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太子貶低四阿哥之後,為何康熙突然轉移話題?

五十唐


因為太子沒有體會到康熙自己的用意,才轉移話題的,這是為了維護太子的尊嚴,給太子一個臺階下。

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雍正從江南籌到錢糧,暫時解決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對此康熙心情是十分愉悅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雍正的做法也是比較激進的,狠狠地得罪了士紳。因此這個團體,直接把狀子告到了康熙皇帝面前。

但是和士紳反應不同的是,民間對雍正的風評卻是極好。幾句民諺,甚至傳到了康熙的耳朵裡。

雍正的評價嚴重地兩極分化,上書房的三位大臣也各自抒發了自己的觀點。支持八阿哥的佟國維對雍正是先抑後揚,張廷玉直接是贊同,馬齊也表達了對雍正的讚賞。由此可見,此三人的政治經驗是十分豐富的,是符合康熙心理預期的。這也與後面太子的應對形成鮮明的對比,原本興致勃勃的康熙,卻是像被兜頭澆下一盆涼水,臉色立馬變了。

康熙的老辣之處,便是讓太子胤礽先回答。雖然剛才三位上書房的大臣,也初步抒發了自己的意見,但畢竟沒有展開。這也是康熙藉此考較太子的能力,其中佟國維和張廷玉的神色都很值得玩味。他們在這件事上,是摸準了康熙的脈,但是太子卻是還處在懵懂的狀態。

康熙也是藉此考驗一下太子的能力,如果見識比不過大臣,那就很容易被矇蔽,康熙怎麼會把天下放心地交給他!

果然,太子大談起了仁義之道,寬恕之心。這原本是沒什麼問題,太子卻流於表面了。康熙晚年,想要追求“完人”,因此大行仁政。但這樣帶來的結果,卻直接是官員貪腐成風,土地兼併嚴重。以至於一次黃河大水便逼得朝廷束手無策。“仁政”也只好嘴裡說說,其實根本還是要王道和霸道雜糅用之,一味地講究仁政,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康熙心裡最明白。

話說到這裡,原本高興異常的康熙,突然間變得臉沉似水。佟國維似笑非笑,張廷玉眼睛在皇帝和太子之間打了幾個圈。這些都是老戲骨,簡單的兩個動作便把內心的活動,生動地表達了出來。

面對如此情形,康熙卻突然沒來頭的來了一句:“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薩其馬,用的是真狗奶子蜂蜜,風味大不相同!給各位大人嚐嚐!”聽聞此言,太子的喉結滾動了幾下,此時的太子,才終於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電影天堂小旋風


導讀:情節發生在劇初的胤禛和胤祥去江南賑災這段時間,老四和老十三採取特殊的方式強迫鹽商捐款的事被地方官以奏摺的形式上報康熙。康熙其實心裡是開心的,畢竟籌款、賑災沒有耽誤。由於黃河發大水導致的災患已經初步得到平息,康熙無論作為一個帝王還是父親都有理由高興。所以他召集太子和各位上書房大臣,看看他們對奏摺上關於四阿哥胤禛的看法。之所以讓太子胤扔發言就是因為胤禛時太子黨的人,料想太子肯定會說胤禛的好話。誰知道太子嫉賢妒能,居然吃四弟的醋以退為進說起了胤禛的壞話。這讓康熙很不開心,所以才突然說起了天津進貢的薩其馬如何好吃來轉移話題。以小見大太子的心胸在劇中著實不大,也為後來兩次被廢埋下了伏筆。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賑災的歷史背景

康熙晚年已經開始著手培養接班人的治國能力,所以讓太子胤礽監國;各位阿哥在各部辦差。結果朝廷的財權、官員都成了這幫阿哥們上下其手的對象。八阿哥管理的戶部虧空嚴重,大部分銀兩都被各級官員借走。當天降大雨黃河決口需要賑災時,戶部虧空的事情才被四阿哥胤禛戳破:國庫存銀已經不足50萬兩,根本不足以買糧賑災;而周邊省份也無糧可調。如果按照初步推算,賑災款項至少缺銀200萬兩。

最後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奉命去揚州負責籌款賑災事務。而八爺黨的老九、老十等人通過江南鹽道任伯安掌握著鹽商富戶,這哥幾個為了彼此的傾軋不顧數百萬災民居然寫信不讓他們捐款(最後這封信落到了老十三手裡)。結果鹽商們一邊花天酒地一邊哭窮,捐的錢微乎其微。最後無奈的胤禛被迫使出了絕招,用九阿哥寫的那封信威脅任伯安這才湊齊了200萬兩賑災的銀兩。


