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所謂的養生專家說的頭頭是道,自己卻沒活過六十歲,大家怎麼看?

手機用戶56197057750


樓主好!此話題的性質不難理解,難在表面意思“似是而非”的迷惑性上。簡析幾句,供參考。

【1,話題的本質】

話題暗示的那人那事,道理分三層:表面是養生,深入是名利,內核是教育。之所以社會對此議論紛紛,原因都出在沒看全事件的隱藏義上。其實,教育的效果首先不取決於老師(那人),也不取決於內容(養生學問),而取決於學生(包括聽眾),那些聽到的道理有沒用,自己親自試試不就得了,所以無需在“某人是否自相矛盾”的笑話戲謔裡過癮,那樣偏離了此事的內理,沒有意義。也就是說,那個人是否提前死,與他講的道理有沒有用,沒直接關係,無需生拉硬拽到一起,對號入座!反之,若那樣看問題,相當於同理在要求一切醫生和醫學專家必須是地球最長壽的,要求一切老師必須是孔子,但古今絕無可能。因此,嘲笑那人那事的人,都是標準的睜眼瞎,沒資格討論本話題。

【2,人能長壽的先決條件】

因人的命運有三世性,單看今世,不看前世,都容易誤解“長壽與否的真相”。看遍世俗的各種學說,都不能服人,常見的理由有五類:(1)“吃”上。不是節食、素食,就是吃某些營養品的論點,或者吃的方法和種類優化上等等。(2)“住”上,強調房屋、環境的獨特性和優越性。(3)心態和調節上,強調“少欲、少怒、知足”,以及遇事的超脫和自我調節的重要性。(4)體育鍛煉和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如某種方式的健身。(5)信仰、文化、修養等的安心定神作用。但深究起來,這些經驗談往往只對一部分人有用,而非普遍有用。

被批的某人就是不懂這些簡單道理,片面誇大所講的這五類知識,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自己也做不到他講的全部養生道理,是他的第二個錯誤;不懂壽命的決定因素,是他第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才是他淪為笑柄的主因,而非他早亡!

長壽原因的標準答案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釋”三家典籍裡,限於篇幅,此舉佛家的兩個最簡單答案:(1)積善戒惡,能使人長壽,如見《長壽滅罪童子經》和《地藏經》。只要前世今生積累的善報足夠大,誰都能長壽,並無神秘。(2)發心度眾生成佛,並身體力行的人,可以長壽,如見《華嚴經》和《法華經》。只要立志與佛菩薩同願同行的修行人,能自然感應長壽。換言之,聖賢認為長壽不是“吃、住、運動、控制情緒、修養”決定的,而是人的智慧決定的。

【3,討論“養生專家是否長壽”,毫無意義。】

道理簡單,生命的價值不取決於壽命長短,而取決於生命的道德性,即為公而活,雖死猶生;為私而活,雖活如死---魯迅名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就是這個意思。換個角度看,人都不知道自己活多久,有什麼理由認為就絕對比那個人長壽呢?哪個凡夫有能力給自己打這個包票呢?所以,在長壽話題上,“只看自己、不看別人”才是正確態度,別人活多久,與己有啥關係?盯著別人活幾歲,非要求別人“言行一致”,對此說三道四,皆是愚痴,也是肯定的。

【4,離開聖賢教育思想為標準,人都活在僥倖裡,壽命長短區別不大,學不學養生知識也區別不大,沒啥嘲笑別人的理由。】

人不論活多久,都是要死的,無法躲避,所以人生都是相似的,對意義的評價,離開“自我”這個價值支點,都落在空談裡!人可以嘲笑別人的短命,可以諷刺專家的鼓譟,可以自矜己命的存在,還不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嗎?又能怎樣呢?故聰明人見別人的死,能生髮出自己的智慧,絕不去蔑視誰,反倒是糊塗人才沾沾自喜,頤指氣使,以“死”為笑料。如前所說,不論是誰,雖然其壽命的價值是天地評判的,是歷史和時間評判的,絕不是自己評判的,但這種價值性在活著時,卻是自己能左右的。人能從“別人死亡”悟到這層理,即知“逝者都是自己老師”,當然,人類歷史的價值也是這樣顯現出來的,哪還敢去非議死者呢?明史者智,學賢者慧,悟死者通,受教者吉,故熱議“死者的無能”,同樣也是庸人的無能表現。

總之,對“那人那事”沉默而思,後有徹悟,是唯一正確的做法。反之,越是信口開河,就越無知,也越顯得“連那個人都不如”的真相了。為何?既往不咎,多向前看,盯住腳下,才是真智慧。


本然堂講席


養生不能過度,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來調整飲食,根據自己的疾病合理用藥,最重要的是要,每天堅持適合自己的,鍛鍊身體某一項目,持之以恆。我是糖尿病患者,血壓血糖,血脂都高。我每天堅持走路16000步左右,下午打一個半小時的乒乓球,血脂,血壓,血糖都趨於正常,感覺精力充沛,不疲勞,今年69歲了開車跑長途1200公里,用了一天時間,不感覺累,不疲勞,第二天一切活動照舊。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這麼好的體質!都是每天堅持鍛鍊,注意養生,每天吃的食品十幾樣,正常飲食外,大棗,桂圓,蓮子,百合,銀耳,木耳,熬湯每天半小碗,核桃兩個,黑芝麻生的,一小勺,枸杞20粒。等,還有各種維生素也要補充,維生素D是必須要補充的。所以我快七十歲的人了,精力充沛,頭腦清晰,腿腳利索。開車如同年輕人!我的基因不好,父親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我們子女都有糠尿病!注意飲食外還要鍛鍊尤其重要!


