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的題字是否該由郭體改為王羲之字體?

最近山東網友熱議將郭沫若字體的“山東博物館”換成王羲之字體的“山東博物館”,理由是現在的郭體館名不好辨認,還被編成很多段子。

地理答啦認為,雖然郭體雖然不好辨認不夠“板正”,在書法角度不及書聖王羲之,但自由飄逸不拘一格,很有個性,這正是思想保守性格中庸的山東人最最需要的。

而且山東博物館字體難辨認被編成段子,在傳播學角度來說更易於傳播營銷,像大明湖的多一點“明”,趵突泉少一點的“突”,都成為提高天下第一泉風景名勝知名度的賣點。

至於還有人拿郭沫若的“鐵骨錚錚”說事,以及當時拍板的人對郭獻媚的說法,個人覺得不應該作為理由,因為目前的情況是歷史形成的切客觀存在了,搞“翻案”沒啥意義,像很多人拿趙孟頫、董其昌、秦檜、宋徽宗等歷史人物的人品說事,卻無法貶低他們作品的藝術價值歷史地位。

山東博物館的題字是否該由郭體改為王羲之字體?


山東博物館的題字是否該由郭體改為王羲之字體?


山東博物館的題字是否該由郭體改為王羲之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