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您請講!”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線員張濤

魯網2月11日訊“您好!這裡是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事您請講!”這是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熱線的打開方式。疫情開始,中心立即開通了24小時諮詢電話,就疫情相關信息為群眾答疑解惑。因中心人員緊缺,負責接聽回覆電話的,只有一位工作人員--張濤。

“有事您请讲!”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线员张涛

“只要您需要,我一直都在”

疫情來臨的第一時間,張濤就向單位領導主動提出:“疫情防控期間,我申請24小時在崗值班”。一部手機,一個筆記本,一支筆是他每天的標配,為了確保不漏掉一個群眾來電,即使去餐廳吃飯也隨身攜帶。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戰場。

接線員的工作是一份特殊的工作,因為是24小時諮詢電話,任何時候,只要電話鈴聲響起,不管什麼時間,他在幹什麼,他都第一時間接起電話,為的是減少對方的等待。 “打電話過來的人,肯定是急切地想得到回覆的,我第一時間接起來,對方的擔心就減少了一半,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在,就是對他最大的安慰。”因此,他的一頓飯經常被電話打斷好多次,熱飯總是吃成冷飯。自熱線開通以來,他就沒睡過一個整覺,每當電話鈴聲把他從睡夢中叫醒,他就立刻強迫自己打起精神,瞬間恢復工作狀態,耐心地答疑解惑,當群眾滿意地掛了電話,他卻還保持在工作狀態睡不著了。

“有事您请讲!”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线员张涛

保持學習,更新知識

在剛接到任務時,張濤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蒐集了所有疫情有關的資料,思考可能提出的問題和解答思路,做好準備,隨著疫情的進展和相關規範的更新,他在接電話的間隙不斷保持學習,第一時間掌握最新動態,群眾從他那裡得到的答覆,都是最及時最準確的。

以誠相待,化解焦慮

正如張濤所料,群眾來電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不乏“我的身邊或者居所附近有武漢來青人員”、“我現在發燒,是不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小區有武漢人員,你們怎麼還不趕緊把們隔離起來”這樣的電話,來電人基本是心裡恐慌。張濤常年接聽單位的值班電話,經驗豐富,接到這種來電,他首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及時換位思考,做到感同身受,即使對方情緒激動,也始終耐心傾聽,細緻解釋,關注來電人的具體問題,而不是關注來電人的態度,保持冷靜,分析引導,安撫對方情緒,消除心理恐懼。

從疫情開始,張濤已經連續在崗400餘小時,共接到群眾的諮詢電話1000餘個,總通話時長9000餘分鐘,電話多的時候,經常幾小時顧不上喝水,聲音沙啞,身體疲憊。他還是單位應急隊的一員,消毒隊隊員,同時負責部分輿情處理和夜間金宏收發文工作,搬運物資,幫值班人員打飯,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但他乾的有條不紊,從來沒叫過苦。他說,群眾滿意就是他的目標,不管多累,群眾的一聲謝謝,會讓他的疲勞瞬間消散。(通訊員 房盛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