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提出弄一個補考室讓遲到的考生來補考,你認為這個建議怎麼樣?

費孃的米迦


我覺得這個建議是對高考制度的褻瀆。

題主怎麼可能想到提出這個問題?高考是屬於全國最嚴格的考試,沒有之一。高考,不是你家裡的後花園,更不是過家家做遊戲,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在蔑視高考制度,可以看得出來,有這想法的人是多麼任性,高考遲到,都還要弄個補考場?與其這樣想,不如把高考試卷送到學生家裡去考算了。


現在的高考制度也是以人為本,在時間規定方面,對於遲到15分鐘以內的考生允許進入考場進行考試,遲到超過15分鐘的,將不得進入考場。高考,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正常情況下,只有提前到達考場,哪有遲到的道理?除非遇到不可抗拒等原因。


對於高考中遲到的考生,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高考的態度。其實,遵守高考的考場規則也是屬於高考成績的一部分,是高考的第一道智能選擇題。正如黑龍江考生遲到45分鐘,高考語文成績記為零。也有的考生在考場中作弊,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相應的處罰,這是對高考制度的挑釁,咎由自取。

守時,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質和涵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考是選拔人才的考試,大家都要遵守高考制度,這是對所有考生公平公正的基礎。遵守高考的時間規定,是對高考最起碼的尊重,一個連高考時間都不能遵守的人,妄想他能在工作中幹出好的成績。


Lance課堂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我從7歲到現在30歲仍在上學,經歷了小學、大學到博士,遇到過無數次考試,成績有好有壞,但有一點很肯定,我從沒有遲到過任何一次考試。因此,我十分不贊成弄補考室的建議。

首先,遵守時間是一個人誠信的表現。 我感覺當今社會,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講求兩個字——誠信守時是誠信的具體表現設置補考室就是在刻意為失信行為買單,這樣會讓很多學生喪失守時的意識,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將會經常會出現不守時的行為。

其次,守時就是守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都要首先明白這件事情的規矩,按規辦事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礎。學校安排考試,會有具體的考試安排以及時間安排,學生們參加考試就要嚴格執行考試規定,按時待考,這樣才能有利於各項考試工作的開展。如果考試規定學生遲到就弄一個補考室,那麼這件事怎麼安排,遲到多久不算遲到,遲到一天難道也讓考試工作人員等一天嗎,遲到之後考場怎麼安排,遲到理由怎麼判斷等等。

因此,我感覺增設一個補考室可能需要考慮的事情要比正常考試還要多。

再次,增設補考室難以避免作弊現象。 就拿高考而言,每科開考約半個小時左右考試部分真題外面已經知曉,考試答案也很快出來,這個時候遲到的學生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參與了考試作弊,這就大大增加了考試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並且學生作弊是對那些正常考試的同學們的不公平。久而久之,考試將失去公平性,各種作弊手段也會層出不窮,考試也就喪失了選拔人才的意義。

因此,我不建議增設補考室。遵守考試時間既是對大家的約束也是保持考試公平的具體表現,衷心得希望大家能憑真才實學去考試,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採取任何投機取巧的手段獲得的成就終有被人揭露的一天。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簡單的科學世界


大家好!

高考遲到,還讓遲到的考生專門補考。我被這個提議雷翻了。

規矩就是規矩,人人都遵守規矩,社會才有秩序。不守規矩,自然需要付出代價。

社會發展到今天,以人為本,人文關懷,說明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是好事。

但不能因為人文關懷,而沒有了是非觀念。一味地關懷,是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這是極其不公平的,更是不可取的。

社會秩序,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需要大家共同維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眾不同的地方,但遵守規則是平等的,絕不能網開一面,這是傷害大多數守規矩者而幸福了犯錯誤者,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孩子是受教育者,我們更應該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讓他們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犯錯誤是要付出代價的。孩子從小就要知道嚴格要求自己,守規矩的人很光榮,也不吃虧。

守規矩,社會才會更和諧,我們每個人才公平。

教育無小事,請給孩子的心裡種一顆嚴於律己的種子。



溪石散人


弄一個補考室讓遲到考生補考,這個主意實在是爛透了!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對遲到考生的人文關懷,畢竟從小學開始12年的努力就為了這兩天,因為一次遲到而前功盡棄,實在於心不忍。

