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新包商”定名蒙商銀行 建行選派優秀幹部出任董事長行長

新浪財經 楊希

獨家!“新包商”定名蒙商銀行 建行選派優秀幹部出任董事長行長

  隨著接管期限的臨近,包商銀行的處置已接近收尾,“新包商銀行”的重構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近日,徽商銀行的公告讓包商銀行處置細節浮出水面。徽商銀行將與建設銀行一道,聯袂存款保險基金和內蒙古自治區兩級財政和其他4家優質股東,共同發起設立“新包商銀行”,並承接包商銀行在內蒙古的資產負債。“新包商銀行”由內蒙古自治區控股。同時,徽商銀行還將收購包商銀行部分資產負債並“吸納”包商銀行的四家省外分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和寧波分行。

  對此,市場有觀點認為,徽商銀行此前承擔了大額的同業損失,因此成為包商銀行處置中“最大的贏家”。 據新浪金融研究院(公眾號ID:sina_jinrong)向接近監管部門知情人士瞭解,這一說法不準確,選定徽商銀行是綜合考慮的結果。

  同時,新浪金融研究院獨家獲悉,“新包商銀行”將定名蒙商銀行,董事長、行長也已有人選,而且已進入蒙商銀行籌備組開展工作。據悉,根據地方政府邀請,為了把新銀行辦好,在央行和銀保監會協調下,建設銀行接受重託,幫助蒙商銀行組建一個強有力的經營管理團隊。董事長和行長將從建設銀行總行管理的優秀幹部中直接推薦,徽商銀行和其他股東也按照公司治理需要,派出股權董事等共同參與經營管理。監事長和紀委書記或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推薦。由此看來,新銀行管理團隊陣容可謂專業強大。

為何是徽商銀行?

  隨著包商銀行處置細節漸趨清晰,市場有聲音認為,徽商銀行此次成為包商銀行處置中“最大的贏家”,也有報道稱,作為債權人的徽商銀行在同業上損失了60億。據瞭解,這些說法並不準確,“徽商銀行的最新損失最多大約30億元,而不是60億元,而且已在去年使用表外理財損失準備金予以核銷。徽商銀行參與重組包商銀行,與這筆損失根本就沒有任何關係。這是兩回事。”接近徽商銀行的有關知情人士說。

  另據瞭解,在包商銀行的處置過程中,包商銀行託管組和中介機構曾向大概15家大型銀行、城商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發出邀請,徽商銀行是其中之一。

  為何最終選擇了徽商銀行?有知情人士給出了四點理由。“第一,徽商銀行規模大小合適,有較強的收購意願;第二,徽商銀行同意共同參與新銀行的發起設立;第三,徽商銀行是上市銀行,數據可信度高,監管評級高,各項指標穩健,經營管理能力和業績還算不錯;第四,徽商銀行就4家分行給出的業務對價合適,不算高,但也還說得過去。”

  據徽商銀行2月6日晚間的公告,該行向包商銀行收購以接管日(即2019年5月24日)為準的包商銀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和寧波分行及內蒙古自治區外的全部資產淨值人民幣912億元(資產賬面價值為人民幣1409億元),以及包商銀行四家分行價值人民幣153億元的業務。同時,徽商銀行還將承接包商銀行與上述資產賬面價值等額的負債。在交易基準日承接負債和收購資產淨值軋差的金額,扣減業務價值後,剩餘款項即人民幣344億元由存保基金與徽商銀行據實結算。

行長人選或為

建行內蒙古區分行資深副行長喬俊峰

  目前,蒙商銀行這一新設省級法人銀行的基本股權結構已經明確。蒙商銀行將註冊在內蒙古,註冊資本擬定200億元,具體的出資比例擬為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及國有企業合計持股約50.16%,存保基金持股約29.84%,徽商銀行持股約15%,建設銀行的附屬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持股約5%。

  股權結構已經明晰,這一新設銀行的領導班子又將如何構成?一位市場人士透露,“這次新銀行組建,建設銀行相當給力。新銀行的董事長,預計將從建設銀行總行管理優秀幹部中挑選推薦。”據說目前已有人選,並已加入了新銀行組建團隊。

  新浪金融研究院多方瞭解到,蒙商銀行行長的人選或為內蒙古自治區分行資深副行長喬俊峰。公開資料顯示,喬俊峰自2013年起任建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副行長。有接近喬俊峰人士表示,喬俊峰近日十分繁忙,已投入新銀行設立的相關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