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解縉、楊慎、徐渭,和江南四大才子比哪個更高一籌?

英雄相惜


明朝公認的“明朝三大才子”,可能對比江南四大才子很多人不是特別熟悉,所以詳細列舉一下情況。

解縉

才華名氣:明初學者、文學家,被公推為博學第一,有治國安邦之才。

家庭背景:出生在江西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據傳解縉自幼便有著過人的天賦,被稱為“神童”

地位:得中進士,官至明朝中央權利中心,深得朱元璋器重。

朱棣時期,成為翰林侍讀學士,直接任命解縉為

《永樂大典》一書的總編輯兼總工程師兼總設計師。

人生結局:被明成祖朱棣以“無人臣禮”治罪、凍死牢中。

楊慎

才華名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的開頭詞《臨江仙》,作者可不是羅貫中,而是楊慎。

被評為博覽第一,人稱"無書不讀"。

家庭背景:明朝著名政治家楊廷和之子。

地位:正德年間狀元,官居翰林撰修。

人生結局:跟皇帝叫板的楊廷和被罷了官,楊慎被兩次動了大刑,最後充軍發配雲南,一去三十年,死在南疆。

徐渭,號文長,所以徐渭又稱徐文長。

才華名氣:自小被稱神童,學富五車。自認書法第一,其實繪畫冠絕。最多才的一位--詩、書、字、畫、兵法樣樣精通。

家庭背景:出身官宦家庭,庶出,剛滿百日父親便過世,二十一歲與潘氏成婚,入贅潘家。

地位:一生都沒得到一官半職,科舉屢試不第,後無奈中年做了師爺。

人生結局:胡總督器重他,但不想胡總督卻是首輔嚴嵩的人,嚴嵩倒臺後,一起吃了“鍋烙”。主人下獄後,徐文長怕株連到自己,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生命,但幾次自殺未遂,最後精神失常,貧病而逝。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和徐禎卿就不用再細說了。唐寅以詩文畫工為絕,祝枝山善行文書法為妙,文徵明詩文書畫"四絕"皆通,徐禎卿則以詩文稱雄。

文徵明

一生寫過大約526篇詩文,是一位高產文人。並且創造出了"細柳間藏猛虎"一般大氣而文雅的"文氏書法",成為"吳門書法"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善畫山水、花竹、人物,以山水為"絕"。

唐伯虎

書法超塵脫俗、別具一格,他同樣拋棄了朝廷規定的"標準書法"。2013年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唐伯虎《廬山觀瀑圖》拍出了36億人民幣的天價。【闢謠:無此記錄,只是謀取暴力的假新聞,唐伯虎的作品最多拍出7000多萬】

祝枝山一生共寫下138篇詩文,流傳並不廣泛,在四大才子中他的詩詞造詣也不如文徵明和唐伯虎深厚。

徐禎卿書法造詣不如祝枝山深,繪畫造詣不如唐伯虎絕,文化學識不如文徵明廣,但文學成就卻不是其他三人能及,《明詩別裁集》(清沈德潛編選),錄徐禎卿詩達23首之多,文徵明只有2首收錄。

三大才子PK四大才子

地位上來比較,肯定三大才子勝1分

才華名氣上來比較,各有千秋,眾說紛紜,平

僅代表個人觀點。





丈量看世界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江南四大才子與明朝三大才子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上的。我們之所以瞭解江南四大才子,主要是來自於當年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留給人一種好厲害的感覺。然而實際上,明朝三大才子才是才子界中的頂級選手。

明朝三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指的是解縉、楊慎及徐渭三人。

首先是解縉,解縉以博學著稱,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總裁《太祖實錄》、《古今列女傳》。《永樂大典》是當時最全面的百科全書,其內容除了儒家學說之典籍,還有天文地理、釋藏道經、園藝、戲曲等方面,其內容包含之廣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解縉之博學。拋開這些令人目眩神秘的東西,其個人文學成就還有一籮筐。於書法一道,解大才子書法為當時第一人。解大才子的草書開晚明狂草先河。朱棣對他的評價是: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其次是楊慎,說起來這位仁兄優點慘,自己狀元出身,還有個當首輔的老爹,卻因為大禮儀之爭流放雲南三十多年,最終剋死異鄉。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才有了博覽第一的稱號。畢竟,每天呆在山旮旯裡,似乎不看書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對於才子們來說,看了書幹嘛?當然是寫書了。這位老兄著述多到100餘種,包含經學、文學、史地、詩詞等。不可謂不高產。