四阿哥胤禛完成了賑災籌款的差事,但是詔書有點損所以被地方官員上奏朝廷說欽差強制捐款。這就是開頭康熙著急太子和上書房大臣商議奏摺中的內容。


太子胤礽德不配位、嫉賢妒能

當胤禛在朝廷上捅破戶部虧空的時候,太子就已經開始生氣了。不但是自己對了顏面,關鍵是老四在康熙那裡立功還是建立在自己的失誤上。這讓太子胤礽有點惱羞成怒:

“當了三十年的太子,見了皇上就跟耗子見了貓似的。老八他們幾個還時不時的給我下藥。還有人吶,揹著我向皇上請功。我這個太子當的太窩囊”“老四,我又沒說你何必多這個心眼”

當胤禛向太子胤扔諮詢自己是否合適去江南賑災籌款時,作為一國的儲君居然還在打算是否為得罪人衡量得失。未來的帝王需要揹負的是整個江山,而這個太子胤扔還在考慮不是國家災難,這樣的儲君根本就不合格。

“沒把握就別去,200萬兩你讓誰要啊?即便籌到還不得罪一幫人啊。老四怎麼說你都是我的人,差事辦砸了我則麼保你啊”

當四阿哥胤禛說起數百萬災民急需賑濟的時候,太子胤礽以及不耐煩的說“好了,好了,我去給皇阿瑪說讓你去江南辦差”。也就是說在胤扔看來,去江南賑災的事遠不如自己的面子重要。把國事不當回事的太子即使繼位也和秦二世之類沒有區別。

但是無論如何胤禛辦差順利讓康熙很開心,當大臣們說起四阿哥的歌謠時康熙也說起老百姓的歌謠:天不驚地不驚,就怕四爺調回京。然後康熙很開心的吩咐太監上茶,胤禛再次立功讓太子狹隘的心胸有點吃醋。



康熙的心思

康熙心裡高興,自己的兒子當中畢竟還是有能幹的。奏摺中說胤禛縱容災民鬧事,強迫富商捐款的事康熙時不信的。之所以叫太子胤礽和上書房大臣們來其實就是顯擺一下,讓上書房大臣們看看宗室中還是有人才的。之所以讓太子先發言評論奏摺中的事,就是感覺四阿哥作為太子黨的一員立下功勞太子肯定會表揚。結果事出意外,太子開了地圖炮:

“二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八十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一次燃眉之急。但是激烈積詐的手段不是立國之本、治國之道”

這貨居然吃醋,以退為進詆譭胤禛。這讓康熙很不高興,很為太子胤礽狹隘的心胸失望。除了臉上失去的笑容,康熙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立刻轉移話題到天津進貢的薩其馬去了。不但上書房大臣看出來了,太子此時也意識到自己用力過猛了。康熙點出太子作為兄長應該多關心辦差的兩個兄弟家裡,其實就是在提點太子要大度。


小結:

太子在這段劇情中表現非常時常,也許是為九龍奪嫡做的鋪墊。但是狹隘的心胸和對國事的毫不在意確實不是一個太子的擔當,這位劇中兩次太子被廢埋下了伏筆。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環顧左右而言它,朝堂之上說的是正事,精明睿智的康熙帝老糊塗了嗎?沒有!不是轉移話題,就是含沙射影!

《雍正王朝》中的“焦晃”把康熙皇帝演絕了!如果看了這部戲,無論如何看正史也看不出太子胤礽的擔當與睿智,作為一國儲君,每天唯唯諾諾的在康熙皇帝面前卑躬屈膝,好不容易在眾兄弟當中有兩位支持者,為了他當差,他還諷刺。

皇四阿哥胤禛帶著皇十三弟胤祥這一次的揚州賑災籌款,取得了成效不算,還得到了康熙帝誇獎,四阿哥胤禛的成績就是給太子胤礽臉上增光添彩,太子胤礽還吃醋了!

【康熙帝笑裡藏刀】

這是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夏季的事情,江南鬧災,八阿哥胤禩就管著戶部,康熙皇帝問如何解決當下的困境,八阿哥胤禩誇誇其談,又是朝廷出錢,又是臨近省份調糧,聽起來跟花似的,道理充分。

皇四阿哥胤禛說話了;戶部庫存銀子不足五十萬兩,臨近省份也沒有糧可調,康熙皇帝一聽蒙圈了,怎麼會是這樣,泱泱大清朝,怎麼會用五十萬兩銀子過日子!黃河決口怎麼辦,鬧災情怎麼辦?

