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的孩子很少有人理會?不要讓“暈輪效應”,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同一個小女孩,同一個地點,穿著不同的情況下尋求路人幫助。結果小女孩衣著整潔乾淨時,得到了更多的人關注並主動上前幫忙,而當小女孩穿著邋遢時,卻很少有人理會。

心理學上將這一現象稱為“暈輪效應”,也叫“光環效應”。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也就是說,人們往往會抓住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由此為依據去推論這個人的其他方面的好與壞。

邋遢的孩子很少有人理會?不要讓“暈輪效應”,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人們會本能地選擇“以貌取人”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一個孩子穿的衣服是否得體、乾淨整潔,決定著人們對他的印象好壞。不僅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比如面試時,你穿得過於隨意,面試官往往會有不好的印象,當他對你產生反感時,即使你表現再優秀也很難被錄用。

楊瀾曾經說過: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優秀的內在。楊瀾也不是生來就是精緻優雅的,她在英國求職時,因為穿著過於邋遢被面試官淘汰,面試官說:“你的形象與你的簡歷不符合,所以這個職位明顯不適合你”。

邋遢的孩子很少有人理會?不要讓“暈輪效應”,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因為穿著問題被老師同學排斥,那你會不會自責呢?

孩子穿得乾淨整潔,自信心更強


在瑪麗亞·蒙臺梭利的敏感期理論中,孩子到了3歲以後,就會進入“審美敏感期”,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媽媽說,孩子這麼小竟然會自己挑衣服了。

邋遢的孩子很少有人理會?不要讓“暈輪效應”,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其實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審美”,他知道哪些衣服的款式、圖案、顏色更好看,他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上學,內心會有無比的自豪感,同時自信心也會倍增。

相反地,如果孩子穿著的衣服邋里邋遢,且不是自己喜歡的款式,甚至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破衣服,那麼他會感到無比自卑,甚至抬不起頭。

衣著得體的父母,同時影響孩子的穿著

邋遢的孩子很少有人理會?不要讓“暈輪效應”,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雖然我們大人經常會教育孩子“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但是外在美同樣必不可少,家長給孩子培養好習慣的同時,也要注意以身作則。因為你的穿著打扮,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審美”。

家長在給孩子挑選衣服時,不光要注重舒服、美觀,還要考慮衣服是否合身。衣服不必過於華麗,適合才最重要。

各位父母,你平時會注重孩子的衣著打扮嗎?什麼時候開始對孩子的著裝有要求的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帶娃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