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摩托車是落後的交通工具,事故易發、禁摩和解禁怎樣找到平衡點?

古情濃意


不可能落後的,想想單車還不是一樣,雖然說現在都是汽車都是傳統傳承肯定不會淘汰的,現在開汽車的又喜歡單車摩托車了。


信仰93033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騎著摩托車就走了。

臺灣的青年,剛開始都是買摩托車代步,汽車買不起。我騎摩托車搬運行李,去找工作,出去旅行,摩托是我的壯勞力,儘管他是一個17年車齡的摩托車。

我騎車得小心點,別被警察抓。


A張深


我今年58歲,來摩托車有40年曆史了,從輕騎、嘉陵50cc電單車、蘇聯及東德日本國產摩托車都開過,載重八塊橡膠五百多斤走鄉村田間小路走過,一般公路及高速公路也跑過,短途長途,省內省外也去過,我感覺摩托車並不是一種落後不安全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通過性非常便捷的先進綠色交通工具,安全不是車而是人,我有一群車友個個都開很多年了,個個都沒出現過很傷害的交通事故。摩托不只是個交通工具,是一種情懷和享受,你沒開過摩托去摩旅,你永遠沒有這種享受,下圖是我現在的座駕,有一幅圖是2018年國慶長假去貴州途中照片,我有兩輛小車,但我不喜歡開小車去旅遊。






楊個3


永遠不可能是落後的工具,摩托車應該是能效利用率相當高的交通工具。比起一輛汽車燃油消耗只1/4 ,佔用道路不足1/4.在我國道路資源,燃油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摩托車更為有利。至於事故問題,應該是用車人的素質及管理者管理水平問題。

我作為一個重慶人生有體會!

這方面要像日本學習,而且在日本因為人人都自律,遵守交規,摩托車的通行效率遠遠高過汽車,在日本每次等紅綠燈的時候,基本都有摩托車排隊等候,沒有亂併線,無論是摩托車還是汽車,都在綠燈放行車道里走得整整齊齊。摩托車本身對城市道路交通是絕對有好處的。一方面增加了單位時間內交通道路的通行速率,另外也減少了交通擁堵的發生。

再看看中國,雖然在中國開摩托車也要駕駛證,但是相當部分摩托車證照不全,因為監管不嚴格,很多人都是無證駕駛。

又因為摩托車靈活性較強,所以隨意性也很強,現在大部國人的交通安全意識很弱(看看外賣小哥逆向行駛就知道了),摩托車上路會出現很多不可控現象,很容易導致交通擁堵,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更加高,甚至會增加犯罪率。不過因為這一點禁摩也剝奪了很多遵守交通法規的人騎摩托車的權利。

我國對於摩托這一類機動車的管制還缺乏一套高效的機制,要妥善治理好摩托車亂象會加大交警部門的管制成本,而禁摩的成本比起管理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就出臺禁摩政策,簡而言之就是懶得治理乾脆禁了。目前而言,現在禁摩的城市大部分都是一二線城市,這種城市公共交通發達,出門不是隻有摩托車一種方式,就算是禁摩了對市民出行影響也不會很大。

中國禁摩還有一方面原因也是為了汽車產業的發展,像做的好的摩托車品牌,本田、哈雷,三菱都是國外品牌,國產摩托一直不咋樣,沒必要進行市場保護,禁也就禁了。中國的摩托車一直以來更多的都是對外出口到東南亞城市,例如緬甸、菲律賓等。

中國各個禁摩已經多年,但是短途交通的需求依然存在,這也導致了電動車的盛行。現在是電動車在日常生活中替代了摩托車的年代,現在騎摩托已經成了小眾愛好者的活動,大家從意識上已經將摩托車和助理電動車畫等號。即使放開了禁摩的規定,亂七八糟的交通現狀,闖紅燈的,亂走機動車道的,違反交規的人依然也是騎電動車的居多,手續齊全有駕照的摩托車駕駛員就和普通的受過交通規則學習的駕駛員一樣,只不過換了出行工具而已。說到底還是交通參與者的素質不夠高,想要中國跟日本一樣摩托車駕駛有良好的秩序,還需要駕駛員的交通素質,和安全意識強才行。




鄧先森呢


解禁摩托車gdp怎麼辦,稅怎麼辦。個人利益當然要為國家利益讓道。而且摩托車在車道里來回竄嚴重影響市容,開車的不能和摩托車一樣容易引起嫉妒心理,從而發生別車現象,不利於摩托車駕駛員生命安全。還有萬一違章和犯罪,摩托車體型小利於躲藏和銷燬,給辦案帶來難度,嚴重影響人民財產和生命安全。正好由於體型優勢,摩托車容易被偷盜,不利於找到,更是嚴重影響人民的個人利益。禁,必須禁



I28mm燒火棍


說摩托車落後的都是沒見過世面的噴子。摩托車現在真的是被少數地平線鬼火之類炸街的毀了名聲。但是汽車不也有該裝響鼓的嗎?說摩托車落後的拜託查查宗申賽科龍,輕騎鈴木極客颯,貝納利金鵬502和春風國賓系列。哪個不先進?


像我這樣的年紀


人只不過從A點到B點摩托車幾千元:汽車幾十萬,個人才富不同,就應各人有權選擇交通工具,有意打壓一種,這是道德以人性自違。


章83571042


制定摩托車政策的都是開小車或者坐小車的!!!


百家房產南京珠江路店房押


摩托車方便快捷,永遠都不會落後,專家可以到越南首都,河內看看,中國臺灣看看[捂臉][捂臉]


獨來獨往152101429


有的說落後了為何越發展越多?所以它是人們最認同的最便利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