康熙帝說完看著太子胤礽,我老了休息了,意思是你監國,怎麼會有這麼一出,五十萬兩銀子不夠建一個戲臺子開銷,我把天下交給了你太子胤礽,你就這樣治理?

【朕把國事交給你太子胤礽】

江南這場大災怎麼辦?眾皇子阿哥們沒有吭聲的,賑災籌款需要二百萬兩銀子,誰敢接這差事。

皇四阿哥胤禛說話了:兒臣願意去江南賑災籌款!太子胤礽打著哈哈說,我也正想舉薦四弟前去,這太子胤礽治國安邦不咋地,打太極拳有一套,何況皇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還是他的支持者。

康熙皇帝心裡有數,但是這次賑災籌款是及其難辦的事,想從士紳大戶手裡卡油水,更是難。

【胤禛,胤祥,親兄弟】

皇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勝利回京,賑災籌款辦的非常圓滿,只是手段狠了些,都是鐵公雞。

江南揚州一帶那是朝廷財賦重要來源之地,一個揚州知府車銘那是富得流油不算,他還是八阿哥胤禩的門人,搜刮百姓大把錢財孝敬八阿哥胤禩,在揚州為所欲為。

鹽道“任伯安”是九阿哥胤塘的門人,乾的都是肥缺,其小舅子劉八女經營的江夏鎮就富可敵國,這次皇四阿哥胤禛就是瞄準了他們!

幸運的是皇四阿哥胤禛手裡有年羹堯,截下來九阿哥胤塘與揚州知府及鹽道任伯安的書信往來,就是這封信讓揚州的士紳、大戶在任伯安的帶領下,拿出來二百萬兩。

【康熙帝對太子的失望】

不管黑貓白貓,它抓住老鼠了,皇四阿哥胤禛受到康熙帝的褒獎,還晉封為“雍郡王”,太子胤礽吃醋了,按理皇四阿哥胤禛是你舉薦的,說明太子胤礽你這舉薦有功,有識人之明,為什麼還要扯淡呢?

太子胤礽說:老四的這次的手段有些卑劣,狠了些,話音還未落,康熙環顧左右而言它的說道:還是天津進的“薩琪瑪”好吃,怎麼扯這上來了,不是說如何賑災籌款嗎?

這是明顯對太子胤礽的警告,人家幹事了,還是替你乾的事,怎麼還出毛病了!告訴你太子胤礽,別說啦,說“薩琪瑪”好吃是為你打掩蓋,薩琪瑪,宮裡有的是,就是不如遠道而來的天津的原滋原味。


囧視覺


當康熙聽到太子胤礽對於四阿哥胤禛的評論時,為什麼突然轉移了話題?為什麼說到了桂順齋的薩琪瑪和老四老十三的家人?康熙對於太子的回答又怎麼樣的不滿?我們一一來分析。

首先,四阿哥胤禛去江南籌款賑災,是誰舉薦的,是太子;此時的四阿哥胤禛,唯誰的馬首是瞻,是太子;四阿哥是誰的人,是誰的黨羽,還是太子。太子和四阿哥,既有兄弟之情,又有君臣之禮,而四阿哥也對太子非常的敬重,即便是四阿哥真的犯了錯誤,作為上級領導和舉薦之人的太子胤礽,都應該主動把責任攬過來,為自己的下級四阿哥胤禛開脫,這才能樹立太子在皇子中的威信,才能贏得這些普通皇子的尊敬和支持,才能讓自己的位置更加穩固,也才能讓這些皇子們踏踏實實為太子辦事效命。而太子的回答,並沒有看出他對於這位支持自己的阿哥有任何的偏袒,更像是對於四阿哥的責怪,這是推卸責任的一種的表現,完全沒有一點作為領頭人的魄力和責任感,況且本身這一次四阿哥與十三阿哥江南辦差,是明顯有功於國家和社稷的,這一點讓康熙非常的失望。

其次,康熙和太子胤礽從房間出來之前,馬齊正在說著民間的歌謠:“官員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爺叫回話。”康熙出來之後隨即對上“老百姓說:天不驚、地不驚,就怕四爺調回京。”並且說三位上書房大臣的對話他們都是聽到的。而太子的回答波瀾不驚的將三位大臣的意見中和了起來,既對四阿哥的行為有所認同,但是也對其得罪鹽商富戶和各級官吏的行為進行了批判,既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同時也沒有對三位大臣意見的反駁,選擇了中庸的回答,雙方都不得罪,這也體現了太子性格上的軟弱和行動上的瞻前顧後,這一點也是讓康熙非常的失望。

