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的時候適合跟家長分開睡?男孩女孩都一樣嗎?

可靠度99


可以先分床,再分房間!

1.一般情況下,孩子在三歲時就有性別意識。知道爸爸是男的,媽媽是女生,男女生身體是不一樣的,這時要引導孩子去分性別意識,不要給男孩穿女生的衣服,也不要把女孩當成男孩養。

2.因為有了性別意識,在孩子三歲時,就可以進行分床睡了。可以買個小床,然後放在大床旁邊,這樣孩子晚上睡覺也可以看到父母,不會那麼害怕。

3.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房間睡了。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開始融入社會,有幾年幼兒園生活體驗,慢慢融入集體中了。這就是正在獨立的開始。

4,在孩子九歲的時候,已經有了性意識,還不分床、分房睡對他的影響會很大。

5.若是到10歲還未分開睡,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無論是從獨立能力的培養,還是依賴母親方面,亦或是與人相處上,還是要和孩子分開睡。

和孩子分開睡是一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幫他樹立“獨自睡覺的信念”。


不老的雨


我覺得,快到6歲的時候就可以試著和孩子分開睡了,我們家寶貝是男孩,分享下,我們分開的過程。要徐徐圖之!嘿嘿😁

寶貝是14年的,19年7月份開始準備工作,差不多5歲,主要考慮到這個時間不冷不熱,比較好蓋被子,年齡也合適,開始和小傢伙提出來時,哭鬧,堅決不同意,之前也看過很多文章,說不能太強硬,於是便走迂迴路線,跟他談判,給他兩個選擇,要麼分床睡,要麼分房睡,由於一開始就說不和他睡了,所以現在比較能接受分床睡,在成交的同時約定好時間點,當時說的是一個月為期限。在這一個月裡,反覆的提醒他,他現在長了要獨立,是個小小男子漢了,不可以再和媽媽一起睡覺了,讓他慢慢的接收,潛移默化,還倒計時。

一個月到了,就堅決的提出分房睡,他還是不同意,於是又談判,每週一可以和媽媽睡,小傢伙不高興,但是,我態度很堅定,他最後還是同意了。不過第一週真的很煎熬。睡了一天,當天晚上我偷偷去看了好多次。小傢伙第二天特別委屈,我現在還記得他說的話,“我就是要和媽媽說,我保證不吵你,我就在旁邊,我乖乖的自己睡!”當時,我都想哭了,別提啥滋味了。第三天,我也沒堅持住,還是妥協了,但是第四天我告訴自己,不能這樣,於是就給他講道理,說了好久好久,最後成交的條件是,給他講故事,他睡著了,我再離開,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他就能自己睡了,我們還有一個約定,如果自己睡,到100天的時候給他買他最喜歡的玩具,在這個約定的誘惑下,就這麼實現了分床的目的,2019年12月31日的時候,我們約定好2020年1月1日開始就完完全全的自己睡覺了,沒想到他一下子就答應了。現在晚上到了8,9點就自己洗漱,然後上床睡覺,晚上自己起來上廁所,早上自己起床穿衣服。我覺得這個是我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太省心了。其實自己睡覺就好像是他獨立的起點,會發現一下子長大了好多,不過確實是長大著![微笑]


小小仕


關於孩子分房睡,很多專家給出了各自的意見,我也曾為這個問題而焦慮。來說說我兒子的分房經歷吧。讀一年級了還跟大人住大床,個頭身板都很大了,關鍵睡覺還不老實,每晚睡覺不是被踢醒,就是被扯頭髮疼醒,真的是日思夜想都想讓孩子能獨立睡覺。暑假期間,在大床旁的一條小道給娃搭了個“秘密基地”,孩子非常開心,也覺得很好玩,睡了一段時間。後面天氣轉涼後就又搬到大床一起睡,獨自睡老踢被子太冷,總感冒。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嘗試分床。這次是爸爸媽媽輪流陪他睡,家裡買了上下鋪,也給孩子買了睡袋,孩子睡下面,大人睡上面,等孩子睡著之後大人再走。不過很多時候哄孩子都是先把自己哄睡的。想起來分床睡也算比較平穩,沒有特別設定時間表,孩子偶爾要求爸爸媽媽陪睡,也會答應,總體上孩子自己睡的時候多。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什麼時候分床睡,可以根據自己家情況決定,可以選擇夏天開始,夏天為了涼快,孩子也更願意自己獨立睡。不要設定時間表,偶爾有反覆可以滿足孩子要求,耐心些,不用因為孩子不願意分床睡而取笑,讓孩子自然而言接受,讓他慢慢體會到自己獨立睡更舒服,幫助孩子打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專屬小窩,也很關鍵哦。


