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貓的眼睛中窺探苦彌沙的悲慘世界

網絡上看見這麼一句話:“貓是一種神奇的動物,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它都瞧不起你。”

曾經就有這麼一隻長相普普通通又自命不凡的貓。

從貓的眼睛中窺探苦彌沙的悲慘世界


它自言自語道:“世人褒貶因時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樣變化多端。我的眼珠不過忽大忽小,而人間的評說總是顛倒黑白,顛倒黑白也無妨,因為事物本來就有兩面和兩頭。只要抓住兩頭,對同一事物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是人類通權達變的拿手好戲。”

這隻貓就是來自於夏目漱石筆下的貓,它狂傲、耍小聰明;偷吃年糕被黏在案板上被保姆抓住打;還偷看它的主人洗澡。

這本書就是夏目漱石的《我是貓》,文章以貓的視覺為轉移,加上夏目漱石幽默的語言天賦,讓文章充滿了趣性。

比如,我們總評價貓長的漂亮或者毛色怎麼樣?而文章卻以貓的視角看人類,評價人類:“人真是一個怪物,那張本應該長著毛的臉竟然光溜溜的,就像個燒水壺。”

貓出生於一個書生家,據說書生有食貓肉的習慣,於是這隻貓便逃離了書生家。

接著他誤打誤撞進入了一戶人家——苦彌沙。

苦彌沙是一個罵人只會罵“混賬”兩個字的窮教師,教初級英語,而這隻貓便在苦彌沙家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貓發現他的主人苦彌沙很喜歡看書,苦彌沙的朋友包括他的家人也都覺得苦彌沙是一個喜歡看書大學者,喜歡研究晦澀難懂的書。

直到有一天,這隻貓溜進了苦彌沙的書房,它偷偷看著主人,發現它眼中喜愛讀書的主人不過是一個偽學者,主人讀書只是裝樣子,接著它許多次在書房看見苦彌沙把書拿起來翻上兩頁,就趴在書桌上呼呼大睡了。

因此貓覺得當教師是天下最舒服的職業,如果呼呼大睡也可以當老師,作為貓的它最擅長了。

從貓的眼睛中窺探苦彌沙的悲慘世界


接著這隻貓發現他的主人其實是一個無聊至極的人,他不喜歡當老師,可他又不想幹實業家,因為作為小資產階級的苦彌沙是瞧不起實業家的。

苦彌沙三天兩頭的搞新花樣兒,先是學水彩畫,這一開端是貓中午睡覺醒來時分,發現苦彌沙在依著自己畫畫。

貓發現主人畫的實在不好,可以說與自己本身的長相相去甚遠,於是貓便逃跑去撒尿了。

苦彌沙便罵了貓一句“混賬。”

可能苦彌沙發現自己實在沒有畫畫天賦,於是又開始寫一本名字叫做《巨人引力論》的書,過了幾天這本書便不了了之了。

後來他又寫起了天然居士的墓誌銘,並且洋洋得意,實則是不堪一提。

並且苦彌沙讓自己的妻子無緣無故去把貓用筷子打一下,然後再打一下,妻子問緣故,苦彌沙只說讓妻子把貓打哭。直到貓被妻子打到“嗷”叫了一聲,苦彌沙問妻子“貓嗷的一聲,到底是感嘆詞還是副詞?”

苦彌沙就是這麼一個幹事情不長久且無聊至極的人。

除此之外,文中的貓還敘說了主人的一些糗事。

他的主人時常糊里糊塗,搞不清自己三個女兒各多少歲了;當了初中的班主任,學生到家裡拜訪,居然不知道那是自己班裡的學生。

苦彌沙喜歡讚美那些沒影而又不懂的事情,因為不懂裝懂顯得高雅,而且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後來他的朋友告訴他,他所讚揚的那篇文章其實不過是一個瘋子寫的文章,苦彌沙也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離瘋不遠了。

苦彌沙覺得自己被嘲笑,戲弄了。經過一系列的事情,苦彌沙覺得自己活膩了,可是提到死他就更不願意了。

這隻貓在苦彌沙家見證了人世百態,它看見主人的鄰居悄悄的湊近主人家牆根,聽主人講話。

也看見過主人無能被一群外校的學生欺負的樣子。

更看見苦彌沙去澡堂洗澡,用老師的身份指使學生洗澡的時候不要離自己太近,以免髒水濺到自己的澡盆裡,事實上,他自己澡盆裡的水更加渾濁不堪。

本書沒有宏大的場景,也沒有什麼特定的故事情節,都是通過一些瑣事來表現苦彌沙以及他所代表的小資產階級的性格

以苦彌沙為代表的小資產階級他們雖然對現實不滿,但又看不到出路,找不到希望,如此渾渾噩噩的度過了一生。

苦彌沙患有神經性胃炎,多年來四處求醫,討要藥方,最後發現只有喝下三杯紹興老酒才能奏效,於是他決定每天晚上喝三杯紹興老酒。這一天,苦彌沙照例喝下三杯紹興老酒去休息了。

這隻貓,在主人喝完酒後,偷偷喝了主人剩下的酒,失足跌進了水缸,剛開始它掙扎著要從水缸出來,但是它發現自己越掙扎,身子就越往下沉,於是它放棄了掙扎,它分不清它在水缸裡到底是痛苦還是快活,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水中,還是地上。

它覺得自己可以削掉日月,打碎天地,進入不可思議的太平世界。

這隻貓用喝醉酒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文尾它發出了:“死了以後就能獲得太平了,不死是得不到太平的感嘆。”令人無限想象。

有多少人一邊看著苦彌沙的笑話,一邊又過著苦彌沙的生活。我們都是芸芸眾生,百態相近,一邊罵著自己討厭的人,一邊把自己變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人。

從貓的眼睛中窺探苦彌沙的悲慘世界


許多人說苦彌沙只要改掉自己那些壞毛病,生活就可以變得更好,比如他喜歡堅持畫畫,那就長久地堅持下去,說不定可以變成畫家呢?又或者他堅持寫作,完成《巨人引力論》,變成一個作家。

然而,從來都是責人容易責己難,生活真的就只是生活,有時候,就像那一地雞毛,看著簡單,卻怎麼也拾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