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濃眉大眼的俠士,還是明眸善睞的天仙?


你是濃眉大眼的俠士,還是明眸善睞的天仙?

昨天的新聞聯播播出了:精研科技利用10臺檢測設備取代大量人工,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生產任務和生產目標的消息。精研科技今日對這則新聞給與了積極反應,股價高開高走,盤中最高漲幅7.16%,收盤漲幅4.91%,其實大部分資金只看到了新聞的表象,利用檢測設備並不意味著精研科技有多強大,大家應該聚焦的的是檢測設備行業。而行業的真正龍頭是同樣屬於江蘇板塊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天準科技

接下來,咱們將目光聚焦天準科技,看看他究竟有多少成色。

天準科技公司成立於2005年,致力於以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是精密檢測領域領軍企業,被譽為:中國工業人工智能第一股

公司凝聚了海內外數百名研發精英,徐一華、楊聰、蔡雄飛等核心技術人員多年來一直專注機器視覺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2018年末,公司研發人員為286人,佔總人數的36.25%,相比2016年末增加130人。研發團隊成員有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華為等知名企業,也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還有來自日本、德國的歸國人員。公司實際控制人徐一華博士曾就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為人工智能、機器視覺領域專家。徐一華曾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2016年至2018年,天準科技投入研發費用達4742.16萬元、5956.22萬元和7959.78萬元,佔同期收入的26.22%、18.66%、15.66%。持續的技術投入為公司積累了大量成果技術,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65項專利授權,其中34項發明專利,同時取得68項軟件著作權。

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2D視覺算法、基於深度學習的缺陷檢測、3D視覺算法、3D點雲處理、多傳感器融合標定等機器視覺算法,並自主開發了工業視覺軟件平臺ViSpec。公司擁有大量自主知識產權,累計申請了100餘項專利,其中已授權60餘項,制定了5項國家與行業標準及規範。先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江蘇省科技進步獎”等諸多殊榮。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開發,天準科技在機器視覺領域獲得多項技術突破,擁有機器視覺檢測、智能製造系統相關機器視覺算法、工業數據平臺、先進視覺傳感器、精密驅控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公司在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投入研發,構築和強化了強大的技術壁壘,在國內機器視覺產業處於領先地位。

你是濃眉大眼的俠士,還是明眸善睞的天仙?

天准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專注服務於工業領域客戶,幫助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緊密圍繞工業企業客戶的需求,通過持續高強度的科技創新,為客戶提供領先的工業視覺裝備產品。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範疇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簡單來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人代替人眼來做檢測判斷和控制。工業是目前機器視覺應用中比重最大的領域之一。天準科技處於機器視覺產業鏈中游,屬於裝備製造商。同時,具備上游領域中的算法、軟件開發能力、傳感器的研發設計能力,精密驅控系統的設計能力。主要產品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製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產品功能涵蓋尺寸與缺陷檢測、自動化生產裝配、智能倉儲物流等工業領域多個環節。

經過十餘年的深耕與積累,公司在消費電子、汽車製造、光伏半導體、倉儲物流等各個下游行業中,成功實現了近3000家客戶產品的2D/3D尺寸及缺陷檢測,形成了數萬個應用案例。這三千家客戶中不乏大量國際知名科研院所和企業,比如: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工程物流研究院、中國科學金屬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蘋果公司、三星集團、富士康、欣旺達、德賽集團、博世集團、法雷奧集團、協鑫集團、菜鳥物流等國際知名客戶。這些客戶為公司積累了通道、品牌知名度和客戶的認可度,積累了大量的行業經驗,確保了前沿技術與工業實際場景的深度融合。

同時,天準科技還是3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1個國家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牽頭制定或參與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國家標準與國家校準規範

天準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合作編著了影像測量技術專著《影像測量儀技術基礎》,已經成為行業內重要的技術指南。2013年,天準牽頭的“複合式高精度座標測量儀器開發和應用”項目入選“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順利通過初步驗收,儀器精度達到“0.3微米”。這是我國在精密檢測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標誌著中國在高精度座標測量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精密測量儀器

精密測量儀器要求技術很全面,不僅有視覺部分,還包括機械、電器、軟件全方位的技術問題。精密測量儀器的應用面非常廣,可以用在工業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解決的是質量部門管控生產質量的需求,是製造業的守門員,質量的守門員。可廣泛應用於製造業各行各業。公司的精密測量儀器中的底層機器視覺算法、視覺檢測軟件平臺、專用精密驅動控制器、精密光學成像組件等核心部件均為自主研發設計。該類產品的最高檢測精度達到0.3微米的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精密測量儀器除了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各個細分行業外,也廣泛應用於各級計量機構院所的量值傳遞及量值溯源,及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科研單位的精密檢測。