愛彼兔閱讀邦


分床睡的標準不應該是年齡,而是孩子心理年齡。有得孩子成長的快,心理能接受,有得就接受不了,分床睡就又哭又鬧,這種情況就得慢慢來,急不得。

我家二寶就是這樣,讓她和她姐姐單獨一屋睡就是不去,硬逼著她睡著了,半夜醒了又偷偷跑她媽媽屋了,沒辦法,只好加了一張小床。

分房睡還是看孩子情況比較好,先嚐試一下,不行就慢慢來吧。


行進中的80後


讓寶寶一個人睡,這問題看似很小,卻讓新手父母傷透腦筋。有的家孩說,太早分床睡會讓寶寶沒有安全感,太晚分床睡的孩子獨立性差,如果強硬與孩子分床又會傷害寶寶感情~

先說說為什麼要分床睡:因為太晚分床睡會給寶寶帶來很多影響

1.不利於寶寶培養內心獨立

2. 不利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3. 有可能導致寶寶性早熟

當然分床睡的好處還是很多的,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從生理衛生的角度看,孩子與大人一起睡,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多,空氣不新鮮,尤其不利於孩子吸入新鮮空氣。另外從睡眠質量看,孩子和成人睡覺,不利於保障孩子的睡眠質量。從心理成長來說,分床睡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個能自己睡的寶寶,對於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樣也不會弱。而一個環境適應能力差的寶寶,對媽媽比較依賴,可能跟同齡人關係不太好,也不願意跟陌生人交流。

接下來就簡單分析下幾歲分床睡比較合適

家長一定要注意每個孩子的性格或者身體狀況不同,分床年齡也不一樣。有些家長說“我已經狠下了心,不管孩子怎麼哭鬧,都決定要讓他獨立睡了”,其實讓孩子分床睡,除了“狠心”之外,一定要講究一些方法,千萬不要強制孩子,否者一定會適得其反。比如一些獨立性比較強的孩子,可能在3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分床,而有的孩子可能因為性格比較喜歡粘人或是身體較差,喜歡跟父母在一起不分開,即使到了七八歲也不肯分床,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家長們應更多一些耐心,給孩子一個慢慢適應分床睡的過程。

建議:2-3歲可以適當嘗試讓孩子獨睡,因為這個階段可按孩子的心智發育和接受程度而引導,但是千萬不可以強迫。4-5歲最好讓孩子獨睡,因為4-5歲是孩子是獨立思想形成的關鍵時刻,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建議最好讓孩子獨睡。一般情況下男孩和女孩幾乎無差異,也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定具體什麼時間分床睡。

分床睡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

1、從分床不分房開始

2、孩子分房時,大人不要鎖房門

3、床上放孩子熟悉的玩具和被褥

4、睡前在孩子房間陪伴入睡、講故事

5、固定睡覺時間

6、跟孩子來個小約定



甜甜媽媽科學說育兒


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建議開始試著跟家長分開睡,原因如下:

佛羅伊德學派以及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孩子的生長是有普遍規律的心理成長期,孩子3~6歲為戀父戀母期,也稱為俄狄浦斯期。弗洛伊德認為戀父戀母期是幼兒從出生到6歲時,經過的第三個階段。

這個時期被視為是開始建立孩子三元關係認知的最佳時期,講到三元關係認知,咱們就得從一元關係認知開始講起。

所謂一元關係認知,就是寶寶0~6個月的時候,他以為他和世界是互通的,他就是上帝,他同時也是魔鬼,他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想要喝奶立刻就有奶,想要排便立刻就有人給他把尿排便,他以為他就是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是他因為他想到怎樣,這個世界就會配合他怎樣,如果沒配合呢,那麼那時候的寶寶他會非常用力的大哭,彷彿要毀滅整個世界一樣,這個時候他和世界的認知關係是一元的,在一元關係中,他只感覺到自己的感受,只看到自己的意願,他希望別人都來配合他的意志關係中只能他說了算。

接下來是二元關係認知,二元關係的階段是6~36個月,此時的嬰兒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意味著孩子和媽媽分離的開始,二元關係的核心規則是控制,孩子和母親在爭奪孩子的事情誰說了算,一元和二元關係都強調忠誠,不同的是一員強調對方對自己忠誠,而二元關係都會彼此忠誠,二元關係中,一個人意識到另一個人是和自己一樣獨立存在,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他能共情對方的感受,也能尊重對方的意志。

最後是三元關係認知階段,這個階段指的是3~6歲。孩子充分意識到了“我”(孩子)、“你”(媽媽)外還有“他”(爸爸)。三元關係的核心是競爭與合作,也就是說愛父母其中的一個,恨父母中的另一個,但又發現父母都是生養自己的人,所以不能完全愛或者完全恨,而要學習,愛中有恨,恨中有愛。

之所以建議您三歲左右開始讓孩子單獨睡,就是要讓孩子建立三元關係認知的階段,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無條件愛孩子的,但是更愛彼此。





