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票房大賣,投資回報率400%,那麼你認為電影投資會是趨勢嗎?

教育解讀餘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有一句老話,不知道諸位聽說過沒有,叫“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相聲皇后于謙主演的《老師好》大賣,投資回報率400%,就意味著所有的電影都值得投資嗎?微軟讓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就意味著投資IT行業的人都可以成為世界首富嗎?這不是開玩笑嘛!

首先《老師·好》是3月份的一匹大黑馬,迄今為止獲得了3.36億票房,儘管我們不知道成本,但也能斷定回報豐厚。如果因為《老師·好》回報豐厚就認為投資電影是趨勢顯然劃不上等號。其次看看《老師·好》後面的出品方,無論耳東、貓眼還是萬達,都是內地影市的老玩家,這裡折射出中國投資電影的一個特徵:沒有老牌/大牌公司參與,你很難玩得動。

況且電影娛樂行業之所以吸引人是由於本身所具有特殊性來決定的,不同於金融和實業,這個行業所具有的潛在附加價值是巨大的,比如說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捧紅一個或者幾個演員,可以引發一種全民大討論的景象,造成很好的熱點集中率,還可以衍生出很多附屬的產品。

甚至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並且有些人可以被稱之為一種愛好,它是一種可以讓人放鬆心情的渠道,大家也可以在各種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生活的感悟。而且老中青三代,包括小孩子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他們想要的。

于謙答應出演《老師·好》之後,又根據自己的人生對劇本中有幾處小細節進行了調整,比如劇中苗宛秋老師騎自行車帶學生那場戲,其實就是于謙的親戚做老師時經歷的事情。誰知道電影一上映,竟然大獲成功。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大家關注█ ▇ ▆ ▅ ▄ ▂


大度君


大家好,我是影視人周天。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口碑票房雙豐收的《老師·好》。最近大家是不是被《老師·好》這部電影給刷屏了,這部劇投資成本700萬,實時票房1.21億,片方收益高達17倍。票房貓眼預測總票房將達到2.5億。假如說你投資了10萬,就相當於170萬。這是隻是現在,票房還在一直攀登。

這部劇沒有流量明星,主演是德雲社于謙。講述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愛相殺。就是這樣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卻成為了同期上映的黑馬。

對於周天而言,他火的原因就是抓住大眾的對老師的一種特殊情感。就好比去年年度黑馬《無名之輩》一樣。講的都是社會底層大眾的一些事蹟。他們火不是不無道理的,每個人都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從而勾起大眾內心深處的回憶,從而產生了共鳴!致使這部《老師·好》大火的根本原因!

隨著近幾年觀影人數的增加,類似於這種小成本,大收益的電影也是非常之多。接下來周天帶大家瞭解一下近幾年小成本票房大火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成本1億,累計票房30.99億,片方分賬11.28億,投資回報:11.28/1=11.28倍

《西虹市首富》成本1.5億,累計票房25.47億,片方分賬9.21億,投資回報:9.21/1.5=6.14倍

《羞羞的鐵拳》成本7000萬,累計票房22.13億,片方分賬8.05億,投資回報:8.05/0.7=11.5倍

《前任3》成本3000萬,累計票房19.41億,片方分賬7.03億,投資回報:7.03/0.3=23.4倍

《驢得水》投資1500萬,累計票房1.72億,片方分賬6416萬,投資回報:6416/1500=4.28倍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投資7000萬,累計票房9.56億,片方分賬3.67億,投資回報:3.67/0.7=5.24倍

《泰囧》投資5000萬,累計票房12.67億,片方分賬4.9億,投資回報:4.9/0.5=9.8倍

《煎餅俠》投資5000萬,票房11.62億,片方分賬4.48億,投資回報:4.48/0.5=8.96倍

《夏洛特煩惱》投資5000萬,累計票房14.41億,片方分賬5.58億,投資回報:5.58/0.5=11.16倍

《羞羞的鐵拳》投資7000萬,累計票房22.13億,片方分賬:8.05億,投資回報:8.05/0.7=11.5倍

《超時空同居》投資成本3000萬,累計票房8.99億,片方分賬3.18億,投資回報10.6倍

《後來的我們》投資成本7000萬,累計票房13.61億,片方分賬4.89億,投資回報6.99倍

《惡棍天使》投資5000萬,票房6.48億,片方分賬2.46億,投資回報:2.46/0.5=4.92倍

之前周天認識一個浙江杭州的王女士,找到周天問怎麼投資《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當時周天也參與這部電影的投資,就跟王女士仔細的解釋了這部電影,王女士可能比較相信周天的原因,直接直接投了十萬塊,結果票房大賣,王女士一下子賺了112萬,這還僅僅只是票房分紅收益。


