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當地時間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在這段過渡期內,英國和歐盟雙方將會就貿易、執法、安全、能源等多個議題舉行談判,以明確未來關係。

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和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人均表示,在未來談判中將堅決捍衛歐盟的利益。“脫歐”之後的英國將如何發展,受到廣泛關注。

“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貿易協定 到底要守誰的規矩?

過渡期內,關乎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貿易協議談判將成焦點,在這方面英歐雙方均態度強硬。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沒有必要接受歐盟規則,希望英國能獲得類似歐盟與加拿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他說:“如果我們不成功,我們的貿易協議將以歐盟現有的退出協議為基礎。”

“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而歐盟英國脫歐事務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則表示,剩下的27個歐盟成員國不會僅僅為了避免在今年年底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混亂、嚴重的無協議局面,就批准與英國的自貿協定。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歐盟試圖把英國產品是否獲准進入歐盟市場,與歐盟船隻是否獲准進入英國水域直接聯繫起來。包括法國和丹麥在內的八個歐盟成員國認為,能繼續進入英國捕魚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對於本國漁民來說至關重要。巴尼耶強調,貿易協議應當保留那些“傳統上在英國海域捕魚的”漁民們的權利。

而英國對此也毫不讓步,英國方面宣稱,2020年底英國將變成一個獨立的沿海國家,所有的協議都應當考慮到這一現實。英國希望每年與歐盟國家就進入其海域進行談判,就像今天挪威、冰島一樣,並且設想能與歐盟有一個“合作機制”。

“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英國倫敦金融城大樓。圖源:新華社。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強調,如果英國選擇偏離歐盟標準,那麼就將意味著英國無法全面接入歐洲單一市場。

英國前駐歐盟大使羅傑斯表示,如果談判沒有成果,英國和歐盟的貿易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進行,這意味著雙方將設置目前沒有的進出口關稅和邊境檢查。

脫歐日遭歐盟“催債” “疑歐派”呼籲以拒繳會費做談判籌碼

就在英國脫離歐盟當天,歐盟向英國追討經年度計費調整後需繳納的11億英鎊(約合99億元人民幣)附加預算。

歐盟解釋稱,歐盟年度預算調整是“例行”規則,發送賬單的日期由歐盟法律規定,落在“脫歐”日當天純屬巧合。

加上這筆附加預算,英國2019年向歐盟貢獻的“會費”超過了100億英鎊(901億元人民幣)。而在截至今年年底的“脫歐”過渡期內,英國將繼續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仍需全面參與預算分攤,預估需繳納114億英鎊(1027億元人民幣)。

英國“疑歐派”代表、脫歐黨黨首奈傑爾·法拉奇呼籲政府在下月開始的英歐未來關係談判中把拒繳“會費”作為籌碼。他們認為,英國服務業和經濟整體表現相較於其他歐盟成員國更好,反而因此遭遇歐盟規則的“懲罰”。

為發展經濟 英國將敲定10個自由港

英國政府9日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宣佈10個自由港的位置,並從2021年開始運營,從而幫助提振英國經濟。這是幾十年來英國首次開始制定自己的貿易政策。為此,英國政府啟動了為期10周的意見徵詢,以確定英國自由港的計劃。一旦意見徵詢完成,海運、空運和鐵路港口將能夠競標自由港地位。

英國財政部第一副大臣裡希·蘇納克在一份聲明中說,自由港將在英國引以為豪的歷史港口釋放潛力,促進英國各地社區的發展和復興。聲明稱,自由港將吸引新的企業,將就業、投資和機會帶到全國各地。

英國政府表示,正考慮採取稅收優惠措施,幫助增加對自由港基礎設施、建築和機械的投資,以提高生產率,還可能會利用稅收變化來降低自由港僱傭工人的成本。英國政府稱,在自由港被更廣泛地應用於經濟領域之前,可以用於海關政策、運輸和環保技術的試推行。

“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英國貝爾法斯特港口

早在去年8月,英國政府就宣佈將組建自由港專家諮詢組,為英國“脫歐”後建立最多達10個自由港提供建議。根據當時發佈的聲明,此次在港口、機場等區域建立的自由港與上世紀80年代改造倫敦碼頭區類似。自由港將成為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的中心,可以幫助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和程序,還可以令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有效幫助減少成本和官僚程序。聲明稱,設置自由港可以確保英國機場和港口充分利用“脫歐”後的機遇,包括英國與貿易伙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增加對美國及快速增長的亞洲市場的貿易。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一些貿易專家表示,自由港不太可能創造新的經濟活動,它們往往只是重新分配了來自國內其他地區的經濟活動,但可以使英國現有經濟活動轉向自由港,為這些地區創造價值。

“全球英國”實施中 和歐盟相互依賴

英國外長拉布2月6日起對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進行訪問。“脫歐”後,英國外長首訪亞洲,和“全球英國”政策密不可分。

“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與日本外交大臣茂木敏充舉行會談。圖源:共同社。

2016年,英國政府在“脫歐”公投結束後,提出了“全球英國”的概念,即建立“一個外向型、包容、支持自由貿易的全球化國家”,確保英國能利用脫歐的靈活性,維持在全球的影響力。英國外交部向議會提交的一份文件中曾指出,亞洲在“全球英國”中佔有重要一席。

拉布此次訪問的澳大利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是前英國殖民地,在商業、語言和文化等方面與英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日本與英國近年來也互動頻繁。英國意圖通過強化與這四個亞太國家的聯繫,進而更多地對亞太事務進行干預,以此推動“全球英國”的實施。

英國脫離歐盟之後,在外交事務,特別是國際安全事務方面,可以不受歐盟限制,更為獨立自主地表態並做出決定。

“脫歐”只是開始 英國的挑戰還在後頭

那麼英國在“脫歐”後,它未來在大國關係以及全球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將上升還是下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脫歐以後,英國反作用於國際格局變化的能力在下降,成為一個相對受到影響的對象。但這也取決於未來英國和歐盟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尤其在外交和安全的領域,英國仍然有空間尋求和歐盟之間的緊密或者特殊關係。

歐洲一體化令人擔憂

英國“脫歐”讓歐洲一體化備受打擊,有人開始擔憂英國“脫歐”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英國曾經作為歐盟三大支柱成員之一,在歐盟內,英國經濟總量僅次於德國,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對歐盟國際地位貢獻巨大。英國“脫歐”不僅衝擊歐盟貿易,也將大大減弱歐盟在全球經濟、政治事務中的影響力。

不過,也有人認為,英國“脫歐”對歐盟將是一次警醒,歐盟將更加重視內部改革,應對一體化進程中的諸多問題。

英國堅定地要走自己的路,重新定義自己和歐盟的關係,而過渡期結束前雙方能否談妥仍是未知數。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國際在線】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