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有人說,好消息表示還有希望,而壞消息表示只有絕望。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個可怕的危險的地方,但實際上現在許多事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例如,幾個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的謀殺率一直在大幅下降,而全球的平均壽命進卻在不斷攀升,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壞消息呢?人們很容易將責任歸咎於媒體,因為他們發佈了聳人聽聞的負面新聞。而誰會為這些新聞買賬呢?當然是我們,而這是有心理學原因的,即使說我們喜歡好消息,但我們會更關注壞消息。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基本上我們認為事情大多數是好的,但我們仍然更重視壞的事情,一方面它們更罕見,另一方面忽視它們比給予它們太多關注有更大的風險,人們認為這有助於我們自己的生存。假設一切都好起來,就會激發人們去探索這個世界,無論是走出洞穴還是邀請別人出去約會,但與此同時對負面因素保持警惕,有助於人們在探索的過程中避免危險,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負面新聞如此善於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1991年的一項研究讓參與者閱讀不同顏色的消極積極和中性詞彙,並要求他們儘快說出這些顏色的名稱,他們花了最長的時間才說出消極詞彙的顏色。據研究人員稱這是因為他們忍不住要注意這個詞本身。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2003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以過快的速度向參與者閃現消極和積極的詞語,以至於他們無法有意識地進行記錄。他們仍然在潛意識層面上對單詞有感覺,但並沒有完全讀懂他們,儘管如此這些參與者對負面詞彙的印象要強於正面詞彙。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那些自稱更喜歡正面新聞的人也會被負面新聞所吸引,換句話說,又一次事實證明我們更能意識到並更容易被消極的一面所吸引,但信不信由你,多虧了社交媒體一切都有了一線希望。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2010年《紐約時報》對7000多篇文章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一篇文章越正面就越有可能被分享並迅速走紅。2017年的另一項研究顯示使用YouTube和Twitter的人更喜歡分享正面內容而不是負面內容。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這是為什麼呢?這可能歸結為人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和人們如何使用傳統媒體之間的差異,我們以外部觀察者的身份消費新聞,但我們以積極參與者的身份使用社交媒體,人們發佈推特和電子郵件鏈接來表明他們自己的事情,並與世界上的其他人交流。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與研究人員所謂的喚醒不同,後者跟蹤某種東西是否激活神經系統並幫助我們感覺。事實證明與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相比,高喚醒對分享決定的影響更大,尤其是當分享的內容涉及到敬畏、憤怒和焦慮的感覺時。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網上分享的語氣和內容。雖然這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幸的是,並不都是可愛的貓咪照片。消極偏見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對可能傷害我們的事情保持警惕,而媒體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及時瞭解世界上的威脅和問題,如果我們把自己從負面新聞中屏蔽掉,我們就不能做任何事情來保護自己或者糾正錯誤。

壞消息?你為什麼那麼關注?

所以,享受你的朋友們在上社交媒體上分享的那個讓你感覺良好的故事吧,但也不要忽視那些令人沮喪的頭條新聞,這些頭條新聞幫助我們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