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防控——卓資縣衛健委南窯子社區門診醫生郝山峰防控新冠肺炎的感人事蹟

他坐著輪椅,艱難地穿梭於南窯子社區500多戶居民中,夜以繼日地開展防控巡查。他在縣衛健委的支持協助下,一絲不苟的做好從湖北省武漢市返回轄區的7名重點人物的護理、觀察工作和家庭隔離、防護以及環境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工作,創下了轄區無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良好記錄。

他就是奮戰在新冠肺炎防控前沿陣地的白衣天使——內蒙古卓資縣衛健委南窯子社區門診醫生郝山峰。

轮椅上的防控——卓资县卫健委南窑子社区门诊医生郝山峰防控新冠肺炎的感人事迹

郝山峰小時候患了小兒麻痺後遺症。右手右腳畸形、殘廢,做事行走全靠左手左腳。他雖然肢體殘缺,但當一名醫生,為父老鄉親防病治病是他的初心,更是他畢生的追求。198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鄉村職業醫師”證書。上級衛生管理部門經過考察考核,給他發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之後,又考取了烏蘭察布盟鄉醫“兩化”函授結業證、自治區級《中醫師證書》等。隨著醫學知識的不斷充實,臨床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積累,郝山峰的醫術一天比一天精湛,先後治癒許多疑難雜症,受到群眾的高度讚譽。2002年,郝醫生在原八蘇木鄉當鄉村醫生的崗位上,被縣衛生局調到卓資山鎮南窯子社區任門診室主任。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郝醫生坐著輪椅日夜工作,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近年來的脫貧攻堅工作中,郝山峰醫生認真做好每項工作,在脫貧攻堅戰役作出了醫療扶貧的重大貢獻,國家級宣傳媒體曾以“奮戰在攻堅前沿的輪椅天使 ”為題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蹟。

此次新冠肺炎防控戰役中,郝山峰醫生所在的南窯子社區從武漢返回7名居民,他和護士第一時間對這7名人員作了醫療防護。如測量體溫、必要的檢查等。然後分別摸清他們的行動軌跡,如從武漢出發的具體時間、乘坐車輛、同乘人員及數量,轉乘車輛及情況,到達卓資縣的時間、地點,所接觸者是誰等等,並將瞭解的情況迅速上傳。緊接著對7名人員進行嚴格的家庭隔離。對居所、車輛等全部噴灑消毒藥劑。觀察中,郝醫生通過微信、視頻進行“遠程”監測體溫。具體時間是每天早上八點半,晚上五點半,每日二次登記上報縣衛生服務中心。在做好重點人物防控護理的同時,郝醫生還要深入轄區的移民村、交警家園、110國道沿線進行普通防護工作。轄區有512戶居民,人口近兩千名。他和護士在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不分白晝地奔波在第一線,多次摔倒在輪椅旁,摔倒在道路上,摔倒在居民的院子裡。儘管這樣,他沒有一次推遲工作,他的信念就是竭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做好防控,不讓疫情出現在轄區。

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性和職業擔當,無數心血汗水和艱苦的付出,化作防控的鐵壁銅牆。截至2月9日下午,南窯子社區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仍處於零狀態。郝山峰醫生用他近乎孱弱的軀體和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毅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平安和健康,用堅韌和頑強,在這次防控的火線上,再次向黨和人民遞交了一份白衣天使、共產黨員應交的答卷。

圖\\文 方進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