阿峪



——問路才不會迷路,留退路才不會有絕路,敢回頭就沒有死路。失去了不一定是失敗,成功了也不一定是成就,可以逃避現實,但不能逃避人生。

目前電影方面的投資,是一項政策支持、市場紅海、趨勢越來越大眾化的的一款產品。但是還是要仔細甄別渠道的真假!這才是重點。正規的電影投資,必須是跟當部電影的出品方公司簽訂合同,沒有合同的就需要小心了。 比如一些來歷不明的網站、不清不楚的APP軟件, 承諾到期返點,包賺,肯定就是有問題的。正確的電影投資步驟如下:1,選擇想要投資的電影。 (必須是已在廣電總局備案過審,未上映的影片。 以院線為主)

2,通過專業的宣發渠道, 瞭解此部電影是否還有版權份額在售。 (有則可以投資, 沒有份額在售或已售完,則無法認購)

3,詳細瞭解當部影片的資料、合同。 (瞭解此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門檻、佔比、分紅權利、分紅時間等等)

4,確認無誤後,打10%定金至出品方對公賬戶,邀約面籤合同或郵寄合同。 (資金必須進入當部影片的出品方對公賬戶,其餘所謂的三方賬戶一律為假, 有條件可以直接去出品方公司面對面簽訂合同, 合同主體必須為出品方公司,且需蓋公章。 這樣才具有法律效應)

5,拿到合同後,仔細閱讀,自留一份,剩餘回寄給出品方公司,補齊尾款。

6,至此,正確的電影投資步驟已經完成。 等待院線分紅即可。備註:需要注意的是,無合同認證,不是跟當部電影的出品方簽訂合同,資金去向不明的電影投資,一定是有問題的,發現此類問題及時上報相關部門。

個人看法


有點熱


于謙主演的電影《老師·好》上映13天,叫好又叫座,電影累積票房達到2.53億,良好的抗跌能力使得電影持續位於單日票房榜前五位。


《老師·好》目前的票房佔比表現良好,在新片《雷霆沙贊!》正式上映之後,《老師·好》的票房地位將落到第五位,但仍然會有較好的票房曲線。有專業人士分析,《老師·好》最終的票房將突破3億。

據瞭解,《老師·好》的製作成本加宣發費用僅用1000萬,雖然電影製作成本方面沒有得到製作團隊的親口確定。考慮到本片中只有于謙一位大腕,剩下的學生演員全都是新人,片酬幾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計,還有其中那些一閃而過的實力派明星全都是于謙老師靠著人情拉來的客串,在片酬方面最貴的支出也就是于謙本人了。

另外,本片沒有多少特效,很多鏡頭只不過加了一些做舊濾鏡,後期製作方面的成本也非常低,可以說是一部低成本影片。目前的票房收入已經狂收20倍,後期票房破3億,那就意味著《老師·好》狂賺30倍票房,這種以小博大的案例,無論是從行業角度,還是于謙本人,都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老師·好》口碑與票房雙贏,叫好又叫座,讓經常拍爛片的德雲社也得以擺脫只拍爛片的名聲。而於謙這個長期給郭德綱當綠葉的角色,成為了最受矚目的主角。但是,很少人知道,這部電影的成功,其實是德雲社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前幾天《老師·好》票房破2億的時候,于謙老師高興的說“得再開一瓶啤酒”。于謙除了是電影的主角,還是片子的監製,主要負責電影拍攝計劃及後勤保障,其中包括監督影片製作成本等等。換句話說,于謙不但是《老師·好》的男主角,他還是本片投資人之一,所以說《老師·好》票房大賣之後,于謙來自票房方面的收入也是逐漸遞增的。

《老師·好》的導演叫張欒,此人還有一個名字叫張鶴欒。經常聽相聲的朋友看到這個名字的中間字牌,應該不會陌生。德雲社的張鶴倫、閻鶴祥等人,名字中間都是一個鶴字。張欒也是一名相聲演員,而且是郭德綱的徒弟,他在德雲社的名字就叫張鶴欒。只是影視圈和相聲界有區別,在拍電影的時候,張鶴欒就沒有用自己的相聲界藝名。

