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米粉的感受

【寫在小米10發佈前夕】先說一下本人情況,37歲(一個不再年輕但絕不僵化的年齡,一個幹著行政崗位的理工男),數碼愛好者,用過的手機品牌有三星、摩托羅拉、HTC、LG、諾基亞、榮耀、華為、小米、蘋果,體驗過Linux(明)wp、wm、塞班、安卓、ios,刷過機、挖過煤、越過獄,應當說對近15年以來的主要機型都有過體驗。目前在用iphonexs和mate30pro。

我是如何與小米結緣的。一切源於雷總,不誇張地說雷總就是我們那個年代學計算機的學生心中當之無愧的軟件英雄。2010年,我在搜索雷總信息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MIUI的存在,從此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2011年,有幸成為小米1首批30萬內測用戶之一(全國第42327位,西安市第一部),之後一直到Mix3的每一代小米手機都有使用。

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是一部iphone和一部小米同時使用,用iphone是因為體驗確實無可挑剔,用小米則是因為發自內心的熱愛。這種熱愛源自“為發燒而生”的極客精神,源自“橙色星期五”的交互體驗,源自“屌不屌?!”的激情自信,源自Mix首發時的敢為人先。可以說,那時候的小米就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個勵志的傳奇。

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開始出現逢米必反的政治正確,出現無休止的謾罵爭論,讓步入中年的我突然感覺索然無味。看著手裡的mate30pro和鎖在櫃子裡的mate20pro,突然間發現原來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丟了那份熱愛。

原因出在哪呢?可能因為我們這代人的年齡大了,沒有激情和精力去包容創新中的不完美了。可能因為現在的輿情環境變了,網上熱度最高的永遠是爭論、鄙視和被鄙視,正能量的東西少了。可能用戶的主體變了,現在的年情人都在以用華為的愛國情懷為榮、以華為的創新能力為傲,而輿情的主導者正是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擁有一臺小米手機的存在感淡了。可能行業的發展遇到瓶頸了,現在的手機趨於同質化,都在水滴屏、劉海屏、浴霸、奧利奧,你有的別人也有,你沒有的別人也有,辨識度低了。

最根本的,個人感覺還是小米的初心淡化了。營銷代替不了研發,炒熱度讓用戶購買是本事,讓用戶幫你推薦給其他人才是源頭活水,這裡麵人群的定位、各系列設計上的差異、用戶的體驗和認同才是關鍵,核心是需要不斷去創新研發。外圍商品替代不了拳頭產品,小米百貨做得再大種類再多,用戶一提起小米第一位想到的永遠是小米手機,沒了小米手機這個品牌還有多少存在感?還有一點,領導的形象對於品牌永遠是加分項,當初選擇華為mate手機不是因為他有多完美,可能影響我最多的還是任總的個人魅力和華為這麼多年奮鬥歷史。

我想,承認差距並不可怕,莫爭論,發展才是硬道理,只要產品過硬,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裝得下更多優秀的中國公司。只要保持不忘初心、永遠在路上的創業心態,堅定目標埋頭苦幹,小米就能再次偉大,成為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小米10就要發佈了,我依然會購買。為什麼又要從華為換回小米,理性來講是因為成熟的用戶永遠忠於自身的體驗,任性來講是煩透了網上對華為無盡的吹捧,感情來講是因為對小米還有期待,希望能夠再次點燃我的熱情,小米加油!

【抗擊疫情期間,閒來說說感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