最後就是徐渭了、這位可是最多才多藝的一位了,文學、書畫、戲曲、軍事無一不精。每一項都取得了少見的成就。是我心中的明朝第一才子。在軍事上,他是當時東南抗倭總督胡宗憲的首席幕僚,除徐海、捉汪直都是處於他的定計。可以說,沒有他的出謀劃策,就沒有胡宗憲的東南抗倭成功。徐渭自稱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這位大才子自認為最不用心的書畫一途,卻有點讓人顛倒三觀的意思。清代大畫家鄭板橋、齊白石老先生看了他的畫,都自稱“青藤(徐渭的號)門下走狗”。其才氣可見一般。

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又稱為吳中四才子,指的是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四人。他們都是蘇州人,且是好友關係。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三位以書畫著稱,獨徐禎卿以詩歌聞名。這四位都有不少作品流傳於世。

來個小小的對比

第一、從頭銜上來說,雖然說從頭銜來考量一個人的成就會讓人覺得膚淺,但是他還是存在實際意義的。明朝三大才子是縱貫整個明朝200多年曆史選出來的最頂級的三位才子,這是後人對於他們在文壇所取得成就的一種認可,同時他們流傳於世的作品之多,影響之深遠是遠遠超出其他人的。

相對於江南四大才子,其實他們是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四人處在同一時期,又是同一地方的人。如果說冠絕於人的話,那也只是比同時期同地域的人要強,如果與同時期其他地域才子相比,不見得有優勢。

第二、從文學成就上來講,明朝三大才子中,解縉的代表為《永樂大典》,這部大典就其有史以來最全百科全書即可說明其成就。楊慎的《臨江仙》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道出多少人的記憶。徐渭,畫作開創“青藤畫派”,書法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這些都只是三位才子成就中最具代表的部分,其他的也是評價非常高。

江南四大才子基本是每人主攻一門學問,且沒有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作品。從文學成就上來說相差還是非常大的。

大山結束語

對於才子而言,文學成就是第一位的,在這一個方面中江南四大才子與明朝三大才子確實沒有可比性,更何況三大才子中還有徐渭這麼一個怪胎,他能夠在文學之餘在軍事及戲曲領域取得成就。讓人不得不感嘆他們的才華。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史侃大山


談一談個人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多包涵。

這個問題中,從字面上看是讓明代三大才子組隊,去比明代江南的四大才子,是團體比賽。

我認為,明代三大才子隊整體實力遠遠高於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基本可以說,沒有可比性。

其一:明代三大才子謝縉、楊慎、徐渭三位大才各有千秋,也各有極為厲害的一面。

謝縉,洪武年間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主持編撰《永樂大典》,公認明代“博學第一”,你說厲害不厲害。可惜下場太慘,在召獄中凍死。

楊慎,更了不起,居然中了狀元,因為他爹是楊廷和,爹是朝廷首輔,兒子中狀元,居然沒人說他暗箱操作,因為在當時,他的才華已經是公認的了,他不中狀元才奇怪。明代公認“博覽第一”,後被嘉靖皇帝貶到邊疆開荒。留下那首千古之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善終。

徐渭,詩、書、畫、兵法都很厲害,齊白石和鄭板橋都說“願為青藤門下走狗”,也就是徐渭的走狗,可見徐渭藝術造詣之高。他曾輔佐胡宗憲平定東南倭寇之患,東南第一軍師,曾經教導過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李如松在朝鮮把豐臣秀吉打的暈頭轉向,你說厲不厲害。可惜結局也不好,在困病中孤獨死去。

其二,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這四位都很有才華,詩書畫也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唐伯虎,得益於現在的影視作品,使他的名氣最大,也被演義的如神一般。流傳於世的作品呢,也都是十分珍貴且價值極高。但他們多混跡於民間,靠詩詞書畫立身,類似於今天的影視明星,很有名氣,藝術貢獻很大,但社會貢獻並不是很大。

總的來說,明代三大才子都層當過政府高級官員(徐渭是吏),都有較大的社會貢獻,都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歷史地位,都是公認的才華和事蹟,他們所在的高度不是江南四大才子可以相比的,差著境界呢。所以,三大才子地位之高毫無疑問,江南四大才子還是不上場比試的好,因為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興安雜談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明朝三大才子,其文學造詣、當時的地位,都要甩江南四大才子幾十條街。這就好比,你問梅西、C羅、阿扎爾和四位中國球員誰足球水平高,席琳迪溫、勃勃迪倫、阿黛爾和中國臺灣地區的F4誰在音樂史上地位高,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的。

