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核酸檢驗頻繁假陰性,有大量漏診

網傳消息:病毒核酸檢驗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和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金標準。那麼病毒核酸檢驗出現“假陰性”的結果,會造成大批漏診患者。

鑑定結果:謠言

權威解讀:

  • “假陰性”是指:一個新冠肺炎者,他的檢驗結果卻顯示陰性(沒有檢測出病毒核酸)。事實上,不是隻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會出現“假陰性”的結果。所有的檢測都可能出現。導致這一結果,有幾個常見的可能及影響因素:採集樣本時未採集到病毒或採集到的病毒過少;貯存、運輸、檢驗過程出現失誤; 試劑盒的準確性。
  • “核酸檢驗”是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標準,但“核酸檢測陰性”並不是排除感染的依據。對於還沒確診的患者,會被列為“疑似患者”。疑似患者在後續診治過程中,還會多次進行核酸檢測和鑑別診斷,最終得到確診結果。
  • “核酸陰性”不代表就能出院了。目前各省市都在貫徹對疑似患者、確診患者“盡收盡治”的處理原則,防止未確診患者在外傳播病毒。並且,對於疑似患者和確診患者,要解除隔離和出院必須滿足:體溫恢復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且採樣時間間隔至少 1 天。
  • 所以“核酸檢測陰性”並不意味著疑似感染者就能出院了,不用擔心身邊出現大量漏診患者。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