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馬上進入三夏大忙,今年的麥子價格會比去年高嗎?

農戶開心果


農村馬上進入三夏大忙,今年的麥子價格會比去年高嗎?

目前已經是5月下旬,小麥夏糧收穫陸續展開,從當前的小麥開秤價格看,與2018年小麥價格基本持平或略低於去年價格,目前全國各地小麥收購主流價格在1.14-1.25元之間,但農民出售新小麥毛糧價格略低,幹麥在1.03-1.09元之間,與企業收購價格還一定差距。小麥潮糧價格較低,比如河南省唐珂縣每斤在0.68-0.78元左右,湖北潛江0.8元/斤。



從當前小麥市場情況分析,今年小麥價格總體上應該略低於去年的價格水平,今年農民出售從格在1.0-1.10元之間,企業收購價格應維持在1.15-1.25元區間,而去年小麥價格曾一度衝高到1.30元一線,今年估計很難達到這個水平。下面是近期小麥價格:



一是因為今年小麥託市收購價格有所下調,確定了小麥的總體價格水位有小幅下降,據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019年小麥託市價格顯示,今年國標三等小麥收購價格每斤1.12元,每提高一個等級,提高0.02元,從政策收儲上已經先退一城。

二是目前小麥的庫存量仍然較大,大約7000萬噸的庫存小麥將陸續以拍賣的形式投放市場,這對今年新麥價格也會產生影響。目前拍賣底價已經確定,拍賣底價一律定為國標三等1.145元/斤,加上出庫費、運費等,到廠價大約為1.20元左右,依此來看,新麥價格後期超過1.20元的機率較大。

三是小麥下游產品低格下滑,走貨緩慢,一方面由於目前處於麵粉消費淡季,走貨量持續低迷,拉動力不強。另一方面,由於非洲豬瘟疫情,4月份生豬存欄量下降20.8%,對麥麩的消費大幅下降,影響小麥加工企業的生產,進而對麥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從上面的分析,今年小麥總體上價格高於2019年的可能必不大,但是在行情進行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階段性的價格上漲,預計在6月份,隨著各地小麥託市收購工作的啟動,再加上一些企業下半年備貨的需求,小麥價格會大概率會出現一波走強的行情,在個人看來,這也將是今年新麥出售的最佳時機。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三農廣訊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如今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了小麥的收割,而從目前的收割價格來看,之能達到1.04-1.1元左右,這樣的價格並不是太高,但也在農民所接受的範圍內。去年的小麥受到天氣的原因減產,優質小麥的價格比較高,但國三小麥就不是太理想了。今年的小麥價格應該和去年差不多,波動不是太大。

如今的臨儲拍賣在進行中,目前的庫存小麥量在7000萬噸左右,這樣就意味著對新市小麥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首先就是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影響。目前的買賣價格在1.14元每斤,這就意味著新市小麥的價格應該不會低於這個數字,保持在1.15元每斤左右,和去年相平衡。

而小麥的產量中,1/6是用來進行飼料食用,而今年的生豬數量大減,對小麥的需求量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這樣的話後期的價格很難上揚。而每到夏天的時候都是小麥的需求淡季,很多的麵粉廠已經停止生產,對小麥的需求量不是太高。

今年的小麥種植面積相比去年下降,但產量卻非常的高,受到天氣的影響比較小,總體來說比起去年是要增產的,因此價格上也會受到一定的衝擊。不過產量雖然高了,但品質上還是不太好,畢竟很多地區都迎來了大面積的蟲害,同時北方的高溫也會帶來乾熱風,再次降低品質。

而今年的最低收購價格在1.12元在左右,這就給市場一個較大的變動幅度,可能在前期多地要啟動託市價保護。總得來說,今年的小麥價格並不會上揚太多,和去年應該相差不大。


惠農圈


馬上就要大面積收割小麥了。農民朋友最關心的還是小麥價格問題。因為小麥漲價會給自己帶來更高的收入;但如果小麥價格跌落就會使自己減少收入。

那麼,今年的小麥價格究竟會怎樣呢?針對這個問題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我們都知道影響小麥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小麥產量,另一個是市場需求。

