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中樞”擔當,鑄牢390萬人民的生命防線

淮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系列報道②中樞統籌篇

繃滿弦 拉滿弓 使滿力 出滿工—— 堅守“中樞”擔當,鑄牢390萬人民的生命防線

在前、向前、靠前。這裡就是“一線”!這裡就是“前沿”!

“你們是這場不見硝煙戰鬥的‘心臟’!有你們‘擋子彈’,淮南老百姓不怕!”2月8日下午,一位不願留下姓名的大姐帶著滿滿的愛意,給淮南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送來20箱牛肉板面,便急匆匆離開了。

在這個不同往常的元宵節,這一幕,讓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奮戰的指揮部辦公室很多同志紅了眼圈,“謝謝大家的信任。我們一定會堅守好,全力以赴!”

堅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從己亥末到庚子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市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彰顯了抗“疫”必勝的淮南決心。

贏得時間,就是贏得主動,更是贏得生命!

“指揮部的燈光,徹夜不熄。”爭分奪秒下達每一道指令、夜以繼日核查每一組數據、24小時接聽群眾各類諮詢、連夜緊急召集會議、第一時間部署隔離措施、全力以赴調度物資保障……

在這場不能輸更輸不起的抗“疫”戰爭中,淮南市及各縣區指揮部快速決策,高效運轉,發揮“中樞”作用,繃滿弦、拉滿弓、使滿力、出滿工,統籌協調全市上下各方力量,匯聚起氣勢磅礴的淮南行動,堅定信心戰疫情,同舟共濟築防線,全力守護淮南390萬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繃滿弦——聞令而動,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

與病魔較量,拼的是速度,爭的是時間。

提前預警,提早下手!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迅速成立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為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孝成等為副組長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傳遞了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的強烈信號,傳遞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堅定信心。

1月21日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防疫工作,成立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市長張孝成任總指揮,副市長陸晞任副總指揮,在市衛健委設指揮部辦公室,下設診療救治等12個工作組,制定《淮南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預案》,24小時值守,明確“路線圖”,劃好“責任田”,正式吹響全市防控集結號!

1月24日除夕當天,全省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我市高度重視,迅速響應。

1月27日晚,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來到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督查、指導工作,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沈強指出,指揮部辦公室和各工作組要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協同合力,把應急處置工作做得更紮實,有力有序推進防控各項工作開展。

除夕之夜,市長張孝成主持召開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第三次會議,要求切實扛起政治責任,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圍繞“三防、三查、三加強”進一步抓緊抓好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5日,市指揮部就下發通告,取消全市一切群體性集會活動,禁止全市農(集)貿市場活禽交易,全面排查從武漢來淮人員的身體狀況……

“一級響應”就是“一級備戰”。

為了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市指揮部迅速進入戰時狀態,高效運轉,有條不紊地指揮整場戰“疫”。

全市上下、各行各業加速奔跑、英勇奮戰。

各縣區指揮部迅速組織各級領導幹部、黨員沉到一線,對武漢來淮人員住戶逐一電話排查、入戶走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交通防控組迅速加大車站、高速路口等重點場所排查力度,採取消毒、體溫檢測等必要措施,對外地來淮人員嚴格實行健康登記,發現疑似病例就地留觀。

物資保障組聚焦醫療防治物資、社會防護用品、生活必需物資和復工復產必需物資四條主線,迅速做好應急儲備、調配工作。共發放75%酒精9.8噸、“84”消毒液1.25噸、一次性口罩15.8萬隻、隔離衣10500套、醫用手套26300只、防護服229套、N95口罩520只……

診療救治組迅速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嚴格落實疑似病例輕症患者首診隔離、患者接續性集中救治、完善疑似病例收治醫院制度等工作部署,確保風險人員及時發現和隔離、感染病例及時確診和救治。

在市指揮部這個“中樞”裡,一次次緊急召開商討會議,一字字斟酌防控措施,一遍遍研判疫情走勢,工作舉措細而又實,處置行動快而又準,只為全力以赴打贏淮南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拉滿弓——全速運轉,與病毒鬥爭,與恐慌鬥爭

“有一名患者經檢測結果分析,初步確定為疑似患者。”1月24日晚,市指揮部辦公室接到市疾控中心疫情報告——我市發現首例疑似病例。

聞令而動,用“逆行”去搶救生命!市指揮部迅速報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並安排120急救車用負壓救護車運送患者前往定點收治醫院診治。

在1月23日,市定點收治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傳染病醫院病區)便已嚴陣以待,做好了各項患者收治準備工作。首批60餘名醫務人員以無畏亦無懼的姿態挺身向前,積極請戰抗擊病毒一線,用實際行動敬佑生命,守護人民健康。

阻擊疫情蔓延,刻不容緩!

