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豪華車的B級車比其他B級車看上去小?

皮三長弓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您所說的豪華車應該是指合資品牌車輛的豪華車,大概率說的是奔馳,寶馬,奧迪的德系車。

B級車就是軸距需要達到一定的長度區間,因為國人都喜歡空間大,外觀大氣的車輛,所以很多中低端車在做B級車時候,長度會放在會重要的位置。

合資車換代週期要比國產車更長,且豪華品牌的車輛使用年限會長一些,那麼就會用中低端車的最新代來對比豪華車比較老代的車型。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響叮噹噹噹


一直有同感,A4,3系,C級看上去就是A級車,加長了也是。A6,5系,E級就是B級車。


常子82


豪華品牌B級車視覺感受更小,原因可以用兩點概括

  • 追求操控

  • 產品線豐富

B級中型轎車的概念尺寸標準為車身長度4700~5000mm,軸距應在2800mm左右,在這一範圍內的轎車理論上都屬於中型車。但是不同車系以及不同等級的品牌量產車會有所區分,比如普通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的中型轎車,其車身長度在4.75米仍可能定義為A+級(緊湊級)轎車,不超過4.8米不會自我抬高定位,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1:消費心態分析

簡而言之降級定位是為體現出大空間,但同時不造成費油的印象。中型和緊湊級轎車的字面差異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思路,中型車在潛意識中等於大車重車或者費油的車,即使裝備小排量發動機也會被理解為“小馬拉大車”;這些車的特點必然是動力差與油耗高,然而選擇普遍中低端代步轎車的消費者總會關注車輛的油耗表現,對於這些車則難免有排斥心理。

同樣尺寸的車如果定義為緊湊級轎車,或者用全新的定義【A+級】描述車輛的尺寸等級;那麼這種車則會被理解為節油型小車的適當加大,油耗應該會比標準中型車低一些、空間略小一些但總比緊湊級大。對於以大為美的審美標準幾乎成為統一標準的消費市場,綜合其消費潛意識中“既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的心態,這種能營造出更加節油的幻覺的車總會更容易被接受。

原因2:區分產品定位

綜合消費心態決定產品線規劃,A+級的中型轎車成為了一個特殊而獨立的分支,4.7~4.8米之間的轎車已經被認定為小車。想要打造真正的中型轎車則需要加長車身,為了直觀的體現出尺寸的差異,普通品牌的中型轎車往往會加長至4.9米左右,只有視覺效果上能體現出差異才能吸引真正追求中型車的消費者。

對於此類中型轎車的消費心理分析,其核心針對的是審美需求。所以這些B級車往往會越做越大,甚至有些轎車達到5米仍定義為B級車,這是為了與C級車做出等級差異體現合理油耗的“遞進”,比如君越林肯MKZ亞洲龍等車。這些車只要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即可,因為眾所周知普通前置前驅B級車沒有理想的操控,然而這些車都能熱銷車企還折騰什麼呢?


豪華品牌汽車偏短的原因

開篇提及的兩點為追求操控以及豐富的產品線,這只是產品特點的概述。豪華中型轎車可參考捷豹XEL、寶馬3系標軸版、奔馳E級等車,這三臺車在合資品牌的中型轎車中顯得很渺小,低矮且短短的車身看上去一點也不大氣,但似乎沒有人認為這些車不是中型車,因為這些豪華品牌有制定車輛分級標準的資格。而且這些品牌並不是沒有5米級的C級或D級轎車,只是這些車的價格非常之高領很多人望而卻步,能選擇到入門級“小B級車”也挺不錯,畢竟品牌影響力在那擺著。

品牌的自信決定了這些車輛能夠以標準等級進行產品區分,且偏高的產品價格定位需要量產車有所與眾不同。體現不同的基礎是車輛有更強勁的性能,而充沛的性能需要更理想的操控;所有這些車大多都會操控後輪驅動會四輪驅動,駕駛樂趣與操控極限會高很多。重點是追求操控的轎車本就不適合過長的車身,因為過大的轉彎半徑會影響通過效率,過大的軸距會讓車輛操控時感覺很笨拙;所以因高性能而不得不提升操控等級的轎車,其尺寸不得不小一些。


總結:消費者心態的分析是任何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針對不同消費層級對產品的需求的差異而決定產品的特徵,這是各大車企都需要研究的問題。最終形成的結果正是普通代步車越來越大,豪華品牌中高端汽車保持標準尺寸或越來越小;理論上還是那些豪華品牌汽車定位更精準,只是大部分消費者選擇只是憑感覺和隨大流,對於車輛技術層面的品質分析是不太關注的,所以兩個等級的汽車尺寸差會越來越突出。




天和Auto


因為豪華車B級就是實實在在小,4米6多的寶馬3系(F30)敢叫B級,4米7的名圖只能叫A+。4米8多的ES200敢叫中大型c級車,5米多的君越金牛座叫B+都有一群人不服。沒辦法,汽車媒體就是舔豪華車到這程度,價格到了,尺寸哪怕比普通品牌小,他也認定就是B級。


鋼鐵洪流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普通品牌B級車為了顯得霸氣,會把車頭稍微做的扁平化一點,直觀上的視野會顯得大。

而豪華品牌其實注重的是那個標,只要標到位了,外觀不需要顯得特別張揚吧!


趣品車


說都說了普通車當然是為了普通百姓設計的!豪華車的群體看中的不是單純的大,不是單純的長!不是單純的座椅軟!


社會奇評


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緊湊型A級車 時間退到十年前 你看它們就是緊湊型車,只不過這些年一方面自己本身在加長 然後國產又加長 所以拉到了B級車的範圍


中等生活


汽車的級別都有尺寸條件,中級車尺寸要在4.6米到4.9米之間,軸距在2.7米到2.9米之間,符合這樣的數據都可以定位為中級車,每個品牌中級車尺寸不同,常見的主流中級車軸距在2850mm左右,車長在4885mm左右,豪華車B級車與普通B級車都是根據標準定的

現代名圖
現代名圖是入門級B級車,車長僅有4710mm,軸距僅有2770mm,這樣的尺寸被定義為入門B級車,在空間表現上與標準B級車有一定的差距

大眾邁騰

大眾邁騰是主流標準的B級車,車長
4865mm,軸距是2871mm,這樣的尺寸符合正常B級車的標準,整體空間表現都很突出,深受消費者青睞

福特金牛座
福特金牛座也定位為B級車,但是車長達到5018mm,超過了5米,軸距達到了2949mm,這樣的尺寸已經達到了中大型車水平,這樣的車型並不多見

總結:汽車級別定位有嚴格的尺寸要求,相差還是非常多的,豪華B級車和普通B級車尺寸差距不多,都是有各自的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