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如何才能通過藝術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影影圈圈


我縣有一老幹部,2000年退休。他是縣老年體育科學學會會員,一位攝影愛好者。退休生活過的非常充實,他自己總結為:“居住穩定,生活有序;身兼數職,勞而不累;身心健康,能吃能睡。”

一是堅持寫作。退休後,他被聘為是縣老年大學教員,教學之餘,每年都要寫一些科普論文,有的文章在《康樂壽》等老年刊物發表。他說見到自己的文章被刊用,“高興極了”,得到讀者的點贊,“更是高興若狂。”

二是承編畫冊。在縣老科協邀請下,2013年他承編《金色科技夢》,反映全縣老科技工作者為“三農”服務事蹟;2014年承編《金色丹青夢》,展示縣老年大學的老年朋友書畫才能;2015年承編《金色舞臺夢》,表現老年大學夕陽紅藝術團的大爺、大媽們的文藝風采;2019年承編《金色大學夢》,較全面、較系統地反映縣老年大學創辦30年來的豐碩成果。

三是攝影不停。攝影是他的專業特長,長期以來堅持創作不輟,有的作品為縣老年大學留作資料及辦刊使用;有的作品獲獎,如:《姐妹倆》獲《康樂壽》“康樂老人”攝影作品三等獎;《吹“想”激情燃燒的歲月》獲“魅力撫州”攝影作品三等獎。

這位退休老人退而不休的經歷說明:良好的藝術愛好,使他生活過得充實,生活品味得到提高。


藍色楊宗海


藝術是以審美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真實狀況,用美感的藝術性感染人們的思想情感,從而改變了人們的舊觀念,使人們的精神文化得到了充實。熱愛藝術就是對生活的充實,藝術和生活是相互聯繫的統一。熱愛藝術對個人的思想意識、審美觀念、美化生活都有所提高。


一、藝術能啟迪人們的審美情感,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和珍愛。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首先自己要有藝術修養,對生活有深刻的認識和見解,選擇與生活相關的藝術作品進行欣賞,認真地揣摩、分析、感受出藝術作品的生活氣息,使自己的審美感受得到了提高,促進自己更加熱愛生活和享受生活的幸福快樂。

二、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多元化,有枯燥乏味平淡的生活,有美好的幸福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藝術是生活的真實反映。生活和藝術之間有著互相影響的作用,它們是彼此不可分離的相互聯繫。用藝術充實人們的個性和精神的提升,使自己的綜合素質進一步的提高,就可以適應各種各樣不同的現實生活。



三、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作為藝術愛好者來說,悠閒之餘搞一些藝術小創作,不但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而且還能自己的藝術素養。比如創作簡單的油畫、國畫、攝影、手工藝術品等,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產生了興趣愛好,使自己熱衷於藝術創作,並充實著自己豐富的生活,感悟到美好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黃智637


藝術來源於生活的同時,卻也在裝飾生活,讓人覺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假設生活中沒有藝術的話,那麼生活肯定很枯燥乏味,無法想象沒有藝術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種世界,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如何才能通過藝術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

通過藝術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或許我們只有假設藝術不存在,才會更深入的去思考藝術的意義價值,人就是這樣子,凡事只有失去了,才會想象去珍惜,如果藝術不存在了,想必很多所謂的藝術家都會很後悔自己曾經在“踐踏藝術”,這也說明了,藝術雖然不是萬能的,沒有藝術卻萬萬不能,



藝術的功效有很多,比如,啟發人的思想智慧,我們可以通過藝術來了解過去以往時代的人們的生活及社會狀況,像那些遠古時期的壁畫,就記錄著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況,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宗教油畫,記錄了古代西方世界人們所處的是“神學思想”濃重的社會,


可以這麼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瞭解藝術,就是在瞭解歷史,而幾乎每個人都對歷史非常感興趣,然而,瞭解歷史的方法有很多種,通過藝術,瞭解歷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可以知道藝術家所處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審美,思想觀念如何,

每一件藝術作品,不只是有華麗的表象,其背後甚至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真相,作為藝術愛好者,深入的在瞭解藝術作品的同時,就是在思考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藝術家為什麼要這樣創作,其寓意又是什麼等等,帶有目的性的思考,這無形之中就充實了自己的生活了,當然了,學習某項藝術,也可以充實生活。



詩夜城主


如果你是廚師,生活便是一道菜,那麼藝術就是調料。



一是欣賞,觀看大師名作,仔細研究。二是自己創作,出了好作品,會有巨大成功感。養成長期習慣,美的感受不請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