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夾腿"被發現,單親爸爸的教育方式"走紅",值得父母學習

如今,雖然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是,受到保守思想的影響,很多父母其實在性教育方面卻很少涉及,甚至有些父母直接略過了性教育,這樣一種做法其實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的。

張先生與自己的妻子育有一個女兒,但是在孩子4歲那年,夫妻倆就因為性格原因離了婚。最終,孩子被交由張先生負責撫養。一晃眼,如今孩子已經12歲了。

張先生本以為,自己一個人同樣可以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才,但是前段時間他卻發現,自己的疏於關注導致女兒出現了一些不良的舉動。

當時張先生剛剛結束加班,回到家中已經是深夜。出於對女兒的關心,張先生顧不上休息,徑直走向女兒房間,想看看女兒有沒有踢被子。

一開門,張先生就愣住了,因為女兒不僅沒有睡著,而且正躺在床上夾腿。發現爸爸突然打開自己的房門以後,女兒顯然也有些害怕,她擔心自己的舉動會被爸爸臭罵一頓。

然而,張先生並沒有開口罵女兒,而是坐到了女兒床頭並告訴她:"女孩子夾腿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這一點爸爸能理解。你現在慢慢步入青春期,應該多注意衛生。"

聽完爸爸的話,女兒的恐懼與擔憂瞬間消散,從那之後也不再作出夾腿的行為。

女兒

打罵並非明智之舉

其實,孩子在步入青春期以後,出現一些不當的行為舉止是相當常見的事情。但是對於這些行為,不少父母都出現過度解讀的情況,導致他們常常因此惱羞成怒,對孩子大打出手。

事實上,打罵並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相反的,張先生這種引導,更能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習慣。

一方面,引導式教育孩子更容易接受。此時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對於父母的教育往往會表現出抗拒。但是,如果父母能夠用一種平和的語氣跟孩子進行交流,那麼孩子會更容易接受,進而接納父母的教育內容。

另一方面,引導式教育成效更為顯著。雖然打罵教育能夠讓孩子中止不良行為,但是由於這種教育模式一般沒能點明問題所在,因此孩子此後還是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故而相較之下,引導式教育的成效會更加顯著。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在步入青春期之後,養成這些壞習慣,很多時候與父母性教育的缺失是分不開的。那麼,身為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女兒

性教育的要點

·避免模糊教育

因為思想上的保守,不少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往往含糊其辭,導致孩子所形成的認知片面甚至是錯誤。為了避免這一點,父母應該正視性教育,明白其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注意分段教育

每個階段孩子的思想與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父母進行性教育時,也應該注意分階段進行。如果父母過早地將一些性知識告知孩子,不僅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可能會導致孩子知識混亂。

·強調自我保護

身為孩子的監護人,父母尚且不能做到時時刻刻保護孩子,其他人更是很難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時,父母應該重視強調自我保護,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規避未知的危險。


女兒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