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在鹽阜大地的村頭巷尾、街道社區、車站碼頭、要道卡口,到處都有退役軍人戰"疫"一線的身影。他們臂戴紅袖章、身著迷彩服、手舉小紅旗......有的在張貼抗疫小標語,有的在登記出入人員、測量體溫,有的在為值班執勤民警、醫護人員送盒飯……正是他們永葆軍人本色,面對疫情迎難而上,衝鋒在當地抗擊新冠狀病毒的最前沿,持續發力,敢打硬仗,體現了鹽城市廣大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革命精神!

"轉運病人就是火線,首戰必用我!"

張勁松剛拿起筷子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就接到急救醫療中心值班電話,說有1名發熱病人需要緊急轉運。他當即放下碗筷,拿起衣服就向門外走,妻子說:"老張,你就吃一口再走吧。","疫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退役軍人,轉運病人就是火線,首戰必用我!"他頭也沒回,就匆匆趕回單位,發動車輛轉運病人,等這名病人轉運完成,做好車輛的消毒工作,已經是凌晨了一點多鐘了。張勁松是一名1983年入伍的退伍軍人,現任鹽城市急救醫療中心車管科科長。他始終保持著"退伍不褪色,戰鬥永不止"的精神。在此次阻擊疫情的工作中,他身披戰袍,奮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他帶領幾名共產黨員,出色地完成了40多名發熱和疑似病人的轉運工作。截此2月5日,鹽城市公佈的確診病人中,有10例是他轉運的。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緊盯不放鬆,不能放空話!"

亭湖區便倉鎮便倉社區黨總支書記韋玉和是一名退伍老兵,大年初一清晨,就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向疫區返鄉家庭逐戶拜年,給他們測量體溫,送去健康祝福!同時落實社區工作人員繼續對集中商住小區逐戶摸排,並根據新年走親訪友的傳統習俗,動員居民不要聚集,不要聚餐,自我防護。當晚5時許,接到富倉七巷社區負責同志彙報,吳某家中聚集3桌親友準備聚餐時,群眾不理解,親友難趕散時,他果斷出擊,迅速聯繫便倉派出所幹警一同趕到現場,勸阻了一場新年帶頭聚餐事件,從而扼住了社區境內新年聚餐的苗頭,從源頭上制止了因新年聚餐造成疫情大面積蔓延的可能。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硬核宣傳,退役軍人頂上去!"

"春節在家不亂跑,出門必須戴口罩;回家不忘把手洗,消毒通風開窗好;發現疫情快報告,不信謠言不傳謠;新冠肺炎不可怕,萬眾一心趕跑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96歲的響水縣抗戰老兵、"中國好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錄製視頻《周仁甫的抗"疫"宣言》,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敲鑼說唱的形式,拍攝視頻製作抖音發出抗"疫"宣言,通過新媒體,宣傳響水縣疫情防控成果,普及科學預防知識,呼籲群眾提高健康意識,增強防護能力,緩解部分群眾恐慌情緒,為全面打響疫情阻擊戰,營造"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疫情防控氛圍,做出積極努力,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視頻一經推出,立即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得到群眾一致讚許。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鹽都區樓王鎮北龍街道龍興居委會主任助理陳紅兵是一名退役軍人,第一時間組建了一支由退役軍人應急民兵組成的10人服務小分隊,分兩班輪流住在賓館配合醫務人員、警務人員開展公共區域消毒、進村入戶、深入社區進行人員摸排宣傳防疫措施知識。小分隊採取"大喇叭+流動宣傳車"的形式,用汽車和摩托車向村民宣傳防疫防控相關知識,讓防疫知識家喻戶曉。為居家隔離的村民送去生活物資、幫助消毒防疫,做到了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射陽縣洋馬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組織近30輛服務車輛,鎮村(居)麵包宣傳車9輛,電瓶車20輛,在全鎮主要交通幹線、卡口、社區居民點不停宣傳,《致全鎮退役軍人戰友的倡議書》和膾炙人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利用宣傳車喇叭及村居大喇叭滾動播放,收到很好的防疫宣傳效果。其次,組織26名退役軍人在卡口義務值勤,協助公安聯防、交通、醫務人員測量出入鎮村民眾體溫,調解矛盾,安撫民眾疫情恐慌心理,組織鎮村(居)服務站人員進村入戶宣傳,發放疫情防控一封信、倡議書,發放口罩、糧油等防疫生活救助物資。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披掛上陣,心意必達,凝結軍人熱心腸!"

建湖縣建陽鎮瓦瓷村年近七旬的退役老兵、共產黨員葛全善,人老心不老,退伍不褪色,主動向村黨支部請戰,要求到村主要幹道口當個防控疫情的"哨兵",村幹部們怕他年紀大、天冷吃不消,可他胸口一拍:"我的身子壯著呢!"十多天來,他在村要道口嚴查過往車輛和人員,被群眾稱為"戰'疫'一線的老將黃忠"。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2月4日下午,在東臺市高新區蔡六村黨群服務中心小廣場,一場特別的短暫會面感動眾人。父女兩代軍人朱愛根及其女兒向該村"救急難"互助會當場捐款10萬元,助力疫情防控。 "我是一名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應該為人民服務。"朱愛根說。"這次回到家鄉,看到村幹部、衛生室醫生、高新區的領導都戰鬥在疫情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逆行',我深受感觸。"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大豐區劉莊鎮新橋村的傷殘退伍軍人戚德堃,曾在山東萊陽服役。2014年赴蘇丹國際維和,因一次意外身體受傷。2017年光榮退役後,在劉莊集鎮上開了一家銷售電動車的門市。2月3日下午,"小戚車行"的戚德堃, 主動聯繫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不顧自己剛開門市收入微薄的實際,慷慨解囊,帶著洗手液、方便麵、麵包和八寶粥等慰問品,來到了鎮疫情防控東聯村檢測卡口和鎮新橋村,為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村組同志捎去最真誠的慰問。

召必回 戰必勝--退役軍人抗疫情紀實

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網上發佈《致全市廣大退役軍人的倡議書》以來,全市廣大退役軍人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堅持發揚軍人聽黨指揮,勇敢擔當,來之能戰的優良作風,真正展現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大無畏的犧牲奉獻精神。(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