2019年全國的冬小麥播種面積為3.35億畝,與2018年播種面積相比減少了450萬畝。按說,面積減少也就意味著總產量減少,價格應該上漲。但是,2019年的自然災害比較少,據專家預估,2019年的小麥總產反而會增加43萬噸。那麼,這就又抑制了小麥價格上漲。從而會出現小麥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的現象。


就目前湖北地區的開稱價格來看,新小麥的收購價格在0.95~1.10元之間,似乎價格還行。但河南等地的小麥還沒有收割上市,如果這些小麥主產區的小麥大量上市的話可能會對小麥價格產生影響,每斤下跌幾分應該是可以預測到的。


另外,據專家介紹,2019年有一部分大型麵粉企業已經停產,所以,大量囤積小麥的現象很難出現。再加上豬瘟疫情的影響,飼料需要也不是非常旺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小麥價格。所以,專家指出:今年的小麥價格沒有上漲的“動力”支撐,所以,很難上漲。只要能與去年同期持平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作為農民朋友來說,小麥價格與去年持平或下跌根本不是想要的結果。但是,市場規律就是這樣,任誰都無法改變。



好啦!以上僅是老胡通過諮詢專家後得出的結論。僅是一家之言而已。具體小麥價格是漲是跌還是市場說了算。畢竟市場情況瞬息萬變,誰也無法做到精準預測。所以,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不同的看法都僅具有參考意義。


老胡說三農


我們當地小麥已經收割完畢,也銷售完了。從我們當地行情來看,今天小麥沒有經過下雨,小麥品質比去年好,籽粒乾燥乾淨,價格比去年高出0.10元——0.20元左右,農民基本上是滿意的。



今年小麥價格行情,總體上與去年相當,由於調低了最低保護價0.03元/斤,收購商、經紀人藉此壓價,給農民心理造成一定影響。另外,我國普通小麥庫存量仍然在1億噸以上,庫存充裕,供應寬鬆,今年小麥產量又是大豐收之年,今年小麥收購總量在1350億斤,與去年持平。普通小麥價格存在下行壓力。

今年國家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優質小麥種植面積佔比33%,給今年小麥價格行情帶來支撐和拉動。河南優質小麥種植面積1200萬畝,江蘇優質小麥種植面積600萬畝,山東、河南、江蘇小麥價格上漲可能性較大。


從市場上看,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持續推進和優質糧食工程的加快實施,產業活力不斷增強,優質糧源需求旺盛,優質小麥的優勢逐漸顯現,優質小麥價格比普通小麥價格高出10%。今年小麥不存在賣難問題,農民手中小麥會全部收購上來,但農民不要存在惜售心理,等待觀望。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密切關注小麥價格走勢,逢高銷售。

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小麥即將開鐮收割,近期要關注天氣預報和天氣趨勢,規避連陰雨天氣對小麥品質和價格的不利影響,搶在下雨之前收割。農民要跟蹤關注小麥價格行情走勢,分析研判,為小麥銷售提供可靠依據。隨著天氣變化,小麥價格可能也會發生變化。


今年小麥主產區仍然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山東、河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蘇最低保護價水平為1.12元/斤(國標3等),執行日期從6月1日——9月30日。今年小麥價格可能與去年持平,優質才能優價。


長江老農


現在已經是2019年五月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19年全國小麥整體產量和質量整體好於去年,已經是一個定局,但是今年的小麥價格將比去年更低,也將是一個令人失望的事實。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來說,去年能夠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新產小麥比例非常小,其市場價格大多能夠達到1.15元一斤甚至更高。

而2019年我國小麥市場上能夠達到國標三等及以上的新產小麥比例非常高,但是其實市場價格大多隻有在1.12元一斤上下浮動,不管是賣給國家臨儲收購倉庫還是賣給糧販子,或者用糧企業,都會是如此。

小麥即將豐收了,但是賣價也更低了,這是一個令人尷尬和諷刺的現象,彷彿如幾十年前的那個“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一樣,令人深思。



2019年新產小麥價格整體不及去年

其實到今天,全國六大小麥主產區中,只有湖北省小麥基本完成收穫,再有一週左右,河南大部分地區的小麥將進入收穫季節,爭取來看,2019年小麥整體產量和質量要比2018年有明顯的好轉,甚至可以說是豐收在望,但是對於2019年產新賣的市場價格,我個人並不抱有期望,甚至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今年的小麥價格肯定不會比去年高。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由於我國在今年繼續加大對於小麥收付制度改革的力度,繼續將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下調,經過下調後的本年度小麥收儲價格標準僅為1.12元一斤,創下近六年來的價格新低和2013年同期基本持平。這也就意味著,今年我國小麥市場上絕大多數市場價格不但不會和往年的價格高位有所增加,甚至還倒退5,6年前的水平。