但是!這種時候,不能講人情。

1,講人情就會撕開制度的口子。

而一旦制度出現了漏洞,千里之堤就會毀於蟻穴。可別忽視了人性裡面黑暗的東西,一些人可以隨意地去鑽制度的漏洞,而且,一定是能量很大的人。到時候,別的不說,就給作弊留下了方便之門。

2,對極少數人講人情是對絕大多數人的不公平。

大家都能遵規守矩,這極少數人非要無視規則,他們憑什麼可以享受這種蔑視規則然而並不受到處罰的特權?這不是同情少數,而是在打大多數人的臉!這會讓守規矩的人覺得自己的堅守很可笑。

既然規則可以隨便打破,那還遵守它幹什麼呢?劃定的底線絕不容突破,否則,最終一定毫無底線!一個寄託著千家萬戶人生期望的公平競技活動,如果沒有底線,它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3,個人犯下的錯理應由個人來承擔後果。

它不能也不該以破壞大家共同的約定為代價。哪怕理由再充分,有時候也不得不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更何況,考生遲到的理由怎麼說也不夠充分。

如果確實是見義勇為、救災搶險之類的壯舉而耽擱了,事後也一定會有知名大學破格錄取,因為考生在人生考場上拿了滿分,理應得到褒獎!這樣的例子曾經發生過。

總之,純粹由於考生個人的原因,哪怕是生病,也只能表示遺憾和同情,仍然不能網開一面。高考,除了考知識、能力、心理外,也考運氣。臨考生病,屬於運氣不佳,沒辦法。註定這次要失敗,怎麼拼也不成。

一切發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接受它,等待並迎接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誰當它無所謂,誰必將受到它的懲罰,概莫能外。


劍客談教育


這次居然沒有說“如果專家,有專家真提出這想法”。是不是提問者自己都覺得沒譜?

為什麼規定遲到十五分鐘的考生不許入場,很多人談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我們看看所謂遲到不能入場的實質,就按最少的一分鐘進行計算:

所謂高考遲到不準入場,指的是考試時間開始15分鐘後到場,那麼遲到一分鐘,就是已經晚了16分鐘了。

而其他人呢?首先要注意的是,考試時間不是入場時間。考生是要提前入場的,我們也按提前15分鐘計算。在這十幾分鍾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入場,找座位,監考老師檢驗學生證件,核對身份。師生檢查試題密封,核對試題的科目,張數,有無印刷問題,油汙。最後試卷發到手裡,考生還要看自己的試卷是否會不會有個別的錯誤,還要在試卷,答題卡寫好姓名並核對。從進入考場開始,這些問題考生都是全程在場看著甚至參與的,這是義務,也是權利,是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也是你自己的答卷能夠不出問題的基本保證。可以說,如果按時入場,即使有問題,也基本能在開考前解決。如果你遲到幾分鐘,如果有問題,就只能在考試時間內處理,僅憑這一點,就只能說和大多數入場時間一到就早早排隊的人來相比,在沒什麼大不了的原因前提下遲到一分鐘的考生(至少比排隊入場的考生晚了半個小時了),本身就是對自己極不負責,這種不應該遲到的事,憑什麼要別人不計較?

下面再說說單獨開考場補考的可操作性。

第一,假如設定可以補考,那麼開考多久以後可以入場?於是之前的問題又出來了,難道只要有報名的考生還沒到就一直等下去?這不現實。那麼還得有個規定吧,那麼規定遲到多久的可以參加?假如規定遲到半小時內可以入場,那麼遲到31分鐘的行不行?要是31分鐘行,32分鐘行不?以此類推,除非你讓所有遲到者都入場了,否則總有不滿意的。

第二,是不是安排一個統一的考場和考試時間?這次考試難道隨到隨考,出入如同自由市場嗎?那考試紀律如何保證?要是延後,肯定不能和其他科目衝突,安排在晚上嗎?很多考生的心理素質並不十分過硬,本就遲到了,如果在這次等待時出現心理問題或者被正常參加考試出來的同學笑話了,又怎麼說?這次還會不會再次出現遲到?又如何度量?同樣遲到,先來的等後來的,對遲到時間短的考生公平嗎?

第三,如果真這麼安排了,對於遲到時間很短的同學更是不公平的。遲到十五分鐘之內的考生,要用短了很多的考試時間來完成正常的考試,可是晚了更多的反而有從容的時間重新補考,難道是錯誤越大越應該給予優待?