人物簡要介紹

解縉,明朝才子中排名第三,是《永樂大典》的總編纂。《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的野心的充分體現,他要修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書籍,集古今讀書之大成,超過歷朝歷代。為此,就必須選出一個學識、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壓其它讀書人,讓其心服口服。最終,他選擇瞭解縉。而事實證明,解縉正是那個最合適的人選,其文章、學識確實讓人無可挑剔。



楊慎,明朝首輔楊廷和之子,其在明朝才子中可排第二。其水平之高,我們用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有一年,楊廷和主持科舉考試,按照慣例,為了避嫌,其兒子及家人都不能參加考試,否則一旦考中大家就會議論紛紛,抱怨不公平。但奇怪的是,楊慎就偏偏在當年參加考試,而且考了第一名,卻沒有一個人說什麼。似乎,大家已經默認,以楊慎的水平,考第一名是理所應當的……後來,因為黨爭,楊慎被流放四川,從此修養身性,一改往日恃才傲物作風,專心研究學問,名聲大震。著名的《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詞的作者就是楊慎。



徐渭,明朝才子第一名,文學家、書畫家、政治家,文武雙全,文章、詩、書、畫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可以和唐朝王維媲美。他是青藤畫派的鼻祖,後來的書畫大師齊白石對徐渭佩服之極,曾對眾人說:恨不能早生三百年,做一個為徐渭磨墨的書童。鄭板橋也有一方印章,寫到:青藤門下走狗。要知道,徐渭可是自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章第三,畫第四。然而,僅僅靠畫畫,已經摺服眾人了。此外,他還是胡宗憲平定東南倭寇的軍師兼總參謀。


(★徐渭·樹下休憩圖)

江南四大才子,其實應該叫吳中四大才子,包括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其中,唐伯虎以畫出名,祝枝山、文徵明以字出名,而徐禎卿以詩出名。



人物全方位對比

1.從才華大小比

徐渭、楊慎、解縉,都是文、詩、書、畫四絕的人,可謂跨學科的大學問家。徐渭是樣樣精通,楊慎、解縉畫以文章和詩出名,書、畫相對稍差,但要注意,這只是相對自己最擅長的稍差而已。和其他人比,他們認為最差的畫都可以丟出來甩別人好幾條街。

唐伯虎等四人,文章、詩、書、畫,只是主攻其中一項,且造詣一般。如果說勉強可比的話,也只有徐禎卿的詩勉強可與三位大神一比。


2.從當時的社會地位來看

解縉是永樂大典總編纂,大學士,朝廷重臣,一度很得朱棣信任。楊慎是名門之後,因干預朝政失敗而入蜀地,後刻苦鑽研,實地考察,學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徐渭則文武雙全,幫助胡宗憲出謀劃策,為平定東南倭寇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外,其文學造詣已公認當時無雙。總結一下,他們都是身在朝廷中樞,做出過顯赫成績的文人。

相比之下,唐伯虎等四大才子,多是官場的失意潦倒之輩,未曾通過文章等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的名聲,更多是民間趣聞野史流傳,當時的文壇、畫壇對他們的成績並不以為然(徐禎卿除外)。


總結:明朝三大才子,與所謂的江南四大才子,無論是文學造詣,還是對當時的影響,都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在文章、寫詩、書法、畫畫等方面,明朝三大才子完勝。在對當時社會影響當面。也完勝。江南四大才子,之所以現在有偌大名氣,主要還是因為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等改編影視劇的影響,對比我們微微一笑就好了,不能把戲說當正史。


執著的放牛娃


沒法這麼作比較吧~所謂江南四大才子,唐寅、祝枝山等四人,主要成就是在書畫藝術領域,他們代表明代江南的極致生活美學。至於前面三位才子,解縉和楊慎都曾是高居廟堂之上的文官領袖,若論才氣,他們的才華主要是文學領域,楊慎是個奇人,光是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已經牛叉到不行了。至於徐渭,是個天才,書畫雙絕,也立志有為於家國,可惜在胡宗憲死後精神失常,最後變成了天才+瘋子,結局淒涼。


毛劍傑


各有千秋,側重點不一樣!


何曉暢導演


中央幹部跟地方幹部比,你說呢😏


小魔二號


解晉獻寶,把糧食視為生命!是劃時代的能人!


宋德山357


解縉主編《永樂大典》。擅長書畫的人歷史上有的很多,《永樂大典》這種級別的百科全書整個世界歷史上也沒幾次,所以我覺得解縉三人高於唐伯虎四人的水平。


九葉人參果


論文~解縉、楊慎、徐渭們高;論藝~四才子高,大致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