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修房造成我的房屋下陷怎麼辦?

梅繼霞


在農村自建房過程中,好多村上人居住的樓房不會距離太遠,有的兄弟樓甚至還共用一扇牆的現象,所以,農村的鄰居在建樓房造時,要是在建樓房與鄰居樓房距離太近,有時就會出現在建樓房造成已建樓房的地基走動下沉事情。雖然這種情況在農村不多見,但是,我七哥在一三年起樓房時,不走運就遇到了這種事情。

已建樓房的地基走動下沉往往表現為牆壁開裂。當時我七哥在挖地腳過程中,隔壁的連哥發現自己家的山牆出現裂隙,就知道自己家樓房的地基走動造成的,他立即讓七哥、師傅停止挖地腳,並進一步商量如何解決地基走動所造成的問題。

在他們協調過程中才明白,地基走動下沉時,若牆壁上的裂隙在一釐米上下的,可以採用灌漿方式補救,要是牆壁裂隙有一寸五上下的寬度,這樣的樓房已屬危房,只能拆掉重新蓋一棟。

綜上經過可知,您的樓房地基下沉一經確定是鄰居建房所造成的,最好立即與建房主家及師傅協商解決,協商過程中您也不能一味的聽信師傅一個人所說的話,最好及時的請村公所幹部及另外的砌牆師傅過來,如此才能得到維護到自己應有的權利。

協商不下的時候,就要及時拍照留下物證,你請的村幹部、另一個砌牆師傅就可以作為人證,在人證物證齊全的條件下就可以到鄉鎮政府尋求解決的辦法。

總之,鄰居建房過程中造成自己樓房出現問題時,建樓房的主家肯定要賠償,具體要賠償多少就要根據樓房的受損程度來確定。


荔浦青山


在農村普遍都是申請宅基地自建房屋,這樣很大程度的節約了成本也可以自行決定建築風格和材質用料。可以這麼說,農村建房子是農民的一件終身大事。

不少農民也面臨著人多地少的情況,宅基地比較緊張,所以有的房屋在修建的過程中就會靠的比較近。那麼鄰居在修建房屋的時候造成自家的房屋下陷該怎麼辦呢?首先還是要及時修葺或者安全撤離,保障人身財產安全是最重要的。

相臨的房屋在修建的時候確實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破壞,這也是房屋一定要保持一定安全距離的原因。在我們贛南農村人口也是比較密集的,很多人建房子也都會考慮老宅基地上興建,修建房屋的人多了,房屋之間的距離也就越來越小了。在準備建房子之前,都會認真勘察地勢、地質結構和周邊房屋情況,這樣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一,核實房屋下陷的原因。

鄰居建房子的時候如果間距隔的比較遠,也沒有工具、機械與自家牆體發生碰撞接觸,那麼就要勘察自家房屋是否地基不結實或者老化等原因造成下陷,如果是這樣那就要自己負責修葺了。如果確有鄰居建房導致的明顯外力撞擊,那麼就要鄰居承擔責任。

二,與鄰居溝通相應賠償。

經核實是鄰居建房子導致自家房屋下陷,首先要作好證據收集的事宜,比如拍照和錄像、錄音取證;然後再主動找鄰居協商解決方案,可以是經濟賠償或者由鄰居負責全程修葺及費用。協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氣和用詞,不要有過激行為,更不嫩有敲詐勒索的不良目的,心平氣和才能達成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

三,協商無果後的維權措施。

如果與鄰居無法達成相應的解決方案,那麼可以向村委反應情況,尋求村幹部的調解幫助。但是相關的取證資料和自家的房屋、宅基地等相關的證件要保存好,村委幹部會進行實地查驗作出調解處理。如果調解無果,拒不承擔相應責任,那麼你就帶上相關資料和證件向當地法院提出民事訴訟。啟動法律程序後會有公正的裁決。


農紀


拍照取證,能何解就何解,不能的話只能起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