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有人曾說過:“整個人類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大部分人都認為戰爭是無可避免的。

和平只是一種暫時的、相對的、不確定的狀態

​不同國家之間、不同種族之間只能無可避免地遵守一種法則“叢林法則”。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國家與種族之間必須遵守“叢林法則”

就如同不同政體之間貌似正處於和平的狀態,但戰爭是雙方始終都會保有的終極選項

譬如在1913年的德國和法國,雖然正處於和平的狀態。

但似乎每個人都知道兩國之間會在1914年點燃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所以每個國家的各個階層——政客、將軍、商人、普通人,在計劃未來的時候都不會忽略戰爭這個重要因素的影響。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1914年法國與德國的戰爭人盡皆知

因為無論是從石器時代到電力時代,從南極到北極,從歐洲到亞洲。

世界上每個人都清楚地認知到一點“所有國家都可能隨時會被侵略”。

無論是領土被侵犯、軍隊被擊垮、人民被屠殺、財產被侵犯、土地被侵佔。

但到了20世紀下半葉,這個無可避免的“叢林法則”終於被打破了。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現今戰爭更少造成的死亡人數急劇下降

放眼現今世界各個地區,戰爭比以前更為稀少,因戰爭死亡的人數也急劇下降。

遠古時期的農業社會,人類戰爭或暴力導致的死亡人數佔死亡總人數的15%。

而到了20世紀的電力時代這一比例降至5%,直到現今21世紀的這個信息時代,這個比例更下降至1%。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死亡人數約5600萬人,其中死於暴力的人數約為62萬人。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高糖食物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戰爭

這其中戰爭致死的人數為12萬人,犯罪致死的人數為50萬人。

而自殺死亡的人數為80萬,糖尿病致死的人數則高達150萬之巨。

相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現今這個時代 “糖比火藥更要人命”。

除了戰爭的不斷地消亡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地銳減以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改變。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人類觀念的轉變“戰爭是不可能發生的”

現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對於戰爭觀念的轉變,暨認為“戰爭是不可能發生的”。

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和個人在做長遠規劃時,都不會再考慮戰爭發生的可能性。

這種觀念的轉變可以說是人類史上一種史無前例的變革。

當然這樣局面的產生,我們應該感謝許多為此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和平人士。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核武器促進和平的誕生

但我們更應該感謝卻是它——一種超級武器“核武器”。

正因為它的出現,促使每個超級大國更加理性地對待彼此之間的關係。

因為無論那一方想要挑起戰事,無疑都是一種引起集體自殺的瘋狂行為 。

這也從最大程度上逼迫那些超級大國進行轉變,暨用和平方式替代野蠻方式來解決衝突。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全球經濟轉型“物質經濟轉為知識經濟“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轉型,暨從物質經濟轉變為知識經濟。

過去人類的財富來自於物質資產,譬如土地、礦產、石油、森林等自然資源。

現今的財富則主要來源於知識,知識在現今這個世界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經濟資源。

一個國家可以發動戰爭霸佔另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但它卻無法搶奪知識這種資源。

人類史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戰爭如同雞肋一般得不償失

而當通過戰爭的獲利越來越少時,戰爭也變得越來越得不償失,就如同雞肋一般。

當然現今戰爭還依然存在,但也僅僅是侷限於世界的特定區域,比如中東或非洲等局部地區。

這也是因為上述地區財富模式還是一種舊時的經濟體系,暨以物質財富為主的自然經濟模式。

我是小賀,人生的精彩在於發現,期待本人的文章能給你不一樣的人生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