第四,考題怎麼出?這是一個重中之重。如果安排一部分考生單獨考試,那麼即使就在正式考試開始十幾分鍾之後開始,這套題的保密性都已經不那麼確信了,十幾分鍾就可能有人把試卷內容傳遞出去並分部分做好了,“遲到”的考生很可能是帶著(背好的)答案進場的,這也是不許遲到十五分鐘以上的考生入場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可以讓遲到一個小時的考生使用原考卷,只怕個個都胸有成竹了!要是換試卷,那就意味著同一考點的考生都使用了不同的試題,那麼兩套試題的難度如何,側重點如何,使用不同試卷的學生共同掐分數線,合理嗎?

第五,安排補考肯定是小規模考試,而且還是無法預知參加人數的考試,那麼如何安排在哪裡設考點?安排幾個考場?安排哪些老師監考?如果預先安排,監考老師安排少了,容易作弊,考生要是突然超出預期,臨時去哪找人?要是要求所有老師都留下,臨時再決定,裡面又會有多少意外?

最後一點,現在全社會都在給高考讓路,要是來一個加試,對社會造成多少額外的負擔和不便?就說交通,要是延後兩個小時,晚上下班時間還交通管制,對社會公平嗎?

高考時間是全國統一規定,按時入場本身就是對考生的一個基本要求,這都做不到,你本身就已經輸了一次。而且國家也不是沒有給你機會,遲到十五分鐘都可以入場,要是這都做不到,還要求在極度破壞公平的情況下,安排嚴重缺乏可信度的補考機會?準備高考不是這幾天的事,最晚從你中考選擇報考高中那天起,你就應該開始準備高考了,結果最後這幾天的時間都弄錯,還好意思讓社會再次買單嗎?


pegasus1


這是“善心”“善舉”,但是在規則面前,無原則的“善心”的結果是弊大於利。

一、為什麼要給沒有時間觀念、不敬畏規則的考生浪費社會資源?

提議人可能會說“高考很重要,所以要給他們一個機會”,既然明明知道“高考很重要”,為什麼不把握這個機會?做到“守時”很難嗎?高考期間,看看有多少部門為高考提供便利,交通、消防、醫療、食品安全、電力服務等多家部門都在配合和保障高考順利進行和考生的正常發揮。高考這幾天,考生可能是享受特權最大的群體了,附近施工單位為了學生的休息和考試,暫停工程進度,大爺大媽也停止了廣場舞,其他高分行業或部門也調整了時間。出租車司機加入志願者隊伍,交警和消防全力保證道路通行,私家車也繞道行駛,更不用說班主任(帶隊老師)和部分任課教師全程陪同,反覆提醒注意時間,就連集中住宿的校區,帶隊老師晚上輪流守在門口,鬧鐘定了不止一個提醒,既要保證學生休息充足,也要保障學生按時起床、就餐和到考場。即使走讀生在路上向任何一位交警、出租車司機甚至私家車說要去考場,時間很緊張,相信都會將考生按時送到考場,可能還有警車開道。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入場遲到是什麼心態?憑什麼縱容這種不遵守規則的行為?還要給他們另開考場?

二、另開考場的不是說起來那麼簡單,但是成本遠超預期。

每年都有另開考場的先例,但是都是為特殊考生開設,並且是在編排考場計劃之內的。比如,小語種考試(聽力不同,試卷不同)、某些類型的殘疾考生(不考聽力、盲文試卷等)等,這些本身是考試類型不同或不可抗力,並非考生的失誤或特權。而遲到考生是因為個人主觀原因造成的,尤其是在全社會都提供超常保障的情況下發生的,應該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另外,上述“特殊考生”在高考報名時就有信息報備,因此考場的安排是有計劃的,相應的考場人員安排以及試卷分發也是對應配備的。但是“遲到”是不可控的,誰遲到,多少人遲到、遲到多久是無法預測的,究竟需要準備幾個額外的考場?安排幾位監考教師?這些人原本有自己的考場,空缺的人如何統計信息?這不僅帶來了無法估計的工作量,也造成了“真正考場”和“另開考場”之間的信息不對等。

如果遲到後可以進備用考場,相信“遲到”的人有增無減,本來對規則就缺乏敬畏的人更加有恃無恐,還有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故意遲到,在混亂中獲取利益。

