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助推單位提升管理水平

日前,審計機關叫停某醫院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資產清理的意向,幫助其節約預算資金40萬元。

市審計局在對某公立醫院審計時,發現其銀行存款、存貨、固定資產財務賬面餘額與實際情況長期不符,財務賬面餘額大於管理臺賬餘額達4000多萬元,資產管理混亂。

審計組通過與醫院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的充分溝通,發現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醫院資產管理內控制度不健全、資產管理程序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

為此,審計建議, 一是要完善制度。醫院應重新修訂資產管理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重新設計業務單據傳遞流程,規範資產確認程序,確保醫院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做到同步確認資產。二是要加強管理。醫院應加強相關人員的會計專業技能培訓,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同時要求財務及資產管理人員應嚴格執行修改後的內控操作制度,會計期末認真核對資產管理報表,嚴格做到賬賬相符,並定期進行資產盤點,做到賬實相符,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三是要強化監督。醫院內審機構應切實加強對醫院固定資產的審計監督,督促財務及資產管理部門及時理清賬目,規範管理。紀檢監察機關應進一步關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經營情況,對違紀違規或因工作失誤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當前,該醫院正依據審計建議進行整改,著手完善相關內控制度,切實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同時,派駐醫院的紀檢部門已啟動問責程序,對賬務處理出現重大差錯的財務人員進行問責。

( 金保科、秘書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