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不管什麼問題,都必然存在著答案。”湯川兩眼盯著恭平,“但是,答案卻未必都是能夠立即導出的。這一點同樣適用於人生。今後,或許你還會遇到許多無法得出答案的問題。為了尋求答案,很多時候你必須讓自己長大。所以,人必須學習、努力,磨鍊自我。” 《盛夏的方程式》

《盛夏的方程式》的故事發生盛夏之日,日益蕭條的美麗海邊小鎮,一家民營旅館發生了離奇的死亡事件,究竟是意外事故還是殺人事件?隨著案件的深入調查,十六年前一件早已完結的兇殺案浮出水面,為海底礦物開發計劃來的物理學博士湯川和來此地過暑假的小學五年級恭平被無端捲入這場事件之中。

《盛夏的方程式》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東野圭吾先生2011年所著,小說用了一種白描的手法敘說故事,其中穿插了不少湯川做實驗的情節,看上去似乎漫不經心,其實都是為最後真相的揭曉埋下伏筆。

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後,讓人感到悲哀又無奈,似乎所有人都有著自己的不得已苦衷,所有人都是為了守護他人而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究竟是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的呢?是否所有的守護,都讓愛得到了救贖呢?

今天我嘗試來解讀這場愛的守護和救贖,以及小說帶給我們的一點現實意義,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 父母對於兒女的守護,有時候只是打著愛的旗號,滿足他們自己內心的需求
  • 一位正直而有使命感的警察塚原正次,因為要彌補曾經的過失而默默地守護著仙波,可是結果卻適得其反
  • 物理學家湯川為了守護恭平孩童的內心世界,在事實面前選擇了保持緘默,也是一種不完美中的完美結局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01、父母對於兒女的守護,有時候只是打著愛的旗號,滿足他們自己內心的需求

①母親節子對於女兒成實的守護,其中只是她內心的自私在作祟

節子是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這個美麗的女人實在太任性又不計後果,明明就要結婚了,卻在結婚前夜和另一個愛卻不能在一起的仙波來個了斷,於是有了女兒成實。成實11歲時因為自己的身世秘密遭到要挾,心急慌亂之下殺了人,節子知道後不是讓女兒勇敢面對現實,而是舉家搬遷,讓她淡漠對人命的記憶,造成的結果是成實一輩子都要擔負這個沉重的包袱。

當成實殺人之後,節子本應該帶著女兒去自首,畢竟那時成實未成年,而且有一定的情有可原,這時候節子最先想到的依然是: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讓重治知道。於是打電話給仙波,其實下意識中是希望這個男人能夠幫自己解決這個麻煩。因為她想到自己不能去頂罪,一來自己有不在場證據,二來如果自己去頂罪,勢必說出成實的身世之謎,這是她萬萬不願意的。

所以節子表面上是考慮到成實今後的人生,其實在那個節點她最害怕、顧慮最多的還是成實的身世不能被人發現,所以她雖然不忍心但依然默許了由仙波來頂罪,這樣,她還可以保持一個表面幸福的家庭。當然也未見得她有多愛老公,不然在結婚之前就不會背叛他,她愛的只是自己。

不得不說,節子是一個自私的情人,一個自私的妻子,也是一個自私的母親,是一切痛苦的起源,有人說因為節子的愚蠢,我覺得一切源於這個女人的自私,加上她不合時宜的任性和軟弱,她在結婚前的任性以及女兒殺人後表現出來的軟弱,最終將事情推向了不可逆轉的地步。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②重治對養女成實的守護,更像是一場捍衛自尊之戰

節子的丈夫重治其實一早就對成實的身世有所懷疑,為了維護表面的光鮮,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有漂亮的老婆,乖巧的女兒,更為了保住他那僅有的一點自尊,他選擇了忍氣吞聲,感覺重治這個人物不僅可憐又可悲,他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重治只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年輕的時候還為此痛苦和糾結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腳也瘸了,心也麻木了,沉醉於自己製造的幸福幻境中。警察冢原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平靜,如果重治只是為了保護養女,根本沒有必要殺死冢原,因為冢原的目的只是讓成實去見一下親生父親,並非是為了要揭露當年兇殺案的真相。

此時的重治覺得自己精心維護的海市蜃樓即將幻滅,於是便痛下殺手。

更為可恥的是,他把無知的恭平當成了幫兇,這點尤其令人不齒,為了自己臆想的幸福,不惜一切代價,漠視他人的生命,就算犧牲一個孩子的人生也在所不惜,這是多麼可怕的執念。恭平最後要帶著自己過失殺人的陰影生活下去,而成實也要帶著害了親生父親又害了養父的陰影走完她的人生。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③親生父親仙波英俊對女兒成實義無反顧的守護,更像是一場贖罪,可惜開局錯了,後面自然是一場無言的結局

