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不是“黄种人”,那以前是什么肤色?

有首歌叫做《黄种人》,“……黄种人,来到地上,挺起新的胸膛,黄种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样……”,歌词中满是中国人对自己身为黄种人的自豪骄傲,这其实是就近代以来西方白种人对存在的种族偏见进行的反驳。不止是白种人对黄种人存在种族偏见,还有黑种人也备受歧视,这样以肤色划分人种的方法已经被当代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人种的划分缺乏信实的学理支撑,这样的观点应该被抛弃。

这种人种肤色的观点是从何而来的呢,又是如何会被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有强弱之分呢?早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强大的枪炮大举入侵中原,让汉人百姓见识到了外国人的厉害,而接触过西方文化的康有为以为是白色人种有优越性,所以在《大同书》中提出改良人种的办法,变白为黄。

其实办法也简单,就是将中国人送到欧美各国发展,同时引进洋女人,久而久之,黄就变白了。这样的建议在现代人看来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着实太过荒唐。

中国被定义为黄种人之前,被称“白种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人最早不是“黄种人”,那以前是什么肤色?


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当时的壁画上面就已经有了不同人种的记录,从颜色、外貌等不同方面描述,大致上与现在无异,关于皮肤的颜色差异,古人可能会简单地以地域划分,而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则是因为基因不同,当然最开始也是因为生物进化的选择,才有了如此差异。所以肤色的不同大多都是与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缺点,因地制宜而已,并非人种强弱。

其实在更早之前,中国人也是被认为“白种人”的,从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将中国人定义为白种人,十八世纪中期的美国学者奇迈可根据去过亚洲地区的商人对当地人肤色的评价为“白皙”、“橄榄色”,所以他在论文中写成白种人。

那为什么中国人变黄了呢?直到林奈的《自然系统》一书中,亚洲人的肤色被用浅黄色描述,其后,布鲁门巴哈率先使用“黄种人”的概念,又提出了“蒙古人种”的概念,共同催生出了“黄祸论”。

中国人最早不是“黄种人”,那以前是什么肤色?

“黄祸论”完全是因为当初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带着铁骑横扫欧亚大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给他们的众多古老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的人口被屠杀和奴役,给白种人带去了巨大打的恐慌,尤属离得近的俄罗斯人对蒙古族有一种深深的忌惮,于是才有了“黄祸论”,或许这时的黄种人在他们的眼中还很强大,俄国某个学者说——来自东方巨大的威胁。从此以后中国人被广泛认为“黄种人”。

中国人最早不是“黄种人”,那以前是什么肤色?

又由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一系列败战和屈辱求和,中国人被他们视为“东亚病夫”,软弱无能,黄种中国人就有了被贬低的意思,随着祖国的强大,我国人民对于黄种人这个称呼已不再感到屈辱,更多的还是自豪和骄傲,虽然“种族歧视”的观点在国外仍然存在,但这影响不了自信的中国人。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人会通过基因层次上的研究来客观公正地看待不同颜色的人种,甚至还有许多专家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亚洲的黄种人才是人类共同的祖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