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不如靜心喚起孩子發自內心的主動探索和學習

小喇叭:

1、疫情尚未結束,宅家帶娃期間,本公號主張靜心思考家庭教育,沉澱能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教育觀念。在此期間所發文章均與此相關,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幫助和啟發。

2、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微信諮詢恢復服務。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留意文末的預約二維碼。

家長都希望兒女成才,孩子的智力也應該從幼兒時就開始啟發。但是培養孩子應該先從培養他的興趣著手,而興趣又是因人而異的。

急功近利,不如静心唤起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決定和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一廂情願地讓他按照自己設計的方向發展。如果父母濫用自己的權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不但不能讓孩子得到相應的成長,反而會造成一系列消極的後果。

以下這些隨時可做、隨口可說的簡單方法,能夠喚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你願意嘗試嗎?

NO1:家長與孩子分享學習的喜悅

當爸爸媽媽著迷於一本書,一幅藝術品,甚至是一盤美味的菜時,別忘了讓孩子一起分享你們的喜悅,讓孩子知道到底是什麼讓大人們如此高興。孩子雖然還小,但是也可以感受到大人在學習時的熱情。

NO2:隨處接觸書籍

書籍不是用來裝點房間的,更不是為了緩解“知識空缺焦慮症”的。

書,是用來看的!

急功近利,不如静心唤起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家裡的書籍放在孩子隨手可及的地方,餐桌、床頭、沙發靠背甚至汽車後排座位上,慢慢地孩子將會對書籍產生一種親近感,並將閱讀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NO3:從孩子的興趣入手,營造學習氛圍

如果孩子迷戀恐龍,就經常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或者到圖書館為他借一些史前動物畫冊,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買一些模型玩具,隨時在家裡上演“侏羅紀大戰”。孩子的興趣特性需要父母從嬰兒期開始捕捉和培養,並且給他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和發現

NO4:“玩”和“學習”是朋友,不是敵人

“玩”有助於孩子智力發展,也有助於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善玩的孩子有許多優點:聰明、伶俐、樂觀、愉快、朝氣蓬勃、有幽默感,樂於與人交往,富於幻想,勇敢大膽,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

所以,幼兒的早期教育只能是在玩中學,切莫只學不玩或多學少玩,就違背了兒童教育學和兒童行為科學的規律。

NO5:早期的教育重質不重量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切不可逼迫孩子學習。比如說畫畫,孩子自願地、聚精會神地畫上一幅畫,效果要比他在大人的命令下,潦草地畫上10幅要強

這個時期的孩子,應該以玩耍和運動為主,而且,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順便也在學習,所以,父母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陪孩子學習即可,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

NO6:在玩耍中培養能力

作家冰心曾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調皮的女孩是巧的。”

急功近利,不如静心唤起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淘氣、調皮的孩子總是貪玩,他們不停地擺弄著各種各樣的物品、玩具,從許多相近似的物品中形成概括力;他們喜歡“逮貓貓”捉迷藏,認真觀察排除假象尋找目標,養成細緻的思維習慣;他們能把一根竹竿當成駿馬、火箭、飛機、機關槍,把眼前子虛烏有的東西想象得活靈活現;他們玩耍時激動、舒暢、愉快的情緒激發和調動著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能力。所以貪玩的幼兒多智慧。

NO7:家長的虛榮對孩子只有傷害

有些父母,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希望孩子認識多少漢字,排名要前三之類,這些想法和做法只會減少孩子玩耍的時間,扼殺孩子玩耍的天性,從長遠來說,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其它各項發育是沒有好處的

有些家長會自豪地炫耀,自己的女兒或兒子每天很自覺地做作業,或者完成多少多少的題量。家長們首先應該認識到,孩子是由於某種壓力被迫學習,還是完全由於自己的興趣在學習和鑽研

。有統計表明,幼兒園階段寶寶做作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來源:本文根據相關育兒網站文章整理。

一對一輔導諮詢進行中!

工作室服務理念:在充分了解家教現狀的基礎上,提供創意性的解決辦法和負責任的家教建議。

主要團隊成員

急功近利,不如静心唤起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劉老師

本號創始人,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文學作家,童話心理學家,上海重大教育項目核心成員。沙盤諮詢效果顯著、廣受好評。講座千場,受惠萬人。家教專著《管束與放手之間》,《樂桃桃玩穿越》榮獲“上海好童書獎”,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優秀圖書評選活動一等獎。

劉老師的諮詢理念和方法

急功近利,不如静心唤起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高老師

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協會APPC少兒心理諮詢師。整合心理動力與認知行為取向,擅長處理兒童個人成長,情緒困擾,人際關係,學習困難,自我認知,職業規劃及家庭教育,親子關係等問題,百餘人次諮詢案例。

高老師的諮詢理念和方法

急功近利,不如静心唤起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李老師

七年心理學學習及實踐經驗,親子活動講師。2018年“家庭教育四進松江-童心悅讀”活動教師,曾任雙語幼兒園教師,中科院心理所兒童心理發展研修深造。擅長兒童心理成長,媽媽心理健康,親子關係、家庭關係及教養指導,線上線下服務案例數百次。

Brandy老師的諮詢理念和方法

本工作室在劉鴻雁的帶領下,至今已提供服務3500多人次。2018年4月至11月,以“童話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項目“童心悅讀”成為上海市婦聯家庭教育四進項目之一,亮相“上海市家庭教育講壇”。

諮詢服務研習生學習群即將開啟

課程:《系統的學習家庭教育》,主講人:劉鴻雁。目前此係列課優惠價128元,截止至2月29日資格:按計劃完成學習,完成思考題作業,通過筆試和麵試(劉老師通過微信視頻)。崗前培訓:用實際案例模擬實操,半年的見習實習。目前為大家服務的諮詢老師中就有經研習生培訓產生的優秀學員。報名: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