仙波真是一個可憐之人,明明深愛著節子,卻要眼看著愛人成為別人的新娘,自己卻無能為力,後來好不容易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了自己的親骨肉,卻要飽嘗思念之苦,最終向女兒表達父愛的形式就是替女兒頂殺人兇手的罪名,其中有多麼義無反顧,就有多麼悲壯。

仙波英同時也是一個懦弱而自私的人,自己明明有個好妻子,還在外沾花惹草,如果當年真的是愛上了節子,就應該勇敢地離婚,然後兩人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可是他又不願意擔負不忠的罪名,徘徊在兩個女人之間,這是他第一次軟弱,成了一切悲劇的起源。

仙波的這種悲壯行為,令我們想起了《祈禱落幕時》中守護博美的父親忠雄,《白夜行》裡守護西本雪穗的桐原亮司,《幻夜》守護新海美冬的水原雅也,可是既然選擇了用生命去守護秘密和人,就要至死不渝。可是仙波和他們相比,少了一份堅毅果敢,這些本該是一生守護的秘密,他卻再次向人吐露了秘密,這是他第二次軟弱,由此導致後續的悲劇。

也許開局錯了,後面就難得有美滿的結局,仙波開始就不該遊離在婚姻的邊緣,躲在黑暗處的愛情終究得不到祝福,躲在黑暗處的守護也終究無法喚得到愛的救贖。所以一切早已在冪冪之中有了定數,無論如何掙扎,也難逃過現實生活的回擊。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02、一位正直而有使命感的警察塚原正次,因為要彌補曾經的過失而默默地守護著仙波,可是結果卻適得其反

小說中的冢原正次是一個正直有擔當的好警察,他對於十幾年前的案子一直心有疑慮,雖然當年的兇手仙波也已經服完刑出獄了。但冢原在直覺中感覺案件另有隱情,所以一直努力追尋下去。他守護的是一種社會的正義和公道,守護的是他個人的一種信仰,讀來讓人心生敬佩。

冢原經過多方打探終於得知了仙波的下落,當他看到仙波的慘狀時,心生憐憫,他將他接到醫院接受臨終關懷,讓他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間享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而仙波在他的一再感動和追問之下,說出了當年案件的真相,老警察心中更是無比愧疚。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仙波,有責任守護仙波。

此時仙波的內心雖然萬分想念自己的女兒,可是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女兒可以不被打擾,安安靜靜地幸福地過完這一輩子,仙波最大的幸福就是默默守護自己的女兒。可是冢原卻認為應該讓仙波在臨死之前見到自己的女兒,這樣對於仙波來說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所以這位老警察不辭辛勞四處奔波,就是要為他達成心願,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愧疚之感得到緩解冢原正次與其說是對仙波的守護,同時可以讓自己此生不留下遺憾,同時也是為了守護心中的信仰和正義感,卻事與願違,犧牲了自己,也無法成全他人。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03、物理學家湯川為了守護恭平孩童的內心世界,在事實面前選擇了保持緘默,也是一種不完美中的完美結局

小說中重治讓在讀五年級的侄子恭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幫兇,他借放煙花為名,誘導恭平用弄溼的紙箱堵上了煙囪口,導致鍋爐排出的煙倒灌並因為不充分燃燒產生一氧化碳,房間中的冢原因此中毒死亡。聰明睿智的物理學家湯川經過一番細緻深入的調查,查明瞭真相,可為了保護五年級的孩子幼小的心靈,讓他不至於這麼小就揹負一條人命,湯川選擇了沉默。

記得在《嫌疑人X的獻身》的結尾,湯川雖然被石神那種獻身所感動,並忍不住向內海感慨:“他終於可以那樣深的愛一個人了”。但是他還是選擇了正義,他堅持了心中的信念,將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

可是《盛夏的方程式》中,湯川選擇了更溫情和感性的做法,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守護和救贖了三個人。

  • 湯川對於仙波的救贖

湯川知道仙波此生最大的牽掛就是女兒成實和他摯愛的大海,所以在仙波被腦腫瘤折磨得奄奄一息時,湯川告訴他:“你的那片大海,至今依舊有人在替你守護,守護那片大海的人就是這位女性。”

湯川拿出成實笑容明媚的照片,留給垂死的仙波時,仙波感受到了無限的安慰、激動、開心和滿足,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惜用生命守護的女兒依然是安全的,並且守護著自己深愛的大海時,此時的他,內心是平靜而欣慰的,這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心願。

