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告別“死肥宅”,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時間管理術

疫情期間,告別“死肥宅”,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時間管理術


疫情來了,這個春節過得真得不一般,啥都不用幹,躺著就為國家做貢獻!


以往春節的迎來送往、嬉鬧喧譁都不見了。老年人不再扎堆打麻將,年輕人不再聚會到處嗨!


春節假期一延再延,但是人們心裡卻焦躁不安。一是對疫情有點恐慌,二是面對不確定性不知道怎麼辦。以往這個時候我已經步入正軌,開啟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現在卻只能開啟“養豬”模式,吃了睡,睡了吃,生活無聊至極。


春節後,有的人已經開始上班,但是大部分人還只能在家辦公。在家辦公有很多優點,比如省去很多路上的時間成本;沒有規章制度的約束,自己完全可以有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等。但是有利就有弊,比如沒人約束,容易自由散漫;規定完成的任務,總是嚴重拖延等。


朋友圈時常有人問,在這期間我該怎麼高效利用時間,有效學習和工作呢?我在這裡向大家介紹由8年時間管理專家少毅老師在《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一書中總結的幾個小方法,非常適宜你在現在的環境中高效利用時間。


疫情期間,告別“死肥宅”,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時間管理術

書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時間理念,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


弗朗西斯·培根曾說過,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的瞎忙,卻等於亂放空炮。所謂時間管理,就是選擇性放棄。選擇性放棄,才會在紛亂的工作中掌握主動權。


疫情期間,我們不要做“躺屍”,杜絕當“手機黨”。馬雲曾說過,透過時間管理能看出,一個人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什麼才是生活、學習的重點,就不能合理分配時間,也很難實現你想要的效率。


很多時候,工作沒完沒了,是因為你不懂得什麼叫選擇性放棄。如果你任由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無謂的事情上,那麼自然沒有時間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下面具體介紹幾種小方法,保障你在疫情期間能夠高效學習,告別“死肥宅”。


1. 要有自己的必為清單和不為清單。


在疫情期間,我們要把工作中必須完成的和不必完成清晰地分列出來。必須完成的和不必完成的就是我們時間管理上常說的必為清單和不為清單。這兩個清單能夠幫助我們提高效率,合理分配時間,很好地完成工作。


實際上我們一天的工作,就是在精力最好的時候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而一些瑣事或者機械重複的事情可以放在後面做。有選擇地放棄一些暫時不太重要的事情,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要分配給最需要專心的工作,比如那些需要邏輯思考的事情。而其他的機械運動,不需要大腦高度配合的工作,就可以放在精力不太充沛、注意力不是太集中的時候進行。


如果你對時間分配一籌莫展,我教你幾個步驟,你就能夠梳理出自己的時間分配方法。


首先,要學會列出自己的時間清單。其次,利用碎片時間來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再次,每天早上進入學習狀態時,不妨花一點時間,把一天該做的事情排好優先次序,並要求自己把當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做完。最後,運用二八原則,分清自己的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 然後分配自己要做的事。


2. 戒掉拖延,做完比做好更重要

疫情來了,很多人只能宅在家,為打遊戲、看電視、刷抖音更是找到了很好的理由。但是面對困境,我們更應該有內驅力,來抵抗這種消極的心理。


善於管理時間的人,往往就有著強烈的自我驅動力。何為內驅力?簡而言之,就是內心驅動自己一定要採取行動的力量。就像災難片裡的死亡威脅和飢餓威脅,你不努力,就要被淘汰;你跑得慢,就只能被怪物所吞噬。有了求生渴望,你才會在生死關頭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這就是一個人原始的內驅力。


有了內在驅動力還不夠,在高效利用時間的時候,還要戰勝拖延。


擺脫拖沓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樹立“做完”一件事比“做好”一件事要強的理念。把一件事“做好”和“做完”的差別,就是一個人在時間管理之中心智能力的差別。不要小看這個“完成度”,真正有效率的人,正是因為他們在單位時間內做完了更多的事情。


疫情期間,告別“死肥宅”,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時間管理術


3. 時間管理的高手都是會休息的人

疫情期間,你會不會真正的休息呢?躺著看看電視,玩玩手機,或者睡一大覺,這是不是真正的休息呢?


固然,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但這並不是針對所有人, 它主要對睡眠不足的人和體力勞動者有用。休息和玩是兩碼事:休息是恢復精力和體力,為下一次工作做準備。 而玩是娛樂活動,是為了滿足感官刺激。


疫情之下,在家繞著幾個房間走走,做做瑜伽,效果可能更好。因為真正的休息,不是為了爽,而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大部分人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我們不能被工作綁架。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自由切換,才是真正的贏家。


真正厲害的人分得清什麼時候該工作,什麼時候需要回歸生活。工作時全力以赴,竭盡所能提高效率;生活中,放下眼前的工作,一心一意陪伴在孩子和妻子身邊,讓身心徹底迴歸,一起享受家的溫暖。


無論你是何種狀態,工作和生活兩不誤,才是最厲害的。真正時間管理的高手都是能夠自由切換生活和工作。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顯得那麼遊刃有餘。在工作中扮演好一個職場人的角色,在生活中扮演好一個家人的角色。


4. 用行動代替恐慌,停止無效思考

疫情來了,我們心中難免產生恐慌,每天增加的數字會加深我們的大腦對它的印象。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是我們經常做的事情。在嚴重的疫情下,我們首先要戰勝自己,才能戰勝病魔。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時間,更好的工作呢?如何有效行動,我通常使用兩種方法監督自己。


第一,選對多任務模式的類型。我們都知道一心多用的風險,人不能同時完成好幾件事,一心多用會付出認知轉換成本。但有些活動並非如此,比如每個人都能輕鬆地一邊聽播客節目或有聲書,一邊運動、做菜,而如果你是一個人用餐,也可以邊吃邊聽書。


第二,注意每天特別容易浪費時間的時段。比如我不希望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但是我發現,每天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是我最容易分心的時段,這個時間段最愛刷社交媒體。所以每天這個時候,我都會提高警覺,防止自己虛度時間,安排自己運動或者看書。


請停止無謂的空想,用行動去戰勝內心的恐慌吧!只有內心強大了,我們才能面對一切艱難險阻!

歷史上的庚子年,我們中華民族曾遭受過巨大磨難,但是一次次都挺了過來。今年恰逢又是庚子年,這次疫情雖然來勢兇猛,但是我始終堅信在英勇的中國人民面前,是沒有什麼困難戰勝不了的!


疫情期間,告別“死肥宅”,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時間管理術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