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為何能夠白手起家,從小混混成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不僅使觀眾沉迷於羅曼蒂克的幻想、忘情於上世紀30、40年代舊上海的繁華,也使上海青幫成為熱議的話題。作為一部文藝片,它兼備了時間跨度長、劇情結構複雜和方言混雜其中的特點,對於觀眾理解劇情造成了難度,其實看不看得懂已經不重要,因為上面這些亮點已經足夠吸引觀眾了。

杜月笙為何能夠白手起家,從小混混成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大圖模式







電影中的“陸先生”、“王先生”、“二哥”則分別對應的是那個時期上海赫赫有名的三大人物: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整部片也是講了在當時大環境下小人物的成長史,杜月笙的一生,才是真實版羅曼蒂克消亡史!

和大多數小嘍囉不同的是:首先會辦人事,有遠見。當他還在黃金榮手下當門徒時,一次,他因辦事得力得了三千塊大洋的賞賜。黃金榮說,“這些錢夠你在上海買一座大宅,娶兩房姨太太。不過,是嫖是賭,自己說了算。”

杜月笙為何能夠白手起家,從小混混成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大圖模式

沒想到杜月笙乘擺渡過江到了陸家嘴,一路小跑到金橋,把賞錢悉數分給底下弟兄。說:“我杜某乃一凡夫,承蒙諸位相助,方有今日,錢雖不多,兄弟共享。”他的這一舉動,黃金榮知道後驚歎不已,雖然年紀不大,卻有如此眼界格局,這也是他後來被人擁護的重要因素。

杜月笙為何能夠白手起家,從小混混成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大圖模式







從左往右依次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

其次是識時務,懂巴結。黃金榮貴為當時青幫老大,與他精明強幹的妻子林桂生密不可分,所以,他對林桂生也是言聽計從。林桂生髮現,青幫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們也要與時俱進,可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必須要培養一個文武全才獨當一面。

時,具備這些特點的杜月笙進入了她的眼裡。為了考驗他是否可靠,林桂生也可謂費盡心思,可杜月笙從始至終表現得滴水不漏,無可挑剔,更難得的是杜月笙發達以後,也一直對黃金榮夫婦謙遜有禮,把林桂生視為他的“伯樂”。

杜月笙為何能夠白手起家,從小混混成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大圖模式

圖為林桂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內外兼修、樂於提升自己。1930年代的上海黑幫分為兩派,一是文藝黑幫,另一個是普通黑幫。杜月笙恐怕就是文藝黑幫的代表人物了,他深知:光靠武力是不行的,人還得有學識點綴。以至於,黃金榮被人稱為“黃老闆”,而他,則更喜歡被人稱為“杜先生”。

其實,早些年間,杜月笙本名杜月生,因生於農曆七月十五得名,章太炎引經據典為其改名杜鏞,號月笙。語出《周禮?太司樂疏》,西方之樂為鏞,東方之樂為笙,如此名號,多麼高雅!同時,他還請一代樸學大師章太炎為其修訂家譜。這就在無形之中,拉近了他與文化人的距離,也提升了自己。

杜月笙為何能夠白手起家,從小混混成為上海灘地下皇帝

大圖模式

青幫三大亨

從小混混到“土皇帝”的轉變,杜月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這其中是實力與機遇並存造就了他一生的傳奇。甚至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用來啟發後世人:經商要學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做人要學杜月笙。足見,杜先生的名號果真名不虛傳,從他身上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