2019年我國優質新產小麥價格表現依舊亮眼。

雖然我在上文中明確提出今年我國小麥整體價格不及去年,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所有的小麥價格都會處於低迷狀態,特別是對於市場上,需求旺盛,但是供給量非常少的優質新麥,其市場價格在本年度我國小麥市場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依舊會取得比較亮眼的表現,我們經常說到的優糧優價將會在本年度的小麥市場中表現的更加突出。

在大多數新產小麥現貨價格在1.1到1.15元一斤之間徘徊,浮動的情況之下,諸如,強筋小麥或者弱筋小麥,這樣可以用作高端面粉及釀酒的優質小麥品種的市場價格將達到1.2至1.3元一斤,與普通小麥之間的價格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在本年度我國小麥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邊是普通的小麥品種價格低迷,而且市場需求處於並不旺盛的狀態,而另一邊,優質小麥品種卻處於明顯的供不應求,且優糧優價的狀況。

這一現象或許為今後我國小麥種植戶的種植結構調整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和重要意義,是時候減少普通品種的種植面積,增加優質小麥品種面積,爭取實現種植效益最大化。


鍾情三農


整體來看,今年的小麥價格並不會比去年高,甚至對於大多數普通小麥品種而言,市場價格表現可能還不及去年。

只有市場上流通了,極少數優質新麥的價格表現可能會和去年保持一致的高位,並且和普通小麥品種之間的價差越拉越大。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個就是國家對繼續實施小麥收儲政策進行了調整,將本年度新產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標準下調了0.03元一斤,從政策層面為今年的小麥價格出現走低奠定了市場整體低調。

第二個原因就是來自於本年度我國小麥市場供需關係所呈現出來的嚴重過剩情況,這也是成為抑制2019年度國國小麥特別是新產小麥後期價格上漲的最關鍵因素。

託市收購價格標準降低,2019年產小麥價格上漲難度巨大。

出去我國小麥市場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小麥是目前為止唯二的兩個仍在進行收儲制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國家依舊在2018年底發佈了2019年全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標準,可是,在我國整個糧食系統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本年度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標準還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度下調了三分錢一斤,所以不管是從2019年的國家臨時收儲來看,還是從市場化購銷來看,新材價格整體較去年從期期出現走低,已經是必然。

年度小麥市場供需狀況糟糕,抑制後期新買價格上漲。

2019年是我國實施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三個年頭,雖然最近說過價格標準在逐步的降低,但是如果市場供需關係能夠得到進一步改善,呈現出有利於小麥市場活力及現貨價格走高的因素之後,也可以推動後期新產小麥的價格節節走高,但是,2019年的我國小麥供需關係顯然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條件,因為和往年一樣,今年我國小麥市場供需關係依舊會呈現出嚴重過剩的情況,而且最終的過剩量活將創下一個歷史新紀錄,高達8000萬噸以上。而這一數值在創下歷史最高記錄的同時,也大約為我國年度小麥消費總量的70%左右,已經大大超出了正常的範疇。

所以不管是年度的小麥收儲政策變化來看,還是從決定現貨價格實際走向的市場供需關係來看,2019年全國小麥市場行情走勢吉現貨價格都不會表現的特別亮眼,和去年相比,更大概率會出現穩中持弱的情況。


糧油市場報


芒種就要快到了,農村馬上就進入了三夏大忙季節,也就是到了麥子的收割季節,南方麥子收的比較早,目前已基本收割完畢,市場上“潮麥”的價格一般在0.8~一元每斤,新幹麥的價格平均在1.16~1.18元每斤。



對於庫存的小麥價格現在總體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目前價格在1.20~1.25元每斤之間,行情還是不錯的,而且價格基本穩定。但由於我國今年小麥儲存量超過了1億噸,庫存壓力特別大,去庫存的願望特別強烈,也影響了小麥價格的上漲,所以今年是我們總體價格不容樂觀。