1月24日晚,市疾控中心迅速安排應急小組分兩隊出發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一組赴定點醫院對疑似病例開展調查,一組奔赴病例家所在地對其家庭成員及密切接觸人群採樣篩查,進行現場消毒。

出擊一線,通宵達旦,只為數據快一步走在疫情前面,為指揮部決策提供依據。

市疾控中心應急處置組結束現場調查後,馬不停蹄地召開現場會,將隊員收集的資料進行彙總,利用大數據分析,確定病例的行動軌跡,及時彙報給指揮部。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是最有效辦法。那麼,“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是取勝之道!

1月25日,市指揮部宣傳教育組及時發佈我市發現首例輸入性疑似病例的信息。面對身邊出現首例疑似患者,消除社會恐慌情緒,迫在眉睫。多層面、全領域、全媒體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

第一時間,市委向全市共產黨員發出一封信,要求立即行動起來,當好先鋒、擔負使命,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戰鬥中去。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紛紛向各領域各部門發出號召,堅定社會信心,科學應對疫情。

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公佈疫情防控諮詢熱線電話12345,再次公示了全市設置發熱門診的28家醫療機構名單,每天繼續在市電視臺滾動播出疫情科普知識等,強化社會面宣傳和輿情管控。

社會全面動員,排查快速細緻,信息公開透明,市指揮部各工作組高效推進,無縫對接,協調聯動,匯聚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磅礴力量!

2月5日下午3時,經過精心治療,2名患者達到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成為淮南市首批治癒患者,從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傳染病醫院病區)出院。目前,已有3批4例患者治癒出院。

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可治!捷報傳出,振奮人心!更加堅定了全市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自1月22日以來,市指揮部共下發指令116條,發佈疫情信息68條。指揮部各小組既分組部署工作,又加強協調會商,為指揮部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提供依據,形成了上下貫通、統籌聯動的工作格局。

使滿力——令出行隨,與使命同行,與擔當同行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成立全省首個法律顧問團,依法審慎決策,從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佈,到依法規範捐贈、受贈行為,堅決執行上級指令特別是禁止性條款,堅決以法治力量推動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全國一盤棋”全面落子佈局。

從提前謀劃到一級響應再到全面布控逐戶排查,從發現首位疑似病人到全力收治救治患者,從號召人不動、車不動到公交全部停運,再到全市封閉管理……市指揮部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

推動全社會持續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疫情防控的法治意識,依法保障封閉隔離小區(隔離點)居民合法權益。

強化以案釋法、嚴格依法防控,依法嚴厲打擊製假售假、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抗拒疫情防控、造謠傳謠等行為,防控工作推進有力,社會大局總體平穩。

抗擊疫情,需要爭分奪秒地依法依規決策、科學有序部署,也需要堅如磐石的信心,更需要分秒必爭地執行,決不能打折扣、搞變通。

市指揮部緊盯決策部署,親臨一線督查暗訪,查缺補漏築牢陣地!

在疫情防控這場戰役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市長張孝成,白天“四不兩直”下基層,督導村、社區、超市、農貿市場等疫情防控工作,晚上召開疫情防控領導指揮部調度會議,根據上級部署,結合淮南實際,指揮疫情防控,反覆強調“三防、三查、三加強”。

戰時狀態,是極限考驗、是極限壓測,更是生死攸關。

接電話、打電話,快研判、緊調度,赴一線、深指導,指揮部團隊的同志們熬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

自臘月二十八以來,大家每天駐守在指揮部,現場指揮調度,經常飯還沒顧上吃就去現場協調問題,工作到凌晨只能在指揮部的行軍床上休息一會,生怕錯過遺漏任何一個環節。

為了省下寶貴的醫用防護物資,指揮部領導不顧發熱門診發熱病人多、傳染風險大的危險,僅帶著口罩就直插一線,深入各家醫院瞭解實際情況,現場督導部署接診防控工作,協調解決物資匱乏等問題。

令出如山,令到必行!各縣區指揮部做到守土有責,衝鋒陷陣,舉縣區之力戰“疫”,嚴格落實“四方責任”,落實屬地責任,健全轄區管理;落實部門責任,制定各類應急預案,做好行業、系統防控工作;強化單位責任,健全社會單元防控工作機制;依法規範個人防控行為,強化個人責任,全面深入地構築淮南嚴防嚴控的“防風帶”!

