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清朝作為除了元朝以外唯一統一中國版圖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吸取元朝覆滅的經驗教訓的背景下,“首崇滿洲”雖然是清朝統治者根深蒂固的種族思想,但是基於滿漢團結對於清朝政權的必要性,他們還是採取了許多許多有利於來踐行“滿漢一體”政策的落實。《清實錄》曾記載自入關後,順治帝便有意識地提高漢族官員的政治地位,而後歷任皇帝,“意促滿漢一體”。而重視漢族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清代科舉制的特色之處,其中內涵蘊意不可謂清朝統治者之心思巧妙

一、淺析清代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及流程

《中華通史》中詳細記載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形成於唐朝,但是到了清朝又與前代有了明顯的區別。這種區別不是單純由於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原因,

因為清朝的科舉制度與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有十分明顯的不同。清朝真正開始重視滿漢民族關係應該是1644年清軍入關,問鼎中原之後。相比較而言,《康熙王朝》記載順治帝“開滿洲國重用漢人之先例”,也是在此時,科舉制度在清朝迎來了它最後一次的大改造。

1、流程繁多,甄選嚴格的清朝科舉制度

《科舉起源》一書中形容“科”的意思是“科目”,“舉”的意思是“選拔”,二者要素關聯起來就是科舉。順治帝重視人才採入制度,他在即位詔書中就規定了清廷科舉考試的時間——會試於辰、戍、醜、未年,鄉試於子、午、卯、酉年舉行。清朝對考生的道德品質有限制規定,只有那些品行端正的

舉人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士子報考後,依次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合格者稱生員,即取得府州縣學的入學資格。

“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清朝此時的學校已經不再侷限於為科舉輸送人才,還承擔了部分社會教會的職能,類似於現在的學校。生員通過學政支持的考試,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中式者為舉人,舉人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通過後可以參加殿試。而這殿試,就是步入仕途的開始,金榜題名的最終關卡。魯迅作品《孔乙己》也從反面說出了科舉制度對年齡沒有限制,從而保證了莘莘學子追逐階級改變的機會不受限制。

2、滿漢文化共同“催生”的清代科舉制度

十七世紀的滿族登上了中國政權的最高點,與它同時問鼎中原大地的還有滿族文化,取得了與中原大地文化深度交流的契機。滿族作為少數民族之一,人數自是比漢族人數少,無法滿足愛新覺羅家族統治中國遼闊土地的需要,自然而然的需要吸納、採用大量

治國理政的專用人才。但是滿漢文化差異的存在讓滿漢民族交流的過程中充滿了摩擦和阻礙,文化合流的路途中也充斥著反對的聲音。

這時,符合統治者需要的具有清朝文化特點的科舉制度應運而生,與傳統的專考儒家著作不同,凡參加科舉考試便得需要了解滿漢兩族的各自的歷史文化,以方便步入仕途後,滿漢官員相輔相成,為朝廷出謀劃策。這個要求也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文化壁壘,促進了滿漢兩族對對方的瞭解。

“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二、賞鑑清朝科舉制度中的文化智慧

1、吐故納新,勇於借鑑的清朝科舉制度

清朝統治者善於吸取漢族歷史文化中的精華,比如努爾哈赤曾用《論語》教育諸王,應當仁愛孝悌;皇太極也曾引用《武經》教育諸王應當良將愛兵;康熙甚至將朱熹搬入祠堂,意在教育滿朝文武以及世子貝勒學習儒學。自從入關以後,清朝在文化、風俗、制度上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改變,“以漢治漢”的言論甚至也在官員隊伍中興起。

《清朝的皇帝》中在描寫清朝科舉制度的實施時,孝莊太后用了“入鄉隨俗,取其精華者也”的回答,還命令成立“滿漢互譯”之類的小組,大量翻譯漢族的優秀文化作品,大幅度的提高了

官員隊伍的文化素養,也從另一個方面減消了滿漢兩族對於彼此的反面印象,學習了大量的治國理經驗。而改良後的科舉制度,也為清朝選出超越民族觀念的官員做出了重要貢獻。

2、重視漢學,明晰民族關係重要性的清朝科舉制度

漢學對清朝科舉制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間接的思想建築方面,只是其制度雛形是借鑑前朝制度,但是思想體系的架構內容幾乎上是大相徑庭,存在著根本上的區別。著名的史學家柏揚老先生認為“滿族政權最偉大的成就,便在於滿洲人的清政府為中國開闢了廣袤的疆土,保留了完整的文化。”

