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一般这个文人名家吧,都有那么几段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生离死别的旷世爱情,你羡慕不来,为啥,因为要是你就被骂的很惨,渣男中的战斗机,“大”家就不一样了,人家则被世人称为情圣。你说你比得了吗?!比不了,那就乖一点,专一点吧!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个明国有名的渣男,哦,no,不……是情圣,胡适。

我们先看看胡适的生平,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一生获得了25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是五四时代应运而生的新文化英雄,他在哲学、文学、考据学、佛学、红学等方面均有突出建树,著作甚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有“文化泰斗”之称。真的是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我们今天不讲才子的学识,而是谈谈他的情感经历,颇丰啊,他和韦莲司、犹太女子洛维茨、留美才女陈衡哲、表妹曹佩声的感情纠葛,每一段无一不让他如痴如醉,醉生梦死,更是无一不让原配夫人江冬秀心慌落泪,其中甘苦无人可知啊。

不管提到谁都得先来说一下原配夫人江冬秀,为啥胡博士这么多外遇,因为他不爱这个原配江夫人,归因于他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何来感情?!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中国男女的终身事,一误于父母之初心,二误于媒妁,三误于算命先生,四误于土偶木头,便把中国四万万人,合成了许许多多的怨偶,而胡博士也因此成了怨夫。

由于家庭、婚姻上种种愁怨,事业、前途又如此渺茫,使胡适忧思百结,终日困于愁城恨海之中。他也便如许多穷途潦倒的文人一般,借酒浇愁,诗中常见“抑郁同醉”、“酒能销万虑,已昏醉如泥”之类的句子后来遇上一班“浪漫的朋友”,就跟着堕落了。他从学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又到叫局,从叫局又到喝花酒、捧戏子,逛窑子,真是花天酒地,嫖赌逍遥,坠了颓废浪荡的深渊。

但是……好在胡博士突然醒悟了,审视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决心痛改前非。此时胡适19岁,还年轻还可以重新来过,做一个新人,在族叔与好友的支持帮助下,于1910年6月北上,7月在北京考取了第二批官费留美(“庚子赔款”留学计划)。

说了半天了,主题来啦,胡博士与韦莲司的感天动地的爱情就此展开了。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胡适留美期间,正当青春年华,血气方刚,感情恰似奔腾的野马,他虽然多方以理智来克服,但终于难以羁绊。在他的脑子里,旧礼教的传统思想虽然根深蒂固,却也挡不住欧风美雨的狂劲冲刷。在美国自由空气的长久熏染之下,胡适也逐渐越出旧礼教的固有轨道,试探着走进感情自由的新天地。

1914年6月8日,他第一次去女生宿舍,访问女友。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对胡适来说却很不平常,经过了颇长的思想斗争,对他留美后几年的思想生活也有很大影响。胡适第一次访问的女友便是韦莲司。韦莲司是康南尔大学地质学系教授韦莲司之次女,学习艺术,后赴纽约学绘画。1914年至1915年间,胡适与韦莲司女士,互相探望,或湖滨散步,月下谈心,或摄影评画,同往观剧,或通信讨论学问事业,缱绻情深,坠入了现代西洋之爱河。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1915年秋,胡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与韦莲司同在纽约,常有约会,也还是经常通信。两年间,他给韦女士写了一百多封“情书”,以韦女士的回信来统计,大约也不下此数。胡适特别敬重韦莲司的思想见解,曾赞叹说:“女士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这样一位有思想而又特立独行的现代西方女子,比起那位没有文化的粗俗村姑江冬秀,真不可同日而语。

在与韦莲司朝朝暮暮的叙谈与游乐中,胡适脑海里江冬秀的幻象便渐渐疏淡,而对韦莲司则日益缱情深,难以割舍了。

1915年1月下旬的一个夜晚,胡适来到纽约海文路92号韦莲司女士的寓所。两人相对而坐,品诗论文,谈得情投意合。残冬天气,室外寒风飕飕,寒气袭人;室内却温暖如春,暖气熏得人欲醉胡适面对着这位年轻酒落的洋女郎、血液循环加快,不觉有些心猿意马,难以自持,便向韦莲司提出了性的要求。然而大约是被韦莲司所拒绝,不几天,他便接到韦女士的一封长信。全信内容只不过是劝胡适斩断情丝,要正确理解并恰当估计“性的吸引力”,而将注意力投向“更高层次的友谊”和“最亲密的思想交流”。胡适虽然发乎情,却又只好止乎礼,听从了韦女士的劝告。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韦女士其实是钟情于胡适的。在他们的关系之间,原来还有一位“守旧之心极深”的韦母。她老人家本来不满于女儿的放任不羁,母女之间隔阂颇深,对女儿和胡适的恋爱便更为不满。当年美国的种族主义偏见颇深,在他们眼中华人简直连黑奴都不如。怕别人议论,韦母便多方阻难这一对跨国姻缘。同时胡适的母亲又棒打鸳鸯,深恐儿子与韦女士结合有负江冬秀。中国有如此传统风俗,美国又有那般的种族歧视,胡适与韦莲司这一对跨国的美好姻缘,便终成画饼,难成眷属。

但胡适却始终思念韦女士,回国后也时通书信,寄赠照片;后来流亡美国纽约,还专程去海文路92号韦女士旧居,睹屋思人,不胜凄然。胡、韦二人从1913年初次相识,情谊一直维持到1962年胡适逝世,胡适致韦莲司信函达二百多件,而韦莲司致胡适的也有百二三十件。1927年以前,每逢4月17日韦莲司的生日,胡适不论在何地,都要写信祝贺。1933年6月,胡适应芝加哥大学之邀,去做中国文化趋向讲座,9月两人有两次于韦家重逢,这在两人的关系中是个里程碑,从韦莲司的信中,两人可能已从纯然的情感向前跨了一大步。胡适离开后,韦莲司的信这样开头:“昨晚我要睡哪个床都觉得很难。我有意从你的房间走到我的房间……我想念你的身体,我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从胡适的一些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为了维护名人正人君子形象的“伪饰”,对有些观点,他并不赞同,但自己是白话文的“祖师爷”,时代面前也不得不做违心之论有些诗作,曲折表现了自己的情感波澜,为了不让人捉摸透,他常在公开的文章甚至日记里作“误导”。

韦莲司也是相当爱胡适的,中间有人追求她,但她都拒绝了,终身不嫁。把胡适给她的一百余封信视为神圣的纪念,珍藏了整半个世纪。胡适去世后三年,才将这些信寄给夫人江冬秀。

胡适,渣不渣?浪荡多情才子的感情纠葛,知道几个呢?

据考证,胡适的许多诗都是为韦莲司所作,最为人知的是两首:《蝴蝶》和《相思》。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还飞。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相思》

自我与子别,于今十日耳。

奈何十日间,两夜梦及子?

前夜梦书来,谓无再见时。

老母日就衰,未可远别离。

昨梦君归来,欢喜便同坐。

语我故乡事,故人颇思我。

吾乃澹荡人,未知“爱”何似。

古人说“相思”,毋乃颇类此?

下一回,我们再来讲讲胡博士与表妹曹佩声的感情纠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