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近日,北京K歌之王發出《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要與200多名員工解散勞動合同。

公告中稱,K歌之王北京店2019年的效益本就大幅下滑,原打算2020年重新調整,但遇上疫情,不得不宣佈倒閉。公告中還提出了給員工的工資發放方案。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01

K歌之王已在北京經營四年之久,據悉,幕後大股東之一是被稱為“上海灘娛樂教父”的楊偉鴻,在香港娛樂圈擁有廣泛的人脈。K歌之王上海靜安店開業當日陳冠希前往剪綵,向華強及夫人、陳小春等隔空祝福,董事Tony Yang致辭。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北京店2015年開業時,總面積達到5500平方,有包房63個以及互動酒吧,主打高端娛樂消費;曾經一度是北京最紅火的KTV,是明星,商界名流喜歡光顧的地方,據說王思聰曾經在此一晚消費過250萬。

K歌之王的倒閉折射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縮影,包括餐飲零售,娛樂,教培,旅遊等。對於他們來說,房租和人工是最大的支出,一旦停業時間過長,將是很大影響。K歌之王身處東三環繁華地帶,更不用說了。

但就算沒有這場疫情,KTV的日子也不好過。

大眾消費習慣的轉變,線上K歌,直播平臺的發展,直接導致線下人群的減少,而對應地卻是線上消費搶佔市場,用戶逐年提升;加之版權,各地區從嚴的一些管理,等等,線下KTV早就呈現出西山落日的狀況了。

就如K歌之王在公告中表達的一樣,“2019年的年度效益跟之前的相比,差距之大,令人乍舌。”

這次疫情只不過是壓垮北京K歌之王最後的一根稻草罷了。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02

同樣在這幾天宣佈倒閉的還有一家培訓機構“兄弟連”。

2007年成立的兄弟連,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最大的PHP編程培訓學校。2016年5月獲得華圖教育1.25億元的投資,11月掛牌新三板,營業額過億元,累計培養學員數萬名。

2020年2.6日,兄弟連創始人李超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表了《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

“今天的北京下雪,很冷!我特別難過告訴大家,因公司現金流問題,即日起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同時員工全部遣散。上海、廣州校區已相繼經獨立運營,不再歸屬集團總部,可更換品牌正常開展業務。瀋陽、西安校區業務、院校合作業務,相關負責人帶領員工根據自身情況更換品牌可選擇自行創業,自負盈虧。”

李超還在信中表示,疫情影響之下,高校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暫停,避免人員聚集...這對資金儲備少包袱重,一直虧損的兄弟連無疑是雪上加霜,原本是勒緊腰帶,緩發工資,全體動員,壓縮成本,在2020年春招旺季中打個翻身仗,哪知道這次疫情來得生猛。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兄弟連的迅猛發展源於它抓住了這些年互聯網人才需求的高速增長,搶佔了市場,但是其經營業績卻一直不穩定。

從2014年的-234.17萬元到2015年的135.85萬元,2016年的1169.59萬元到2017年上半年-2155.3萬元。

其實從李超的公告信和兄弟連相關經營數據來說,兄弟連早就內憂外患了。

李超也曾經為完成承諾業績,進行過大手筆的廣告投放,聘請能人提升業績,甚至改變運營模式;或許都沒有多大效果,本打算在2020年再大幹一番,但這個夢想在這場疫情前戛然而止。

對於培訓機構而言,多是預收款形式,前面收的學員學費一般被作為拓展市場,開分校或是其它用了;學員雖然交了款,但是課還沒有上,這一年還需要課時消耗;那麼所需的成本還需要從新招學生身上來,一旦新的招生不能開展,或是新招學生收入跟不上;對培訓機構的資金鍊都是致命打擊。

而線下培訓機構每個月的支出大頭都在房租和人力工資(多半是老師),不管你經營的好與壞,開業與否,這筆錢每個月必須要出的。2019年倒閉的韋博英語,愛樂早教等多家培訓機構多是因為資金鍊斷裂引起的。

疫情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03

這次疫情來得毫無徵兆,席捲了多個行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也許在這場疫情中,你損失慘重;但唯有撐下去,撐下去,就有希望。

這場疫情也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一課;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風暴來臨,不會通知我們,更不會管你是否能承受得住。

正如很多人在痛定思痛地說: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要努力攢錢,因為手中有錢,心裡不慌。

黑天鵝之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說過一句話: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大火越燒越旺。”

打鐵還需自身硬,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來說只有穩紮穩打,打好我們的底子,才能在風暴中多扛一會兒,也會有更多的自救,獲救機會。

“風”我們把控不了,但是未來做蠟燭還是大火,我們是可以選擇的。

所以,當下,請努力撐下去。


疫情下倒閉的首家培訓機構,兄弟連:本想打個翻身仗誰知疫情生猛


我是明媚,與你分享職場心得、創業故事。一起向上生長。歡迎關注,你的關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