善良女2


哈哈哈哈,幹嘛說39歲的命活了59歲,說九歲的命活了59不是更好嗎?一會談養生,一會談基因,用兩天堵的話來解釋是你智商不夠還是覺得相信你的人是傻子?我看都是。我師傅年輕吃喝嫖賭樣樣佔,和人賭酒一口氣喝三斤白酒,91歲還能擔個70來斤,93歲還能挖竹子的根(他想死後埋在那個位置)。我奶奶97吃喝拉撒從不需要人伺候,很少喝水。中藥都得熬得粘粘的一點點,更不要說喝湯吃稀飯什麼的。你要不要解釋一下?


七里溝酒業


養身就能長壽嗎?我否定這樣的說法,人命長短我想取決於天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基因是主要的,但天命不可意料!就那我自己來說,因為受到職業傷害,二耳朵爆震聾,耳鳴厲害,別人睡覺我根本無法睡眠,吃了10年安眠藥,由於受到企業的迫害,心理狀況可想而知了,每天就吃一次,可身體沒什麼病,去醫院就配安眠藥,其他什麼檢查都沒有做過,前幾天和同事聚會都說我沒什麼變化,我想如果我真的得了重病,那也是老天爺找到我了,所以一切都得順其自然,該死就死吧!這就是天命!





黎明32720


別聽專家瞎忽悠。我姑姑今年96歲耳不聾眼不花,自己做衣服穿,我小視頻中有。姑姑自己做飯一天只吃兩頓飯,熬小米稀飯吃,基本不吃青菜。姑父是抗美援朝支援軍,已經去世30多年了,姑姑生活困苦,今年春天託人辦了個低保,生活才有些保障!姑姑一輩子多有不順,閨女是精神病加癲癇,早早就去世了,兒子也在30多年前就讓火車給撞死人,但姑姑善良,生活極簡,從來不和任何人爭鬥。姑姑結婚半月就送姑父參軍了,姑父解放大西北,抗美援朝在朝鮮呆了4年!


老闆72349016


街坊一位練家,長跑,舉重,單槓樣樣搞,六十不到就去世了,令人十分不解,還有一位街坊,是位太婆,是我同學的媽媽,我上小學時,經常看見她媽在門前小爐子上熬藥,頭上扎條布巾,病病癆癆大半輩子,90多歲才去世。這說明,人活多大年紀,主要靠基因,不靠養生。


三年早知道


這些所謂的養生專家,說的都比唱的好,誇誇其談,有的真沒活過六十就沒了,是他們養生秘訣不科學呀?還是自已沒弄明白就上線瞎侃,有點不可思議!








正能量195746792


百分之百的養生專家都是為商業廣告而服務的,只不過是利用了現在人們想“延年益壽”的美好心理願望。自從上個世紀安利進入了中國的營銷方式推銷保健品有了廣告的豐厚收入後養生專家就成了市場經濟的排頭兵,其實人們只要頭腦清醒稍加思維就知道以利益為主的專家們的太多東西是不靠譜,更談不上科學依據,只是種心理戰。古代皇宮裡有頂尖的人生補品可皇帝真還沒幾個長壽的,普通人粗茶淡飯辛苦一生到也還有長壽的。長壽需要好心態和遺傳才是主要的,當你心明的時侯一切就正常了。


何安華168


人的壽命是受染色體的端粒體所決定長短,端粒體長就壽命長,反之就短。而端粒體又受端粒酶的影響,端粒酶多少,決定了人的壽命,人的壽命在理論上應該是15O歲左右,才壽終正寢,但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就要看造化。

中醫的養生保健學是有科學性的學科,尤其是推崇道家養生學更是博大精深。

人生30歲是一個分水嶺,機體是逐步退化的過程,養生保健要從此開始。不要透支生活,要有良好的起居飲食習慣,多運動。

所謂的專家講養生頭頭是道,自已卻不到60就過早仙逝,真不知道他們是養生專家,還是道貌岸然的騙子?


用戶1495609362175


按照養生專家的說法:吃糖會發胖和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

老朽生來愛吃糖,基本每天都要吃糖,老朽已年近八旬,每次體檢血糖血壓都正常。體重始終保持134至138之間。不知專家有何說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