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上陣,支部書記帶頭抗“疫”

用責任和愛凝聚戰“疫”力量

記丹霞鎮趙官屯居委會支部書記張成文


貴州民族報訊 (彭澤勇、李方)疫情牽動人心,危難時刻方顯本色。面對突襲而來的疫“魔”,無數醫務工作者、仁人志士和黨員幹部踴躍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而他也是這場戰鬥中一名勇往直前的“逆行者”,用責任和愛踐行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丹霞鎮趙官屯居委會 |“硬核”上陣,支部書記帶頭抗“疫”

他,捨身忘我,任勞任怨織密防線。

“爸,這大過年的,你還要去上班啊?”女兒不解的問。原來,張成文的女兒常年在外創業,逢年過節才會回來和家人團聚。妻子也無奈的坐在一旁,嘴裡不停的喋喋著。

“姑娘,你們不理解,這個特殊時候需要我。”說罷,張成文面色凝重的向居委會活動室走去。

一到活動室,張成文在駐村幹部的帶領下迅速召開會議,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入戶走訪排查返鄉重點人員、密切接觸人員梳理、重點場所的管理、監測點設置……一忙就是一天,他沒有任何抱怨。

“老張,從你家旁邊都經過幾次,你先回去休息下吧,剩下那個組我家住在那兒,我一個人去排查和宣傳吧。”網格員說道。“這哪兒行,我們還是一起去,這樣我才放心。”張成文略顯疲憊的說。

一次次重點人員隨訪和體溫測量,一張張居家隔離觀察管控“連心卡”張貼,一個個防止人員和車輛不必要流動的監測點設置,一臺臺廣播逐漸響起,一面面黨旗迎風飄揚……寒風中,他和“戰友”手臂上印有“黨員先鋒隊”的袖標格外顯眼。

落實包保責任讓重點人員居家隔離觀察、組織村醫每天兩次入戶走訪和體溫監測、積極到設置的監測點值班值守……張成文用實際行動,為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織起了一道道密密的防線。

他,挺身而出,無私無畏築堡壘。

“個人防護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面對筆者的詢問,趙官屯居委會的小孩對此都耳熟能詳。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的連日來,張成文的足跡佈滿了趙官屯居委會的村組寨子。帶領支部委員、黨員志願者、網格員,張貼標語、懸掛布標、播放廣播,拉著群眾一聽就懂的“土味”疫情防控音頻上串下跑,巴不得每一名群眾對防護措施和政策都盡知盡曉。

“一定要和老百姓解釋清楚,集貿市場暫時封閉了;一定要配合好公安、市場監督等部門工作;一定要重點路口和通道嚴防死守……”早上七點,天還矇矇亮,張成文已在安排集貿市場的管控工作了。

在以往,每逢週三成千上萬的群眾和商販都會聚集到趙官趕集,然而現在熙熙攘攘的集貿市場沒有了往日的喧囂,所能看到的只是空空的街道和為數不多的過往車輛。街面除了銷售醫藥、生活必需物資的商鋪外,飯館、旅社等在張成文等人的多次勸解下,都暫停了營業。

一條條橫幅標語、一次次引導勸解,叫停集貿市場、叫停聚餐文娛場所……作為黨支部書記,張成文帶領趙官屯居委會支部和黨員,用實際行動凝聚力量,不斷建強基層組織戰“疫”的堡壘。

丹霞鎮趙官屯居委會 |“硬核”上陣,支部書記帶頭抗“疫”

他,甘於奉獻,一點一滴暖人心。

“他們不能出來買,我們就買去送。”當部分居家隔離觀察的人員反映缺乏必要生活物資時,張成文斬釘截鐵的說。

“為這點小事麻煩你們,真的太不好意思了。”送米過程中,一名群眾如是說。

“這事不小,你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張成文邊走邊說。

也正是這一點一滴的小事,漸漸的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溫暖了更多的農戶。

近段時間來,已陸續為13名群眾購買了水、麵條、油、米等常用生活用品。此外,當了解到“一線”工作人員生活物資缺乏時,張成文與合作社自發無償為疫情監測點值守人員、派出所公安幹警、衛生院醫務工作者、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新鮮豬肉和蔬菜等。截至目前,已累計送出豬肉210斤,生薑85斤,蔬菜1000斤、洋芋250斤。

一桶桶油、一袋袋米、一斤斤蔬菜……彰顯的是他的大義和愛。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這無數這責任與愛的彙集,將會凝聚起戰勝疫“魔”的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