良師雅集唐山


3~5歲 寶寶可以開始真正獨睡

外國的家庭教育提倡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把仍在襁褓中的寶寶放到自己的小床上去,這時大多是“同屋不同床”。

等寶寶長到3~5歲,可以再和寶寶分屋而睡,即真正意義上的“獨睡”,爸爸媽媽可以依照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獨睡對寶寶的成長很有幫助。

兩三歲,正是寶寶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

獨睡有利於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防止寶寶長大後對爸媽過度依賴。

寶寶一個人睡覺時間久了,會逐漸把他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和爸媽分開的個體。

而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也可以在沒有爸媽協助的情況下,做很多事情,比如:自己跟自己玩耍,和自己說說話之類的。

爸爸媽媽可以在睡前給寶寶講講故事,告訴寶寶,獨睡是長大的標誌,讓寶寶產生自豪感。

如果寶寶順利獨睡了,爸爸媽媽應當及時地給予鼓勵。

這樣,當寶寶以後長大了,感到孤獨寂寞時,小時候個人獨處的經歷,會幫助他更快地適應周圍的環境。

另外,獨睡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因為夾在兩個大人中間的寶寶就如同生活在夾縫中,爸媽呼吸的是上層空氣,而留給寶寶更多的是不新鮮的空氣,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同時,寶寶與爸爸媽媽分開睡,也有利於爸爸媽媽私密空間的保留,促進家庭的和睦。

男孩可能要晚個一兩歲,因為男孩獨立的晚一些。



超級科學奶爸


 父母可以從孩子3歲後慢慢嘗試跟孩子分房睡,到5~6歲前完成這個過程。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3歲後分床睡,可以慢慢鍛鍊他們的獨立性,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這個時候與孩子分開睡,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跟孩子分開睡的好處

  1、獨自應對黑暗,孩子在自己的小房間裡睡覺,需要獨自面對黑暗,這是孩子獨立性發展之路上向前邁進的一大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會處理恐懼、失落等負面情緒。

  2、減少起床氣,孩子平時自己睡,那麼他在起床時發洩也沒有父母進行安撫,在他獨自穿好衣服的過程中,情緒方面也會逐漸穩定下來,這樣的孩子今後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比較聽話、懂事,不容易耍性子。

  3、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感到自己逐漸“長大了”。

跟孩子分房睡的技巧

  (1)儘量讓孩子的房間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以便於隨時觀察孩子的情況;

  (2)剛開始分房睡時,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擁抱孩子;

  (3)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書,讓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

  (4)告訴孩子,你的房門不會鎖門,只要他需要幫助,一定可以得到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寶寶不想分開的時候,也不用強求,孩子大了,你想讓他和你一起睡,他也不同意。[害羞]小的時候強制分開睡,孩子也會產生一定焦慮。


媽媽的陪娃共學課


跟家長分開睡得看孩子多大年齡,什麼年齡沒有一個具體明確的數字,一般是根據兒童的性成熟期來判斷,兒童的性成熟一般在5歲左右,所以5-10歲的男孩可以分房睡覺了;女孩可以比男孩晚點,但也最好不要超過10歲。當然,分房睡的目的是,儘早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太早會讓孩子沒有享受到正常期的孵乳之愛,太晚又可能會讓孩子在性格上不夠堅強勇敢。


輝大帥520989


這個還真說不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節奏,應該根據孩子表現出來的特徵來判斷。一般的節奏是先分床,再分房,男女孩基本一致。不易過早,不易過晚。

一、一般情況下市6個月左右分床,5歲左右分房。

6個月分床,這個節奏基本都是固定的。分床後,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獨立的性格都有很好的幫助。過晚的話,後面就很難分床了。寶寶的主動意識大大加強,安全意識加強。

5歲分房的表現,一般為領地意識,自主意識。分開睡覺讓孩子有一個獨立的空間自我發展。此時孩子也建立起性意識,分房睡覺需要對心裡和生理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否則長期以往會出現媽寶效應,即戀母情結。

相反也不能分房過早,分房過早,不利於孩子的性格的培養,結果是孩子性格較為脆弱,難以自立。

二、再者就是斬釘截鐵的分開,還是循序漸進的分開?

主流認為是循序漸進的方式比較好,先分床,再分房的大方向上細分一些小的環節。比如孩子的小床在大床邊上,逐步放遠距離。在分房上,前期要在視線範圍內,後面物理性分房。

三、分房後的好處也多多!

對父母,可以培養夫妻的感情,二人世界當然是私密一點好;

對於孩子,培養獨立意識,自主穿衣服;

性別的形成,對異性有了更為清醒的瞭解;

自己的小世界,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由支配;

有了自己的領地意識,開始維護自己的權利,參與家庭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