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口罩之後,電動自行車也成為了緊俏貨,呼籲企業復工加緊生產

繼口罩之後,電動自行車也成為了緊俏貨,呼籲企業復工加緊生產


果不其然,既口罩之後,電動自行車也成為了市場緊俏貨,伴隨著復工期的來臨,市場上居然出現了一驢(電驢)難求的情況。

據北京日報消息,北京市某些電動自行車門店銷售異常火爆,連電話都打不進去。一位銀行工作的先生講述了她近期購買電動車的經歷:

疫情當前,向來小心謹慎的在銀行工作的程俊希望儘可能減少與他人不必要的近距離接觸,於是去附近的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入手新裝備,可一打聽,發現銷售異常火爆,連電話都打不進去。“看來跟我一樣想法的人還真不少,電動自行車就這麼一夜之間成了‘緊俏貨’。”正當程俊感慨形勢嚴峻之時,妻子從手機裡翻出“救命稻草”,“三年前,她剛休完產假那會兒,為了方便回家給孩子餵奶,曾經買過一輛電動自行車,後來車子雖然廢了,但銷售人員的微信還留著。”

程俊立即聯繫上對方,得知不僅有現貨,還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頓時眼前一亮。“他直接把店裡主打的五六款電動自行車拍了照片發來,這時候也沒什麼好挑的,我大概看下就趕快敲定,省得像口罩一樣也脫銷。”儘管3980元的價格比起三年前的2500元要貴出不少,但程俊還是咬咬牙付了錢,“週四晚上對方送來的時候還給我看手機裡的訂單,已經賣出去11輛,還說這是新款,電池性能有很大提升,我也就認了。”

上週五一早,程俊迫不及待地騎上了新買的電動自行車。“還沒來得及買防寒護具,不過車子本身有限速,也跑不了多快,倒是能受得住。”相比之下,程俊發現新裝備的確比騎自行車省時省力。

對此,二修哥有話要說。

新冠病毒疫情後期,電動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成為一種“緊俏貨”,實在是意料中的事情。君不見,2003年非典之後,電動自行車產業飛速發展的事實嗎?不能說,這種東西的發展就一定與病毒有聯繫,但平日裡騎行電動車,上班下班,買菜接娃,無論時效率還是健康方面,都要比公交車和地鐵出租車等更令人青睞。

伴隨著復工潮的來臨,電動自行車的市場需求量顯然將要大增。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關方面還沒有認識到電動車這種交通工具與當前預防病毒的某些相關性,他們至今沒有全面放開相關企業進入復工投產狀態。好在老百姓普遍意識到,在預防病毒方面,騎行電動車顯然要比擠公交車更有效。

目前,無錫市進入首批覆工的電動車企業僅有雅迪、新日、臺鈴、金箭、愛瑪、小刀、新蕾等少數幾家,其他眾多企業依然無法進入復工狀態,且由於無錫市實行了嚴格的“勸返”政策,即便是已經復工的企業,只怕一時也因員工無法到崗而進入完整生產狀態,且電動車所需的零部件企業大多也未進入復工狀態,也是制約復工企業生產。


繼口罩之後,電動自行車也成為了緊俏貨,呼籲企業復工加緊生產

為此,我們緊急呼籲,電動車企業復工刻不容緩,鼓勵更多的電動車企業開工,並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經銷商庫存恐怕堅持不了多長時日,不能讓電動自行車也像口罩那樣稀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