  • 湯川對於成實的守護

湯川看到了成實內心的那種悲愴和痛苦,他告訴這個女孩:正因為她的人生是用別人的人生換來的,那麼守護那人最喜愛的大海就是她的使命和存在的價值,這也是她好好活著的動力和意義。

湯川明白這個女孩揹負太多的壓力,因為曾經揹負了人命,最初因為年少而殺了要挾她母親的三宅伸子,後來親生父親替自己頂罪,以致於她的養父殺了得知事情真相的正直警察冢原,這一系列的事情讓她感到無以倫比的沉重感,湯川對她說:”你的任務,就是珍惜你自己的人生,而且要比之前更加珍惜。“

也許這樣成實才可以活得坦然一些,覺得自己活下去是有價值的,同時湯川讓成實承擔了將來給恭平解釋的重任,其實也是鼓勵她更好地活下去,不要被生活的困境所打敗,因為她活著不僅要守護那片有特殊意義的大海,更是負有對於恭平的一種責任。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 湯川對於恭平的呵護

湯川在追查這個案件中發現,重治利用了恭平,而恭平只是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他的父母忙於打理自己的生意而疏忽了對孩子的關照和愛護,恭平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成熟,冷漠且有點孤僻,由於對科學知識的無知,以致於無心成為殺人幫兇。

湯川洞悉了這一切,心生憐憫,他想拯救和呵護這個孩子,希望能夠改變他的人生,希望恭平不被這件事情困擾,以致於最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而沉淪。所以湯川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隱瞞了事實的真相,也許這樣做,對於正直的警察冢原來說是不公平的,但這也許是一種不完美的完美結局吧。

如何能夠讓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無辜者儘量少受傷害、逝者安息?對於聰明睿智的湯川來說, 這真是這個盛夏一道難解的方程式啊!

也許成年人世界最大的真實,是從來沒有什麼兩全其美。不過,好在湯川最後做出了更好的選擇。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04、小說帶給我們的幾點現實意義

小說的故事並沒有多少離奇和曲折,但是依然帶給我們不少震撼和感悟,對於我們依然有著現實意義:

①在父母犧牲為代價之下成長的孩子,很難有幸福感

小說中的成實是一個最大的受害者,從表面是看上去她受到了母親、親生父親以及養父的守護,為了保護她,親生父親不惜用自己的人生來換取她的平安,她母親為了她守口如瓶,她的養父甚至為她殺人,可是最後的結果是成實要揹負一生的重擔活下去,一切的付出都成了她一生都無法承受之重。

《奇葩說》中黃執中說到那個媽媽吃魚頭的故事時,故事中的媽媽是在用累積的犧牲感兌換孩子的內疚。帶著犧牲感的付出,是無法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和快樂,無形中就會形成道德籌碼,時間長了,孩子感受到的只是沉重的壓力感,根本沒有幸福可言。

所以只有父母過好他們的人生,給予孩子一個正常和諧的家庭氛圍,孩子才會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②有時我們給予的,只是自己以為對方想要的,而並非對方真正需要的

仙波此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守護她的女兒成實,即使賭上自己的人生,甚至生命,也是心甘情願,如飲甘露,心之所願。可是卻偏偏遇到了一個同樣執著的老警察冢原,為了減輕心中的愧疚感,他自以為仙波在臨死之前見到女兒才是完美的結局,於是他一廂情願打破了原本各自的平靜生活,自己也因此枉送了性命。

所以有人常常感嘆:“我要的是蘋果,可是你卻給我的是梨。”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個傷心的故事,自己的付出卻令對方陷入到困惑和困境中,也許是我們太一廂情願地自以為是。

有時我們的付出僅僅是出於自己的某種情懷,最後感動了自己,卻感動不了對方。情侶之間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如此,朋友之間亦是如此,也許有時我們都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一道無解的《盛夏的方程式》:並非每一次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

③對孩子最好的守護就是引領

《盛夏的方程式》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溫情感性的湯川,他竭盡全力地守護著萍水相逢的孩子恭平,但是他並沒有採取那種過度保護方法,而是採用了一種引領的方式。他只是在那個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探究的種子,希望隨著他的長大,自己去解開謎團並勇敢面對,在尋找答案中成長,在成長中變得堅強。

有時候父母對於子女容易產生過度保護,其實父母對於孩子最好的守護,就是適當地引領,孩子的路最後都是終究要他自己走一走,該走的彎路就得走,該吃的苦也的親自嘗一下,該摔的跤就得摔,這就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誰也替代不了。

結語:

《盛夏方程式》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守護的故事,並非每一次的守護,都能讓愛得到救贖,但是隻要我們堅守對美好的守護,也許會有一個更好的結局和答案,這就是那個盛夏發生的故事給予我們的一點啟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