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中國人發誓,最常見的就是,一個人信誓旦旦地說:如果不怎樣,我就跟你姓;或者是,不然,我就不姓什麼。可是,世界上對一個人來講重要的東西那麼多,為何這麼多人喜歡用放棄自己的姓氏,來作為賭注呢?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姓氏的存在,區別血緣

這是因為,姓是一個人家族血緣的標誌。而古代的中國,又是典型的宗族社會,同一個祖先反繁衍的後代,是一個宗族,可區分血緣,以此作為不同氏族通婚的依據。並且,姓產生之後,一般不會輕易改變,而氏則會隨著分封、官職而改變,所以,姓與氏是一個人的姓名根本:"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而古代的宗族社會下,一大大的家族往往會聚群而居。一個人的背後就是一整個家族,個人和家族的淵源極深,家族背景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重中之重。同時,一個人的行為也和家族掛鉤,不僅僅是中國,西方在進入到城邦社會後,也具有這樣的特點。以家族血緣為代表的姓氏,在宗族的加持下,也代表著賦予了個人的情感與榮辱。比如,榮歸故里是對家族的貢獻,落葉歸根是對家族的情感的最後追隨。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姓氏的重要性

而中國的宗法制,一直以來都是統治者統治社會和百姓的工具,也一直在中國的社會中實施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遵守著這個規定,同時也促使著姓氏所代表的血緣變成了中國人心中的一種習慣。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再加上,古代講究"孝禮",古人講百善孝為先。"孝"不僅僅是侍奉親長,也是對家族忠誠,人與榮辱與共。人與家族如此緊密相連的情況下,直接意味著,一旦一個人放棄自己的姓氏,就是不忠不孝,甚至是最大程度的不孝,不僅代表著不認父母生養之恩,也是放棄了自己血緣身份的來處。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因為,"姓"字代表著"姓"字造字之初的意思是:同一個女子子嗣組成的親族成為同姓,是母系社會的歷史遺留;後來延伸為本組親人之意。而"氏"則是進入父系社會後,以父系宗族為代表的血緣組織,是以一種政治、軍事、經濟利益為核心的組織。拋棄姓氏,就是不認父母,放棄宗族的後援力量,代價太大。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放棄姓氏的後果

在以姓氏為主要區別支撐的宗族社會下,如果一個人放棄了自己的姓氏,除了會陷入不孝的罪名。更重要的是,古代因為受宗教的影響,一個人的前世今生來世都需要後世子孫的香火供奉。如果一個人拋棄了自己的姓氏,就是自別於宗族,在宗教今天和未來的世界裡,就成了孤魂野鬼。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孤魂野鬼,只能任由鬼魂在陰間遊蕩,是不能轉世投胎的。所以,古代的中國,深受宗教前世,今生,來世觀念的影響下,如果,不姓自己的姓了,等於說是斷送了自己的未來,沒有了往生的資格。來生,不能輪迴,甚至比來世做牛做馬的承諾更可怕。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除了這樣虛幻的代價外,上文已經提到,姓氏還標誌一個人身後父系和母系家族背後的勢力。這樣的勢力,往往是多代累計的後果,一個人自己的放棄姓氏,還意味著,在古代重視門第的社會中,即將單槍匹馬的獨創"江湖",一切重新歸零。如果出身寒門,代價不大,如果是出身豪族,那就是破釜沉舟的豪氣啊,估計沒有幾個人願意放棄這樣的既得利益的。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用姓氏發誓的原因總結

在總結了一系列姓氏的重要性後,我們已經知道在中國古代,姓氏不僅僅是一個代號這麼簡單,背後是錯綜複雜的權力交織。而這種影響,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呢麼明顯,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姓氏文化,在現代還是留有殘餘影響的。比如大家熟悉的:"關係"、"人情"等等,和一個人背後的勢力有關的,都是宗族社會下的殘餘影響。而這些,在如今的社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姓氏,在如今社會,仍然是一個人的財富。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而發誓嘛,自然是為了讓自己的話取信與人,從而讓別人重視自己的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愛用自己不姓自己的姓氏來作為發誓的噱頭。因為,姓氏對於古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財富,所以引起人注意的效果,才更好。並且,歷史的長河滾滾,也沒有將這樣的話淹沒,是因為在如今,姓氏所帶來的福利仍然在。

中國人發誓,為何愛講:不然,我就不姓啥?

就像中國人罵人喜歡罵娘一樣,只不過,罵娘是為了站在血緣和倫理的制高點,貶低別人。而發誓,則是一種和罵娘完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只不過,所採用的方式是通過用放棄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來吸引人的注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雖方式不同,但是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罷了。

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發誓,才愛說:如果不怎樣,我就跟你姓。因為這在發言人看來,是自己最大的誠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