三、允許遲到者在規定時間外入場,為團伙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機。

考場作弊手段越來越先進,原先大多是單兵作戰或者幾個人聯合,比如傳紙條、交頭接耳、出場進場交換信息等比較原始的方式。因此,對於耽擱幾分鐘的情況有的考場是比較寬容的,尤其是對出場時間沒有過多要求。目前“黑科技”的發展遠超傳統的防範措施,進場十五分鐘內可以完成“場內暗拍、傳送試題、場外解題、彙總答案、傳(帶)答案進場”等一系列程序,更不用說十五分鐘之後入場了。因此這個規定也是防範團伙高科技作弊的必要手段。

可能提議者說為了防止作弊,另開的考場另出一份試題。先不說另出一份同樣質量、同樣難度和區分度的試題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需要增加多少密保力量,要出是出一整套而不是一份,因為無法預估哪一場有遲到者,有多少遲到者?即便使用“備用試題”,也是面臨無法估量遲到人數和場次的問題。況且哪怕在另開的考場,也面臨遲到者陸陸續續進場的問題,有遲到一分鐘的,有遲到半小時的,也有遲到一個多小時的,其中不乏有“專門”遲到的,至於原因大家都知道。這樣能作弊的幾率會更大。

總之,井然有序的考場因為另開“遲到考場”變得失去預期和控制,憑什麼大家耗費這麼多人力物力為不守規則的人服務?為什麼大家都圍繞他們運轉?不敬畏規則,就要付出代價,這是鐵律,不要用人性化和所謂善心去道德綁架。


Hello翻譯官


規則就是規則,就像法律就是法律一樣,是讓大家來遵守的,而不是來破壞的,破壞規則就會受到懲罰,道理就這麼簡單,如果破壞規則的人還能享受到好處,那麼,必然會產生劣幣逐良幣現象,也會產生破窗效應,最後的結果是規則的災難,也是社會秩序的災難。

高考規定了考試時間,這就是規則,無論什麼理由,破壞規則就要按照破壞規則的規則來,只要遲到,哪怕一分鐘,也是嚴格執行規則,不能有任何對規則的破壞。道理很簡單,規則適用每一個人,只要有特權者,就是對他人遵守規則的人不公平。

高考有時間規定,那麼為什麼有人還會遲到?任何遲到,除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之外,這會考慮,使用依法的方式解決,只要不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導致遲到,都要自己承擔後果,不可抗拒主要指天災,比如地震,而個人原因,他人原因,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為什麼不能單獨設立考場,給遲到的人,這就等於獎賞錯誤了,而這才是對規則的最大破壞,這樣做的後果,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利用規則,以實現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樣的話,規則就毫無意義了。


韓東言


非常不可取!

在全民為高考學子助力,一路開綠燈的今天,參加高考的學生為什麼還會遲到呢?

如果學生自己本身對這件事不夠重視,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或者他的本性就是一個懶散懈怠毫無規劃的人。即使有這樣一間教室,他們也會存在僥倖心理,晚點沒關係,反正晚了也可以考。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更何況這樣一來,又為作弊提供了條件。所以,不可取!一個人的未來應該由他自己負責,不該讓社會處處過分包容為他買單。


淼淼課堂


先表明立場,提出這個問題,是多麼的愚蠢。你知道去面試遲到人家就不要了,談客戶遲到人家就不談了,而高考,你有老師再三叮囑,有家長細心照料,還有交警封路,你還有什麼理由遲到?唯一的理由就是你不重視,那又何必多浪費社會資源呢。你說的好像很簡單,搞一個教室給遲到的,那如果大家都遲到了呢,到底要搞幾個?都弄個備用教室?再準備備用監考?沒到的到底是缺考還是在備用考點?你知道準備一個考點工作量多大不?萬一你再出現個啥急病是不是還得給準備幾個醫生?因為全國來說,奇葩太多了,啥事不會出呢。所以,還是請搞清楚一點,不是所有參加考試的都是有用之才。


左手拳頭右手掌


高考是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一個連決定自己命運和前程的高考都不重視的人,又怎麼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在古代,考生進京趕考,幾千裡步行而至,沿途充滿變數,到達京城後,過了進場時間,也沒有遲到的補考考場一說。何況現在交通便利,離考場這麼近距離,全國為高考讓路。

再者,遲到可以補考,如果有一千個考生,一人遲到一分鐘,卡那一個合適,遲到三十分鐘可以入場,遲到三十一分鐘行不行?考題是否應該一樣?早出場的出去了,遲到的還沒來,洩題怎麼辦?

最重要的一條,作為一名考生,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高考你都不當回事,將來怎麼對你委以重任,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