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在“疫”情最前方的曹醫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如何“偵破”密切接觸者的活動軌跡成了疫情防控最關鍵性的環節。曹景明,漳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股股長、副主任醫師,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應急處置流調組組長,同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何與“疫情”挑戰,擋在“疫”情的前面,是他每天思考最多的事情。

擋在“疫”情最前方的曹醫生

他充當疾控中心領導的好參謀,為構建疫情防控框架建言獻計。同時他承擔著一個“老師”的角色,在疾控中心指導應急隊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防護衣的穿脫等防控應急演練以及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全員培訓。有效地提高了疾控中心應急隊員的現場處置技能和防護能力。自從疫情防控戰打響的十幾天以來,他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1點多還在和協查人員開展信息調查。他說:“流行病學調查,有時就像破案,患者24小時裡的行動軌跡都得銜接得上,每個細節都儘量不缺失。”“要快,要準”,在他看來,每次流調都是在與疫情搶時間。每個流調完成後,都要在2小時內完成調查報告提交,“只有用最快時間,才能防止更多感染。”

擋在“疫”情最前方的曹醫生

擋在“疫”情最前方的曹醫生

為“搶時間、擋在疫情前面“,曹景明把他的流調組分成二個工作小組。接到各個渠道反饋的協查人員名單,他就按照要求,全盤部署整個核查人員工作。一項一項地對組員進行充分叮囑,調查核實每一個人員的接觸史、乘坐車輛、密切接觸者等信息。在接到新冠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報告時,首先核實診斷確定事件爆發或流行的存在及基本情況。派出第一工作小組到醫院開展個案調查,掌握患者基本情況、發病過程、診療方案及其他臨床資料、調查危險因素、暴露史和密切接觸者情況;與此同時,第二個工作小組到患者所在村開展居住環境、發病前健康管理等,從患者家中瞭解密切接觸者人員、患者發病前後生活軌跡等情況。第一工作小組與第二工作小組調查情況相互印證補充,形成流行病學等調查報告。2小時內將個案調查表進行網絡直報,同時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送市衛健局和龍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截止目前,已開展密切接觸者流行病學調查73人。

擋在“疫”情最前方的曹醫生

他就是這樣,全天候和全中心工作人員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共同布織疫情防控網絡,為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貢獻力量,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承諾,擋在“疫”情的最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