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人社局:業務辦理“不見面”暖心服務“不停歇”

“太好了,一會兒我把資料寄過去。”電話這頭,青島星光印象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財務邱運傑高興極了。

原來,去年年底公司事務繁多,幾名員工的保險接續工作還沒來得及辦理,未曾想現在遇到了疫情,企業不能正常復工,但為了不影響員工的社保待遇,他決定提前準備員工的續保申請資料。因處於特殊時期,他沒有急急忙忙地拿著申請資料去社保中心,而是先進行了電話溝通,隨即便將資料打了包,郵寄給了對方。足不出戶,資料的提交工作就完成了。

讓邱運傑輕鬆實現這一切的,便是西海岸新區人社局在疫情防控期間推行的社保業務“不見面”辦理。

郵寄材料即可辦理

為有效防控疫情,區人社局通過各類媒體積極呼籲引導市民網上辦理業務,及時在新媒體平臺發佈“人社服務倡議書”,向社會公開業務網上辦理流程及諮詢服務電話。

同時,迅速優化調整網絡服務功能,真正把人社業務服務工作從線下轉到網上,為服務對象提供“指端微服務”,實現服務對象足不出戶辦業務,從而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渠道,既保障西海岸市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又確保各項人社民生服務不斷檔。

“疫情防控期間,特殊情況確需到服務窗口現場遞交材料的,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郵寄遞交、郵費到付或者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方式靈活處理。”區社保中心黨委副書記李德來介紹說,“對確需到服務窗口領取材料的,原則上由服務窗口單位郵寄送達,確保社保業務不間斷、待遇支付無影響。

例如,用人單位在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時,只需掃描提供單位派出證明和救治醫療機構診斷證明,工傷認定部門即時辦理,工傷認定結論郵寄到用人單位,工傷待遇直接撥付至銀行卡。待疫情解除後,再由用人單位按規定提供證明材料原件。

年前從西海岸離職回到濰坊老家的王女士,想把自己的社保從西海岸轉回濰坊,當她在網上辦理社保關係轉出時,怎麼也想不起業務辦理密碼,王女士很著急,想快點回西海岸,趕緊把業務辦好,但此刻,她因疫情爆發出不了門。

“您不用專程來西海岸辦理,我把您拉入微信群,上傳您的資料,我來幫您線上辦。”區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趙鋒在電話中向王女士介紹著業務線上辦理流程。加入微信群后的王女士,通過在線視頻聯繫上趙鋒,身在濰坊就辦完了該項業務,王女士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第一時間優化調整了網絡服務功能,擴充業務網上經辦隊伍,通過微信工作群多次對所屬部門新增網辦工作人員進行業務網辦流程培訓,並設立了電話諮詢服務專區,來電諮詢由專職人員負責接聽答覆,”李德來說,“目前一般社保業務都能進行網上辦理,昨天來大廳群眾50餘人,今天截至目前15人,明顯減少。”

記者瞭解到,該局建立了多個社保服務微信群,它們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掌上辦公室”,在疫情防控期間第一時間合力解決基層社保問題,發佈社保新政策、社保業務辦理流程,對群內企業、群眾進行政策的宣傳、普及。目前,“微辦公”服務已覆蓋23個鎮街1500餘家企業,平均日接待業務辦理企業、群眾600餘人次,日均接受電話諮詢業務1200餘件次。

為“抗疫者”撐起保護傘

另外,為貫徹落實好《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精神,區人社局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及時開闢了工傷認定和待遇支付綠色通道,為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撐起“保護傘”。

據悉,對在新冠肺炎疫情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導致死亡的,明確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且要特事特辦、隨報隨辦、簡化程序。其次,提高工傷保險經辦便捷化水平。對認定為工傷的上述參保人員開闢工傷待遇支付快捷通道,確保上述參保人員儘快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疫情面前,區人社局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領導幹部帶頭,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全力以赴,堅實有力做好人社系統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