張鸞不止是《老師·好》的導演,同樣也是本片的首席編劇。有一次,張欒和于謙喝酒,就聊到時代人生等等,不知不覺就聊出《老師·好》劇本的梗概。張欒當時就覺得應該讓于謙來主角,于謙當時沒有答應,說自己演不了知識分子。再後來,劇本幾經修改,于謙還是沒有答應張欒。于謙老師當時說,這種劇本要找範偉或者韓童生這樣的人來演,可是經不起張欒的軟磨硬泡,後來于謙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于謙答應出演《老師·好》之後,又根據自己的人生對劇本中有幾處小細節進行了調整,比如劇中苗宛秋老師騎自行車帶學生那場戲,其實就是于謙的親戚做老師時經歷的事情。誰知道電影一上映,竟然大獲成功。

而出生於文工團的張導演,前幾年雖然因為偶然的機會拜郭德綱為師,後來一直從事的是導演職業。此次和德雲社二把手于謙一塊合作,為全國觀眾帶來一部真摯感人的好電影,也算是為德雲社興盛作出了貢獻


眾所周知,德雲社近幾年拍了好幾部電影,比如《相聲大電影》系列,《祖宗十九代》等,基本上口碑都是一塌糊塗,票房更是差強人意。看過了德雲社毫無誠意的插科打諢之後,突然有了情真意切的《老師·好》,的確令觀眾感到驚喜。

但從創作團隊來看,它依然還是德雲社成員的作品。只是電影在放棄以往的惡俗搞笑後,為影片賦予了真摯的感情。這小小的誠意最終撬動市場,達到口碑與票房雙贏的效果。


視點電影


所有跟你說投資電影可以掙錢的都是騙子。

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有其他答主也說過同樣的話了,但是值得再次強調。現在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越趨完善,頭部電影的投資份額都在各大電影公司手裡,作為普通人,你根本連碰都碰不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房地產行業現在發展好,但作為普通人你有機會去投資一個樓盤嗎?

再說回報。根據數據統計,2018年全國共生產故事片902部,而能在影院上映的有幾部,又有多少部是真正回本並創造了很大的收益?

即使是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項目能有這麼高的票房,首先建立在電影本身高質量的基礎上,然後是背後發行、宣傳等各方面的綜合因素。

但這些都與普通人無關。作為一個影視行業的從業者,很負責任地說,跟你說有投資份額的幾乎都是騙子。


所以,“電影投資”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個偽命題。


用心棒


大家好,我是Growing影視剪輯。作為一名影視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電影娛樂行業之所以吸引人是由於本身所具有特殊性來決定的,不同於金融和實業,這個行業所具有的潛在附加價值是巨大的,比如說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捧紅一個或者幾個演員,可以引發一種全民大討論的景象,造成很好的熱點集中率,還可以衍生出很多附屬的產品。

其次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並且有些人可以被稱之為一種愛好,它是一種可以讓人放鬆心情的渠道,大家也可以在各種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生活的感悟。而且老中青三代,包括小孩子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他們想要的。

最後選取一個好的題材,深入挖掘下去,或者製造一種話題,讓人們持續關注,就可以產生很多的的流量並且很多機會轉化為經濟效益,這是每一個投資者都喜聞樂見的,而且一些製作優良的團隊還可以引來高額的投資,這是幾方面都共贏的局面。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影視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Growing影視剪輯


來自“非著名偵探老磕”的回答:

有一句老話,不知道諸位聽說過沒有,叫“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相聲皇后于謙主演的《老師好》大賣,投資回報率400%,就意味著所有的電影都值得投資嗎?微軟讓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就意味著投資IT行業的人都可以成為世界首富嗎?這不是開玩笑嘛!

上面這張圖,是巴菲特每年的投資收益率清單。在這個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就巴菲特的每年投資收益率講,在50年中,他僅有一年超過50%;年收益率區間佔比最高的是在10%以內,而這些年的平均收益率也只有21.97%。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於謙老師的《老師好》投資收益率400%只是特例,並不能作為全民投資的案例。如果一再拿特例來忽悠大夥投資,這和傳銷有什麼區別。

當然,在電影市場上,不乏《戰狼2》、《我不是藥神》甚至於久遠一些的《瘋狂的石頭》這種小成本高收入的影片。但是也不要忘記,在這些成功的案例身後,也存在著一片死無全屍的骸骨。