“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滿族對於漢族文化的繼承發展,由此可見一斑。清朝科舉制度的偉大之處,就是使那個時代民族之間的對立甚至敵對成為一種可以驅避的事情。政府的強有力政策保證了滿漢不同民族的官員可以“一室謀政”,從而針對性的採取特有民族習性的施政政策,推動民族關係平穩融洽的向前發展。清朝在《清朝訓誡》中就對教育後世子孫應對民族關係極度重視,得到了多數人擁護的政權才會永存。

三、上層建築的反作用——清朝少數民族政權對制度的特殊要求

1、清朝政府滿族文化長期生長在東北地區,文化具有自身特殊性

“中國百科”上記錄滿族屬於歷史悠久的漁獵民族,數百年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文化深厚。

滿族在大致明朝時期南移至遼寧一帶,並形成了具有濃郁東北地區特色的文化結構——歷史悠久,較為單一。但是我們如今所說的清朝文化和滿族文化幾乎不是同一個文化概念,清朝文化不專指滿族文化,而指滿族文化和漢族文化衝突融合後形成的文化體系。東北雖然毗鄰華北,但是溫度差異比較大,氣候差異也比較大,在這種自然基礎上面孕育的文化自然不同頗多。

滿族文化並不能十分適應中原地區政治管理的應用,而對於政權的迫切保護則反方面促進了滿族文化的改變與退步——融入漢文化。清朝少數民族的文化包容力體現在官員准入制度考核的多元上,滿漢大雜居的社會聚落,需要執政者同時具有兩族管理智慧的要求則完美融入了考試科目中。《清史稿》記載“漢者考核滿語,滿者考核漢語”,語言的溝通無礙滿足了單一滿文化對於知識汲取的需求,

也推動了民族關係的緩和。滿族文化因為其長期的原始生產歷史,具有濃厚的特殊性,也從反方面論證了上層建築受經濟基礎以及生產力決定,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2、滿漢文化交匯後碰撞融合,催生出特殊的文化結晶

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後必將產生新的文化結晶以及文化現象,而這也自然要求新的制度來適應這種文化。《清史十六講》中盛讚“清朝科舉,是最包容的科舉,是滿漢兩族共同的制度”。清朝文化在清朝統治中原大地這近三百年光陰中形成,並且明顯區分於原本單一、具有顯著地域文化特點的滿族文化,應該說清朝科舉制度的翻新重構做出了重大貢獻。滿族文化雖然歷史同樣悠久,但是漁獵文化的限制導致文化進步速度比較低,(目的單一,只是為了日常生活生產要求以及生產必要記載)和漢族的文化差異也比較大,清朝管理者管理難度因為文化壁壘而陡然增大。

滿漢聚落的形成,也導致了滿漢距離過度拉近,

衝突也與日俱增,在此基礎上單純只擅長解決某特定民族的官員越來越不能滿足清朝統治者對於官員隊伍的基本要求。清朝科舉制度便直面這種矛盾產生的根本所在,從官員隊伍開始密切滿漢兩族關係,讓他們同朝為伍,消除根深蒂固的思想牴觸感。毫無疑問,使滿漢同朝為官的還是清朝獨具特色的科舉制度。但凡滿漢問題衝突,必要政府官員幫助協商解決;而使政府官員具有滿漢兩族的文化思路來解決問題的唯一功臣便是清朝科舉制度。這也就不難理解紀曉嵐那句“歷朝之科舉,唯清朝造福千萬”了。

“滿漢一體”:制度與文化相伴相生,談清代科舉制中的文化包容

四、總結

清朝科舉制度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更像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滿漢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碰撞後催生出來的制度,它種類繁多、科目繁雜。《清史三百年》中記載,在洋務運動和西方列強侵略後清朝政府還在科舉制度涉考科目中添加了實用科目以及各式種類的外語,相當程度上推動了清朝科舉制度的近代化。探究清朝科舉制度,我們發現蘊含在其中的智慧——文化包容以及民族交流。雖然曾經在歷史上被歷朝歷代使用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已經湮滅在歷史的滾滾波濤中,但是他所留給我們的關於民族關係解決以及執政者執政經驗值得我們深思學習。

參考文獻:

1、《清史十六講》

2、《清實錄》

3、《清史稿》

4、《清朝的皇帝》

5、《正說清朝十二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