再次,康熙用到了天津桂順齋的薩琪瑪同御膳房的薩琪瑪做比較,寓意為何?御膳房的薩琪瑪是按照宮裡的傳統,用的經過加工過的奶子和蜂蜜,為的就是符合皇上和後宮妃嬪們的口味;而桂順齋的薩琪瑪,用的材料和宮裡的不同,製作工藝也不相同,所以做出來的味道也同御膳房的不一樣,但是這個味道更受到老百姓的歡迎,所以能夠成為老字號流傳下來,就連吃慣了宮廷薩琪瑪的康熙及皇親貴胄,也對這個味道非常的喜歡。

康熙用兩種薩琪瑪作比較其實是有三重的含義:

第一,桂順齋的薩琪瑪是老字號,不能因為他的用料和味道和宮裡的不同就否定它的美味,就像四阿哥去江南辦差一樣,有人批評他不按照聖人的禮法行事,但是他並沒有造成負面的影響,只是得罪了一些貪官末吏,卻完成了任務,緩解了國家危難,至於方式方法可以事後再議,對於朝廷當務之急的賑災籌款的成果,要予以積極的肯定。

第二,老百姓都喜歡,這個名號是老百姓給的,名聲也是從宮外進來的,不能因為它是宮外出品,在宮裡就受到歧視,只要味道好,名聲好,一樣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康熙對此就非常喜歡,這也說明康熙認為老百姓的聲音非常重要,是帝王評價臣子是非功過的重要標準,國家就是要以國計民生為本,做的事情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這樣朝廷才能長治久安。

第三,宮裡的薩琪瑪按照宮裡的規矩來,有著嚴格的標準,適合宮裡但不一適合民間,民間的薩琪瑪之所以廣為流傳,是因為口味更適合民間,不會像宮裡一樣一成不變,人云亦云,同時也沒有宮裡出品的薩琪瑪對於皇帝口味的奉承。所以太子就不應該老是看別人怎麼說,自己就隨聲附和,而是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標準,也不應該管大臣們有什麼意見,符不符合標準,而是要看對於國家、對於朝廷、對於百姓有沒有好處,這才是關鍵。

最後,康熙詢問太子有沒有關心過在外辦差的四阿哥、十三阿哥家裡的情況,這也是對太子的一種教導,作為兄長,也是作為兩位阿哥的領導和上級,關心下屬的家裡,不僅能讓在外的兄弟放下顧慮全心辦差,把朝廷的事情辦好,更是籠絡人心的一種方式,讓兄弟感到暖心,這樣日後才會繼續死心塌地的跟著太子你辦事情,你的太子之位乃至日後的皇位才會更加穩固,因為你有著能為你辦事、對你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

而另康熙非常失望的是,這個細節,也被太子錯過了。康熙召集三位上書房大臣前來商議參奏四阿哥一事,希望太子在上書房三位重臣面前,能夠誇讚四阿哥的所作所為,對於四阿哥所奏的參劾災區貪官末吏之事予以積極贊同,嚴加懲辦,並且向康熙保舉自己的兩位阿哥弟弟。這樣,既能樹立太子的威信,穩固太子黨隊伍的內部團結,同時,康熙又可藉此機會,將整頓吏治、追比欠款的工作放心的交給太子,並由四阿哥、十三阿哥協同,完成一次權利交接。但是,太子的一番回答卻徹底打亂了康熙的計劃,也讓康熙徹底的寒心,所以只能轉移話題,不願繼續,此時的康熙,內心中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吧。


長生與夢遊


當初以剛直不阿舉薦老四的是太子,面對群臣施加壓力後馬上轉口貶斥老四的也是太子,這樣太子自己打臉暴露了兩個問題,一是識人不明,二是沒有擔當,關鍵的問題是太子作為儲君代君行政,沒有自己主張和堅定的意志被百官輿論牽著鼻子走,康熙把話題岔開在給他留臉。


🍊橙橙🍊熱歌分享


讓太子閉嘴。自己不幹事,弟弟們去衝鋒陷陣,是自己的門人。自己還沒有替人家說話。


海闊天空041930


因為沒有體會康熙的用意


趙抖抖16


康熙偏向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