淮南高新區指揮部率先行動,從1月22日開始,就及時安排組織實施摸排,工作範圍從最初的武漢回淮人員擴大到湖北迴淮人員,並對登記在冊的湖北迴淮人員全面實施監測手段。同時設置防控專班,將防控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人。

田家庵區作為主城區,共有63.8萬常住人口,592個居民小區、13個連片城中村,管理難度極大。田家庵區指揮部第一時間發動,全員取消休假,迎難而上,整合資源,建立健全各層級防控網絡,實行網格化管理,確保排查工作落實到“一家、一戶、一人”,竭力守好最前線。

壽縣指揮部頂著近40萬返鄉人員的巨大壓力,提前啟動剛建成的農村廣播應急系統,25個鄉鎮、278個村(社區)和292個終端廣播喇叭,每天3次播報《倡議書》和《一封信》。建立黨員責任區、設置黨員責任崗、組建黨員先鋒隊等,努力實現摸排全覆蓋、防控無死角,黨旗在該縣城鄉近500個疫情監測點高高飄揚。

出滿工——苦不言苦,與初心同在,與淮南同在

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嚴峻鬥爭,是全城全民全體之戰。

一切工作都要與“戰時”對標對錶!時刻以戰時機制、戰時狀態、戰時紀律作風、戰時工作舉措激勵自己、督促自己,以“跟我衝”的姿態在崗在位、靠前指揮,時刻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戰“疫”當前,每個夜晚,設在市衛健委的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大樓燈火通明。

工作人員都在緊張地忙碌著,錄入數據,接打電話,彙集疫情信息,接受省級指令,發出最新指令,商討解決方案,室內一派濃濃的戰時氣氛。

這樣夜以繼日、全力以赴的工作狀態,自1月22日(臘月二十八)以來,指揮部團隊一直在堅持。除夕、元宵節,家人團聚、出行風險,這些節日和念想都早已拋在腦後。戰時狀態必須有戰時思維,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之舉。

“全員每天堅守一線站位,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刻也不敢耽擱,一天也不敢懈怠。”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倩說。

“即使物資再緊缺,我們也要爭取為每位醫務人員‘貼上護身符’。”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市防護服、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消耗量大,供應嚴重短缺,市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市衛健委主任朱傳喜夜不能寐。物資保障組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想方設法籌措物資,加大物資採購調配力度,緩解了醫療機構的燃眉之急。

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市衛健委幹部盧黔,具體承擔核對從武漢、湖北返回人員信息工作。他和同事們每天要核對大量人員信息,所有數據必須做到精準無誤,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由於數據是實時動態更新,他們必須時刻盯緊,不容半點馬虎。每天從早上忙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是工作常態。

一同參戰的市衛健委四級主任科員薛宏濤坦言,“工作量很大,平均一天僅電話諮詢就不下於300個。但是一想到這是在守護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壓力就變成了動力。”

“指揮部設有24小時值班電話,我們安排12人嚴陣以待,隨時接聽前方傳來的疫情。”指揮部後勤組組長、市愛衛辦主任左廷月一直穿梭在指揮部大樓。“省裡24小時不間斷下發指令,都要緊急安排部署,在這裡連續工作至今,所有同志都精神高度集中。有的同事剛吃上一口飯就忙著去開會,整理材料,吃冷飯,甚至吃不上飯都是常態。”說起指揮部這些天的“忘我”,她頓時眼圈溼潤了。

交通是應對輸入性疫情的第一道關口。“我們要努力實現防疫管控全覆蓋,為全市人民築牢戰‘疫’第一道‘防火牆’。”自1月23日開始,市指揮部交通防控組組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輝就率領全組親臨一線,督查指導所轄路段防疫的站點設置、檢驗檢測、消毒通風、隔離防護、後勤保障等工作,加強車站、碼頭、高速公路出入口、國省幹線和農村公路的管控力度,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測”。

“我們及時安排培訓,醫生全力救治,千方百計給患者搶得生命時間。”自從新冠病毒發現以來,國家已出臺五版新冠病毒診療方案,每一版診療方案出臺後,市指揮部診療救治組組長、市衛健委副主任範冬青便搶抓時間,及時組織各家醫療機構負責人研究培訓方案,目前我市已分6批次對13000多名醫務人員開展了診療培訓。

“沒有什麼比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緊急,沒有什麼比全力遏制疫情更重要。”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複雜性前所未有,疫情防控正處於緊要關頭。全市正以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堅定不移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淮南持續深入貫徹落實!

獵獵黨旗下,放眼淮南大地,草木蔓發,春山已望。

《淮南子》雲,“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一天天堅守,一聲聲誓言,一個個“逆行”,正在春天裡凝聚希望的力量。

淮南人民堅信,春暖花開之際,定是收穫勝利之時!(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蘇傳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