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最硬核疫情防控措施精準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當前不容半點疏忽。

連日來,大亞灣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有關科學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部署,採取最硬核舉措,最嚴格要求,派出211名機關幹部分成14個工作組,網格化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施“一廠一策”精準護航,在抓好抓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穩妥、科學有序、分批錯峰組織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實際問題,保障企業安全平穩運行,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廠一策”精準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2月10日上午10時許,惠州麥豐密封科技有限公司的廖家樂正在大亞灣疫情防控網格員的指導下,對照網格化工作手冊,逐項逐項查找防疫工作的漏洞:防疫標語、橫幅、宣傳單張還不夠,員工餐廳間距距離還需加大,衛生措施還有待提升……一項項,他都得加快對照落實,以達到恢復生產的要求。

麥豐科技是一家開發、製造、銷售各種特種密封材料、汽車自動變速箱及汽車用特種橡膠配件的公司,作為國內首套風電發泡芯材料,也是全球高端發泡芯材的領導者,麥豐密封材料廣泛應用於風電、高鐵地鐵、高檔汽車、船舶等高端領域,國內市場供不應求。

每個企業都是防疫網格|大亞灣:最硬核疫情防控措施精準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此次疫情,打亂了公司的復工復產計劃。“區委、區管委會各級領導對我們復工復產工作非常重視,除了區領導帶隊不打招呼、不定時間多次督查外,還派出了專門的網格員駐紮企業,幫助我們針對自身特點,制定完善工作手冊,查漏補缺,協調相關部門和資源,確保我們順利復工復產。”廖家樂不勝感激地說道,復工復產關鍵是人,全廠共364人,留惠的員工有174人,近期從外地返惠的員工有64人。“目前,外地返惠的員工都在居家隔離。”在網格員的協助下,公司已經對全部員工的狀況進行了細緻的摸底排查,分類掌握每一位員工的動態和軌跡。

由於麥豐密封公司廠區沒有員工宿舍,所有員工大多在鄰近的新寮村租房或購房。由於目前全市所有城鎮社區小區、農村實行封閉式管理,員工出進上下班成了當下最讓管理層頭疼的事。“請網格員務必與街道、村(社區)做好溝通對接,對符合條件出入的員工進行歸類登記,及時報送街道和社區,辦好出入文件。”區檢查組帶隊領導如是要求,一線網格員要增強服務意識,精準解決企業復工復產的具體難題,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轉。

“一人一檔”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宣傳要入腦,思想要重視,措施要硬核,落實要細緻,風險要研判。大亞灣區對企業疫情防控網格化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此非常時期,全區上下務必思想重視、執行有力,將防疫工作做得再細緻些,企業主體責任壓得再實些,才能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惠州東風易進工業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駐大亞灣的一批企業,生產各類汽車零部件及相關的配套產品,與湖北眾多汽車製造企業業務往來密切,甚至不少高管與員工就是從湖北遷來。

“回老家過年的員工有多少,目前他們的狀況如何?一人一檔工作有無落實?復工有什麼難題……”一個個的問題,直指東風易進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這個有180名在冊員工的企業,其中湖北籍的員工就達38人,回湖北過年的員工就有17人。

“已從湖北返惠的3名員工,已按惠州市相關要求,嚴格落實隔離措施;並對該類員工每人單獨建檔,對其行蹤、健康狀況進行了細緻的跟蹤。”東風易進相關負責人介紹,而未返程的14名員工,已經對其發出延遲返惠的通知,並通過微信群每天報告其健康狀況及位置。“我們每天的工作職責,就是落實十個字:檢查、指導、協調、宣傳、研判。”網格員刁錦森介紹,按照區委、區管委會對於網格化工作的要求,網格員對於企業每一項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他們全程跟進,全程參與,全程服務。

作為國內紅外熱成像儀和紅外測溫儀等產品核心供應商,惠州市金百澤電路科技有限公司為響應需求,第一時間向區管委會提出申請復產的請求,嚴格按照區管委會要求做好企業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和快速復工。

“復工之前,我們組織了一場疫情防控知識的考試,考核通過的員工才能上崗。”該公司總經理葉湘明介紹,公司高管和管理層身先士卒,發動群眾,遵照《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實施企業提前復工報備制度的通知》要求,突擊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宣傳、教育和訓練,確保復工復產安全高效進行。

“疫情防控來不得半點鬆懈。”檢查組一行來到金百澤公司飯堂時,正值飯點。此時的飯堂少了往日的熱鬧和喧囂,保安人員有序指引員工間隔距離排隊打餐,用紙板隔開的餐桌上,員工們各自匆匆用餐。“餐桌之間的距離可以再分開些,員工用餐的時段可以再科學些,最大限度避免餐廳等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聚集。”檢查組對公司管理人員提出建議,疫情防控工作可以做得更細緻些。

在公司的出庫等候區,一輛贛A牌照的大貨車正等待裝貨。“外地貨運車輛如何有效管理?司機的管理和服務如何提供?”一連串的問題讓公司管理人員感慨,防控責任重大,來不得半點馬虎,相應的工作機制還需不斷完善,管理細節還得更細緻,各項舉措還得做實、壓實。

採寫: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歐陽德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