戰的害怕孩子把衣服弄髒,然後就把西瓜切成小塊,一塊塊喂到孩子的嘴裡,這樣下去也許直到孩子30歲了,這個媽媽依然擔心孩子無法自理吧。

媽媽一邊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卻又一邊抱怨她啥事也不會做;一邊嘮叨,卻一邊享受這樣被需要的感覺

如果有天孩子想逃離,或者表示不同意見時,媽媽就會無比

受挫

一心都在孩子身上,在不斷的付出中,她們漸漸淡忘了自己的需求,默認自己就是為孩子服務的,事實上,孩子應該不止一次表示過討厭這樣的行為,可媽媽卻視而不見。

愛和控制差了一個“放手”,但放手的卻是讓孩子成長,而控制卻讓孩子變成了她們口中每天嘮叨的那個“什麼也不會的孩子”。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02 剝奪自我的孩子

某日帶著cici去上藝術課,邊上坐著一個小男孩,整節課下來,聽見他媽媽爸爸說,“不是這樣畫,別搗亂,我來幫你……”

這個孩子看起來參加了這堂課,而又不被允許自由發揮創作。

說實話,我要是那個男孩一定非常難受,為什麼明明是我在畫畫,卻要按照爸媽的意思來畫呢?但那個孩子已經到了三歲的年紀,卻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情緒。

因為不被允許,哪怕是在自己的課堂上都不能隨心所欲的畫一根從天上長下來的海草,他剛剛萌發的自我意識就已經被扼殺了。

在社會生活的無形之中,很多規矩會讓我們忘記了養育孩子是為了讓她成為自己。

在《小歡喜》中,英子要跳海的時候,哭著跟媽媽說,“我沒有成為你希望的樣子”。

她足夠優秀,可依然自卑,因為來自媽媽的控制,讓她的人生,還沒開始,就已經變成了媽媽的延續,什麼是自由,她不懂,甚至連討厭的情緒,都未曾有機會表達過。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03 幫助孩子形成個人意識

為什麼從孩子兩歲起我們常常頭痛他們的行為問題?


因為從這個時期開始,他們不再是個依附父母的孩子了,他們開始意識到“”,這會讓孩子們更願意去表達自我的情緒、自我的感受、自我的想法。

當孩子說出“媽媽,我討厭你!”的時候,她實際上在表達自己不喜歡的是你的行為,而不是你的人,在他們眼裡,討厭和喜歡是可以並存的。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系統正在高速學習和進步,說出“討厭”的時候發現原來是有殺傷力的。

這就好像在某個嬰兒時期喜歡扔東西一樣的道理,他們第一次明白,自己做出的某個行為,會得到一種反饋時,會重複去嘗試。

我們更應該去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生氣和憤怒的情緒,並且告訴她,你這樣說媽媽是會傷心難過的,同時也引導孩子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剝離闡述出來。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孩子的善良和單純,常常讓我們忘記了他們也會說“狠話”,然而,聽到這些話千萬不可急著下定論,學會附身去傾聽、交流,才能明白她的小心思。

千萬別讓父母的架子淹沒了孩子弱小的聲音,被看見、被理解的孩子才能學會尊重和體諒


END

作者:C媽,能理性寫乾貨,也能走心寫雞湯,帶你走出育兒誤區,遠離焦慮!

C媽生活志,分享有料的育兒乾貨,有趣的親子漫畫。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傷人的言語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