比如說成本5個億,拍攝足足3年的《封神傳奇》,到最後票房不過2.83億。一部片子下來,賠的只剩下底褲了。

還有傳說中製作成本7.5億,但是隻上映了3天就撤檔,票房收入僅僅4800萬的《阿修羅》。如果說《封神傳奇》有條底褲的話,《阿修羅》就連腎都賣掉了。

綜上所述,雖然投資電影最近幾年很熱(近期也已經降溫不少),但是並非普通老百姓合適的投資渠道。畢竟電影圈有許多的明規則、潛規則都是普通人所不知道,不瞭解的。貿然投資不熟悉的行業,蝕本的可能性遠高於掙錢的可能性。


非著名偵探老磕


《老師·好》是3月份的一匹大黑馬,迄今為止獲得了3.36億票房,儘管我們不知道成本,但也能斷定回報豐厚。如果因為《老師·好》回報豐厚就認為投資電影是趨勢顯然劃不上等號。

我們先來看看《老師·好》後面的出品方,無論耳東、貓眼還是萬達,都是內地影市的老玩家,這裡折射出中國投資電影的一個特徵:沒有老牌/大牌公司參與,你很難玩得動。

你可以去翻看這兩年票房大爆的影片,無論是新人導演還是大牌導演的作品,背後無不是萬達、博納、真樂道、中影、光線、英皇、華誼、騰影、聯瑞、貓眼、阿里等一眾老牌公司,沒有他們在影市的資源和人脈,你拍片都成困難。

另外一方面,這些老牌公司又深度綁定了國內那些有才華的導演和演員,也就是說他們的檔期都被霸佔了,如此情況下,你新入場的找誰拍?

為什麼被綁定?除了上面所說的他們需要這些老牌公司的資源外,另外一個原因是那些有才華的導演特別怕給資金綁定-投資人干預劇本,這種情況下,對不熟悉的公司的投資就格外謹慎了。

中國影市的情況同樣也適用二八定律,也就是說每年20部影片的票房就佔了全年票房的80%,這20部影片就是影市的頭部內容。

我們別忘了,20部影片裡面是含了進口片的,這樣算下來,餘下的三百多部影片票房能過億的有多少?這幾乎代表虧損就成了電影投資的常態,風險如此之高跟《老師·好》反映的投資回報是不是天差地別?


影視跳動


《老師·好》是由於謙監製,張欒執導,于謙、湯夢佳、王廣源、秦鳴悅、徐子力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為背景,以于謙飾演的苗宛秋老師為核心人物,講述了苗老師與學生們“鬥智鬥勇”的有趣故事,再次呈現那個年代的校園百態和師生間的純真情感。這部電影不同於一般的青春片,乃是完全從老師的角度,他完全是那個時代好老師的縮影。

《老師·好》作為德雲社的系電影,在沒上映之前,大家都感覺又會是一部爛片,不過上映後的口碑和票房遠遠超出了預期,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這部影片的突破讓德雲社摘下了爛片的帽子,也讓我們對於謙的演技認可,很多網友都說于謙是被相聲耽誤的“影帝”。

在首映禮上,于謙老師也表示:“這部電影裡有很多我的親身經歷。大家在看電影的同時,就是我給你們介紹我們上學時的好玩的事情,以及和老師之間發生的勾起大家回憶的、對老師產生尊敬的故事。演《老師·好》,也是在回憶我過去的時光,讓我有一種青春再來一次的感覺。”

今天同期上映的影片中,《波西米亞狂想曲》貓眼高達9.5,《地久天長》更是剛剛斬獲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轟動整個影壇。《老師·好》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


侃聊娛影室


我認為電影投資不會是趨勢

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一下趨勢,這個詞趨勢的話指的是某一種風向,或者是大家都能參與的,或者大家都想這樣做的!

電影《老師好》票房大賣,投資回報率400%,這能證明電影投資是趨勢嗎?其實不能

這幾年電影市場虧本的很多,垮掉的也很多,有很多公司因為拍了一部電影,血本無歸,影視寒冬還在繼續,一部片子的票房大賣,小成本電影得到了高回報,這不代表什麼。

影視市場還是那個高風險,血淋淋的影視市場,該虧本的還在虧本,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電影投資,因為需要投入的金額實在太大了,而且也很容易虧本。

准入門檻高,金額大,所以我認為電影投資在近期不會成為趨勢,但是對高端的資本大鱷來說,會不會成為趨勢?這個真難說了!

我是90後劉大媽,更多影視信息可以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