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招投標真的能遏制圍標和串標嗎?為什麼?

劍魚標訊


非常有限。也不為什麼。投標文件是一種格式性文件,相同的地方多了去,這是響應標書做出的格式性文字。倒是對專家評標意見有較強審核作用。僅此而已。


狼129828566


電子招投標平臺有多厲害?

① 自動篩查不同投標文件是否由同一臺電腦製作。

② 自動計算彙總各項評分,輔助評審專家判斷是否圍標串標。

③ 各環節全程留痕,所有資料自動歸檔,全程追溯,能做到動態監控、實時預警、智能輔助、全程記錄。

但是

在2017年5月,四川省綿陽市檢察機關啟動的為期兩個月的專項行動,行動中共立案查辦招投標領域職務犯罪案件37件39人,案件涉及的項目均為國家投資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金額超過30億元,涉案金額高達9000萬餘元。

這次涉案金額之龐大,有投標掮客組織投標人參與了圍標串標,在他們身後通常還隱藏著利益團體,不乏負責組織招投標工作的國家公職人員,有專家掮客收買評標專家,使特定投標人中標,這些“掮客”們往往相互串聯,非法獲取利益。

據悉,綿陽市電子評標系統自2009年啟用以來,一些專司圍標的機構便應運而生。一些系統運營人員為了私利甘當“內鬼”,利用技術和崗位優勢,謀取非法利益,違規透露參與投標企業的數量和名單,甚至為確保特定投標人中標,修改投標人的投標數據,刪除排名靠前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電子招投標似乎為圍標串標打開了新的通道。

電子招投標這是怎麼了,難道真成了圍標串標的工具?

目前,政府部門對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的建設主導過多,政府交易平臺佔絕對優勢,政府限制競爭現象比較普遍,市場化程度很低。政府部門普遍對第三方建設、運營的交易平臺安全性存在疑慮。不論其是否通過檢測認證,都擔心競爭對手入侵、黑客攻擊、運營機構工作人員故意損壞或洩漏應當保密的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性、穩定性等問題。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安全性等方面能否得到保障,並不取決於由誰建設、運營。

《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其技術規範在制度及技術、數據保密、電子存檔、歸檔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電子招投標系統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關鍵是系統建設、運營方是否掌握了相關技術和運營體系,而目前的硬性衡量標準就是是否通過檢測認證。從已知通過檢測認證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情況來看,政府交易平臺11家(全部48家),佔總數的22.9%,而僅易招標一家為企業和第三方建設/運營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通過檢測認證就有13家。

政府交易平臺在安全保障技術上並沒有優勢,而平臺缺乏招標專業人員運營,以軟件開發人員為主,缺少相應的運營管理制度,公共資源交易機構往往又直接參與平臺運營,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反而容易發生問題。第三方並不參與招投標交易本身,只專注於交易平臺運營。當然,並不是說第三方就一定不會有問題,但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由更專業、更中立的人來建設、運營,至少能減少問題的發生。

在電子化招投標方式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識別圍標串標行為還有很大的潛力有待發掘,比如可以嘗試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比對分析電子投標文件的相似度、投標報價的相似度、投標人投標規律(投標人間抱團分析等)、評標專家打分行為和結果等來尋找投標人之間、投標人與專家之間、投標人與招標人之間圍標串標的蛛絲馬跡,使得信息技術的威力得以真正有效發揮,真正意義上做到有效遏制圍標串標行為。


尋你and奔跑


招投標的時代就快結束了,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實行網上平臺採購,平臺入圍後從平臺採購,目前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電網、中石油、中石化,鐵路系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等一些單位已經開始實行平臺採購,有些省和地區政府機關單位也已開始從網上平臺開始採購,目前全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啟動陽光采購平臺,協議供貨也基本從網上開始。未來的格局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被吃掉,目前除了建築等一些行業暫時沒有辦法實行,但不久的將來我覺得也會實行,以後只有超級企業可以服務政府等單位的招標採購活動,一些中小傳統企業基本就可以倒閉了,首先平臺入圍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其次就是價格,那可不像傳統招標的價格利潤豐厚了,其次就是服務會比傳統招標更麻煩更繁瑣,總之5-10年內,或許用不了那麼久,你不是某某集團之類的,也就基本沒什麼機會參與招投標了。我之拙見,不足說明任何問題,仁者見仁吧!


糖糖的棉花糖糖多多


要想遏制圍標,串標,招標方很明白怎麼做,做起來也很簡單。有效做到五公開就可以:公開發標,公開評標,公開定標,公開申訴途徑,公開申訴審議。什麼電子開標,那是糊弄反腐,給吃瓜群眾看的。


西安慄濟平


我認為只要是人參與的,就會有可操作性,雖然你電子投標評標,但是程序是人編的,投標的是人,你懂的!

方式只是一個過程工具,真正應該做的,是健全制度和懲罰舉報機制,而且舉報的獎勵要高到足以讓人動心,比如控制價1億的項目,舉報即可獲得100-500萬不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別再刪我帖了


不能,電子招投標最多就是降低了招投標的成本,投標單位不用再做紙質的標書了。在一定程度上給圍標,串標增加了風險。這個風險就是對於圍標人來說,有人搗亂的風險。圍標,串標不能杜絕,但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最大程度的杜絕,就是增加圍標串標的成本以及風險。如何做呢?就是異地評標,讓評標專家不見面,一個項目誰中標不能定,讓評標專家各自打分,最後彙總算綜合分。這樣讓圍標的人自己心裡也虛。

當然這也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圍標串標,圍標串標根本杜絕不了。


俺家的元


電子招投標相信很快會全面投入應用,破除招標人和投標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減少不必要的紙質打印等費用,有利於採購全過程的公開和檔案的追溯。對於是否能遏制圍標和串標,實踐經驗沒有證據,但可以肯定的是會增加圍標和串標暴露的風險,但也減輕了陪標的成本.真正能遏制圍標和串標,還需配套的規章制度精確制導。


風影106853470


任何招投標都不能從根本上遏制,首先招標方不可能全面瞭解所有投標公司的背景和關係。作為某一種產品的採購。發出標書也是給相關行業公司,他們都是同行,一衣帶水的。多少都有點關係。其次,投標方也是很多業內人士,想要圍標串標幾個老闆,幾通電話後,坐下吃頓飯都能達成共識。所以電子招投標也是一樣,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我經歷過全國前三名的地產公司的電子招投標。五輪電子投標加上採購人員詢價殺價。基本上沒有任何利潤,很多人都說沒有辦法儘量不做他們生意。所以想有效遏制,招標方就應該電子招投標和人工詢價,對比相結合。


狂野1999


電子招標最大的目的是減少各方的交易成本,真正的不是為串標圍標而設計。招投標市場核心的問題應該是採購人與供應商的潛規則。


政採通


說實話,真的說實話,招投標環節怎麼做都可以被操作!是人做的事情都可以被操作!只能儘量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