智能檢測裝備

智能檢測裝備將機器視覺技術落地應用於工業流水線上的在線檢測場景,實現對工業零部件和產品的實時在線尺寸與缺陷檢測。在檢測精度、速度、準確率等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僅實現進口替代,而且在與全球領先同行的競爭中具備一定優勢。

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就是用計算機來模擬人類的視覺能力,這個聽起來很簡單,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一門學科。最近幾年,因為阿爾法狗與人下圍棋下贏了,全世界都知道了人工智能。視覺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分支,因為人類獲取信息,70%是靠視覺。

天準科技憑藉強大的研發實力,具有高競爭壁壘的核心機器視覺算法知識產權。根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統計,2015-2017年,機器視覺行業快速增長,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6.4%,遠高於同期中國GDP增長率。根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預測,國內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80.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26.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5.0%。

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系統是一系列用於工業組裝生產的成套裝備和解決方案,採用機器視覺等先進技術實現機器人引導、自動識別、在線檢測、數據追溯等智能化功能。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汽車製造等智能化生產程度較高的行業,推進工廠無人化和智能化進程。

無人物流車

無人物流車是一種應用在室外和室內場景中的無人駕駛車輛,為企業客戶和終端消費者提供無人化的貨物運輸、電商訂單配送等服務,實現機器視覺技術在物流領域的落地。無人物流車為公司正在探索的新業務,佔比僅為0.31% 。

先進視覺傳感器

在傳感器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3D視覺傳感器,採用領先的嵌入式計算技術,專為高速高精度的三維檢測應用而設計,有望進行國產替代。

你是濃眉大眼的俠士,還是明眸善睞的天仙?


未來發展空間

隨著機器視覺技術開始被廣泛使用,天準科技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18084.96萬元增至2018年的50828.00萬元,年複合增長率67.65%;同期歸母淨利潤從3149萬元增至9447萬元,年複合增長率73.2%。此外,天準科技利用在科創板所募資金新建廠房,不斷擴大智能檢測裝備的生產,未來,天準科技機器視覺與智能製造裝備建設項目計劃新增250名,增加產能50萬工時。研發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科研實力。

天準科技所在的機器視覺行業,目前在中國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中國是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地區之一,應用範圍幾乎涵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其中工業領域是機器視覺應用比重最大的領域。

根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統計,2015-2017年,機器視覺行業快速增長,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6.4%,遠高於同期中國GDP增長率。與此同時,機器視覺產品的應用範圍也逐步擴大,由起初的半導體和消費電子行業,擴展到汽車製造、光伏半導體等領域。

目前,機器視覺技術在國內外人工智能企業應用技術中佔比超過40%。在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機器視覺佔據30%以上的份額。GGII預計,2018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54億元,同比增速超25%,高於其他細分領域增速。

天準科技客戶群體涵蓋了我國精密製造業的多數領域,以消費類電子行業及汽車製造行業為核心,並囊括光伏半導體、精密電子、精密機械、模具、PCB、LCD、精密五金、塑膠、醫療器械、計量及科研院所等行業。廣闊的應用領域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市場空間。

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產業是機器視覺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也是帶動全球機器視覺市場發展最主要的動力。消費類電子行業元器件尺寸較小,檢測要求高,適合使用機器視覺系統進行檢測。從市場規模來看,目前消費類電子行業和半導體行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年增長率在25%左右,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能夠突破20億元。

在近年來工業視覺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的過程中,一些新的領域呈現出更快的增長勢頭。例如在標準化程度更高的汽車製造領域,儘管汽車是傳統制造業,但我國機器視覺取代人眼的趨勢近幾年才開始爆發,市場規模增速將近30%。

從全球範圍來看,由於下游消費電子、汽車、半導體、醫藥等行業規模持續擴大,主要國家的工業自動化水平穩步提升,機器視覺在傳統行業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且不斷開闢新的應用領域和場景,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呈快速增長的趨勢。

據國外調研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的統計數據,2011-2017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已突破80億美元。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2011-2017年,我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從10.8億元增至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近40%。

未來五年,得益於製造業自動化及智能化進程加速、行業內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增強、機器視覺產品應用領域的拓寬等因素,中國機器視覺行業規模有望實現持續、穩步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從2018年的104億元增至2023年的19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3.63%。作為國內頭部企業,天準科技在2016-2018年國內市佔率分別僅為2.61%、3.99%和4.89%,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天準科技目前的股價正位於於災後重建階段,多頻共振,會產生什麼樣的驅動力?他那雙無所不在的眼,還有他身後一眾正用綠汪汪大眼左顧右盼的潛伏資金怎麼看?

你是濃眉大眼的俠士,還是明眸善睞的天仙?

如果天準科技願意把這雙慧眼借你,未來,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