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善與惡

2012年北京誕生一家以信息內容的公司,信息是互聯網的核心之一,在此之前新浪、搜狐、騰訊等都有做信息,這些公司的信息都有個共同點,是以統一編輯推送,只不過板面不一樣,說白了就是體育、新聞、視頻等綜合一起。這家公司正式誕生一種新興職業自媒體,就是以創作者為核心時代新聞作為引導的新型信息模式。沒錯,這家公司就是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

自媒體,顧名思義,以個體為一派自稱媒介形式推廣,比如說這個新聞出來了,自媒體以自己的見解重新塑造這個新聞從而使這個新聞可閱讀性更高。同時自媒體由於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可以吸取的信息量更多,比如這個自媒體是專門寫某一項或者某個地區,那麼可以某一項或者某個地區的信息量就附和某些人需求。今日頭條就負責把這個大數據池的信息收集計算好,根據用戶推送相關喜歡或者習慣性新聞。

雖然我沒了解過自媒體網上的解讀,也不是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但是我相信這個解讀絕對是自媒體的核心價值。自媒體這個矩陣非常堅固,所以今日頭條的用戶數雖然不及微信,但是時長遠遠超過其他APP。

今天要說的是自媒體在今天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特別是此次疫情,很多新聞都沒有任何公佈但是自媒體已經出來,甚至很多超過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有些當然是正面信息,有些是專業新聞,有些卻是輿論和謠言。此次疫情對我們全國人民都是重大損害和影響,自媒體許多謠言造成極大心裡恐慌,每天國務院辦公室的例行新聞發佈會其實相當多都是對自媒體信息的進行澄清。比如武漢紅十字會口罩事件無疑是自媒體的影響力,最終驚動高層最後對武漢紅十字會相關人員處罰,其實平心而論,紅十字會低價賣菜並非不合理,給莆田系醫院3.6萬口罩也情有可原,畢竟這個醫院也是醫院。但是自媒體引發的口誅筆伐製造嚴重的輿論潮,所以前方在辛苦救援,一堆寫手在家裡妄自斷言也絕非好事。

今天的互聯網自由開放性越來越強,中國網民的覺醒力度也越來越高,一批自媒體湧向互聯網第三波浪潮。隨著5G時代來臨,未來自媒體的價值不可預估,自媒體是時代進步的體現,但是自媒體終究也需要法律制度制約,而一大批以製造恐慌為噱頭的自媒體也終將被拋棄。

世界無論怎麼在變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前行的腳步永遠不會變…

自媒體的善與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