今年小麥由於天氣比較適合小妹的生長,陽光比較充足,小麥的產量和質量都非常的好,今年小麥的價格相對來說比去年要好很多。畢竟去年的小麥收割的時候遇到了連綿陰雨的天氣,這是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湖南等地區小麥出現了黴變的和發芽的現象。導致小麥價格特別低,一般每天在0.40元左右,好一點的小麥價格也只有1.15元左右每斤,但後期小麥價格出現了上漲的行情,達到了1.23元/斤左右的收購價。



今年小麥的開稱價格比去年好很多,至少每斤提高了0.03元,去年小麥的該省價格為1.02元每斤,今年小麥的開稱價格為1.05元每斤,隨後幾天小麥價格上漲到了1.16~1.18元每斤,行情是非常不錯的,有一個好的開端,說明今年小麥好的質量贏得了市場的信賴。

今年小麥價格會出現比較好的行情,後期會逐步上漲,儘管今年小麥超市收購計劃比去年已經下浮了0.03元,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12元每斤。可是由於今年增加中美貿易關係摩擦升溫,使得今年農產品的價格普遍的上漲,小麥價格也不例外,但是小麥作為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價格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預計今年小麥價格比去年略低一點,平均在1.16~1.20元每斤之間。



總之,今年的小麥價格好於去年,這裡只是說的小麥的主流價格,小麥的託市收購從6月1日到9月30日,託市收購計劃開始以後,小麥的價格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今年想賣的畝產量和質量都非常的好,只是西部地區由於乾旱的原因有所減輕,但所謂的質量也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今年小麥價格也是非常好的。


宗元三農堂


農村馬上進入三夏大忙,今年的麥子價格會比去年高嗎?

去年的小麥市場運行已經基本告一段落了,在減產幅度較大而且品質上也明顯下降的供應基本面下,2018年產小麥上市之後其價格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或大幅的上漲行情,最高價格水平也就在1.25-1.26元/斤的幅度。而截至目前,2019年產小麥已經陸續收割上市,南部麥區的收購也在進行中,雖然主流價格還未形成,但最近幾天的新麥價格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進入5月末到6月上旬,大範圍的夏收將開始並於6月10日前後進入尾聲,新小麥的收購也將同步進行。對於今年新麥價格走勢如何,會不會高於上年同期水平,其實市場還是有著比較一致的看法的——那就是總體將會在窄幅區間內波動,這個幅度就是下部有託市收購底價作為底,上部有託市小麥拍賣成本價作為頂。

一方面,今年雖然在收購高峰期,市場化收購的特點預計會更加突出,但市場各主體的收購態度將比去年有所不同,特別是貿易商,在去年很多都出現了虧損的情況下,今年入市的心態會偏謹慎,特別是在託市小麥拍賣底價在新麥上市之前下調到位之後,可以說給後期小麥市場走勢明確了方向,那麼也意味著貿易商的收購心態將會以快收快走為主,屯糧的意願會下降。

同時,加工企業的日子也很不好過,前有因麩皮價格大幅下跌造成加工企業開工率提前下降,並長期保持偏低水平,後有麵粉終端需求偏弱,且旺季不旺的特徵也將會更加明顯,再加上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增大,行業洗牌加速,加工企業的收購也將更加謹慎。

另一方面,今年小麥生產大概率將比去年恢復性增產,總體上將是這個格局,當然部分地區因為乾旱等原因,情況也不樂觀;品質上如果後面這10幾天沒有連陰雨的話,也會好於上年。所以,新增的小麥供應基本面轉好,再加上國家通過下調託市小麥拍賣底價確定了去庫存的決心,在10月份之後的小麥供應市場,將會面臨比去年同期流通糧源更多、託市小麥拍賣更迫切的局面。

綜上所述,今年新麥大範圍收穫上市在即,在各種因素來看,還是偏利空的,預計今年新麥的價格品質好的普通小麥價格與去年同期的水平將差不多。


糧小咖


近幾天的高溫天氣,麥子明顯泛黃,充分印證了“麥熟一晌”的說法是多麼的適用,多麼的切合實際,尤其是前幾天沒有澆灌漿水的麥田,更是泛起了黃色,減產是明顯的了。今年由於國家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小麥收購價難有起色,謝謝對老農民的照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